毕业文里的母亲

点赞:1986 浏览:50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

入夏后的一天晚上,48岁的李桂珍收到从外地寄来的快递包裹,里面有本浅封面的册子.寄件人是在云南大学读书的女儿,包裹里是她刚刚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母亲的故事:一个下岗女工的社会互动和自我建构》.李桂珍好奇女儿到底怎么看自己,文章很长,里面还有许多“深奥枯燥”的词,可是看着看着,她的泪水开始漫上来.

李桂珍在云南省西部一个城市的中学里担任宿舍管理员,曾是当地一家大型军工厂里的播音员,就连附近乡镇的村民都听过她的声音.即使在那个生命中最“辉煌”的阶段,厂志里关于李桂珍的介绍也只有短短12个字:“有播音员1人,每天播音3次”,名字都没有提起.如今,她只是社会底层一个不起眼的下岗女工,25岁的女儿花了两年多时间,用4万多字,把她写在自己的毕业论文里.

女儿蒋易澄是云南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她是标准的“三线子弟”,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姨妈舅舅都属于一个代号叫“国营七矿”的铀矿冶炼工厂.20世纪70年代,他们响应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个距离昆明500多公里的小山沟.

蒋易澄的硕士毕业论文,原先准备是要研究“三线工厂”职工的集体记忆,母亲只是自己众多采访对象中的一个.然而通过观察,蒋易澄发现,在家里敏感、一度不爱与外界接触的母亲,重回“七矿”后变得十分开心、健谈.这个年轻姑娘意识到,自己本来要探寻的“七矿”发展、变迁历程,其实早就与母亲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蒋易澄并没有告诉母亲,自己论文中的主角已经换成了她.

李桂珍20岁接父亲的班,在直属企业里当播音员,挣得比地方上多,穿得也时髦.李桂珍说自己和蒋易澄的爸爸是一见钟情.相亲时,他打扮得像个牛仔,跟厂里那些下井工人很不一样.他是驾驶员,开了辆天蓝色的汽车,斯洛伐克进口,据说全云南只有10辆,他经常带着李桂珍出去兜风.“那时觉得太幸福了,后来才知道生活不是这样的.”

改变首先是从蒋易澄出生后开始的.广播室播音时间是固定的,迟到一分钟,全矿都知道.李桂珍只能离开广播室,去办公室当打字员.到女儿3岁该送幼儿园了,可矿区的老师怕铀辐射,走得没剩下几个.没办法,李桂珍办了停薪留职,陪女儿去市里上幼儿园.那时她才26岁.

年轻的李桂珍不习惯当闲人,她在公园旁租了间房子开饭馆,独创的清蒸鸽子这道菜在当地颇受欢迎.可好几次中午忙完生意,回头一看,女儿不见了.李桂珍“像疯子一样”冲出饭馆满世界找.她问路旁卖冰激凌的,问街边卖烧烤的,谁也没看见.正哭得稀里哗啦,饭馆里的小工追出来:“老板娘老板娘,孩子在被子里面睡着了.”担心孩子有一天真会丢,李桂珍把饭馆关了.

“女人嘛.”她用这3个字结束感慨.可有一件事是真后悔了,女儿7个月大时,她参加成人高考,录取通知书来了,可孩子正吃着奶,丈夫又老出差,考虑几天后,她最终没有去学校报到.“如果那时把文凭读出来,我就不是今天这样子了,就不会走下岗这条路.”

这件事蒋易澄不止一次听母亲讲过.可她一度对这件事有些反感.“她总讲‘为了你牺牲很多’,我心里就会不爽,干吗老怪我?后来理解了,她有她的无奈,这个对她太重要了,所以她才不断强调让我接受教育,成为人上人.”蒋易澄说.

2

1999年,李桂珍下岗.有数据统计,在1998年至2003年的国有企业改制中,全国下岗工人高达2818万.

早在李桂珍下岗前,“七矿”已经停产了好几年.由于铀矿山资源枯竭,“军转民”的小项目效益不高,企业一直亏损,厂里领导鼓励职工自谋出路.蒋易澄的父亲是技校毕业,有文凭,找了个机会调到市里给领导开车.李桂珍接到单位,回去开了3天“动员会”.领导在台上说,“七矿”转过年就要破产关闭,职工能调走的调走,接近退休年龄的可以退休,剩下的如果写断工龄,能拿到四五万元的“退职费”.李桂珍选择“写断”,然后用退职费在市里开了间杂货铺.

可实际上“七矿”坚持到2002年才宣布破产,没有响应动员“写断”的员工照常领工资,挨到企业破产时接近提前退休年龄,直接回家领退休工资了.李桂珍醒悟过来,企业“减负”,自己被“就地解决”了.“就像一个圈套”,她咽不下这口气,开始和同事写联名信,但代价是:丈夫被单位领导叫去谈话,家里的小卖铺被定为“黑据点”,李桂珍被列入“黑名单”.

母亲争取利益这件事,蒋易澄此前毫不知情.“真的是不能想象,那段时间她经历的思想上的压力.她要顾虑到我爸爸的工作、我的前途,你让她妥协,她也会挺痛苦的.原来我根本不了解她的精神生活,也没能帮她分担等”

争取权益失败,杂货铺也开不下去,李桂珍成为彻底的家庭主妇.她觉得自己“被社会淘汰了”,每天就窝在家里.李桂珍皱着眉头说:“我有一身的劲,没地方使,做这样也不成功,做那样也不成功,对自己失去自信,走到哪个地方都矮人一截,干脆就不与外界接触.”

3

蒋易澄考上研究生后,李桂珍觉得不能再这么在家里待着了.一方面家里经济紧张,另一方面,“我女儿读到这个文化层次了,我如果不求上进,对她是一种负面影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当地一所中学有公益岗位面向“40”“50”人员招聘,当宿舍管理员,她应聘成功.“我以前细皮嫩肉的,现在老茧都出来了.人一辈子不会一帆风顺,我鼓励女儿多读书,现在吃苦就是为了比父辈过得好嘛.”

母亲的期待对于蒋易澄来说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她自己觉得很挫败,所以会把那种东西转移到我的身上,要求特别高.他们怕你吃亏,怕你考虑不周全,我做什么老是觉得受束缚,变得跟他们一样要考虑很多东西,放不开,很累.”蒋易澄说.

她也曾因此发过脾气,现在想明白了.“每每回想起来,才深刻发觉自己很是愧对母亲,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她的需求,不知道她情绪不好的来由,不理解她的担忧、焦虑和孤寂,有时候甚至厌烦她对我过分依赖和给予期望,我不明白人生历程是这样的短暂又漫长,不懂得在面临人生抉择时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和时代背景,也不清楚人到中年没有固定工作又没有养老保障的那种无助和焦虑.还好,借由这次毕业论文的机会,让我提早体会、省悟.”在论文后记中,蒋易澄这样写道.

毕业文里的母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李桂珍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工作.她让女儿上网查如何管理初中宿舍、如何搞好宿舍文化的资料,然后把这些摘抄在笔记本上.蒋易澄翻过那本笔记,她发现母亲一直在默默地补充知识.

对于蒋易澄来说,这篇论文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它提供给我太多思考的空间,关于人生,关于个人的命运,它对我像是一个成长仪式.”

(衍军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