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双方的“心”

点赞:4829 浏览:141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9年前,河南农民李敬斋不幸患上股骨头坏死症.广州的老教授袁浩不但亲自主刀为他治病,还悄悄垫付医药费,写好送他回家.19年后,80多岁的袁教授和妻子都不幸中风.59岁的李敬斋辞了工,和妻子一起像照顾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两位老人.

也许有人要说,这段医患关系的佳话只可能发生于19年前,倘若放到今天的医患大背景下,很难再现,因而,它不具有可复制性,只是特例.言下之意,是时代的变革剥夺了医患之间应有的和谐.

诚然,19年前,医患纠纷不像现在这么多,医患矛盾也不像现在这么突出,最主要的是医疗资源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那么稀缺.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更多的利益冲突,便容易出现类似的好医生,患者也普遍对医生持有感恩之心.然而,医疗改革不是以牺牲医患关系为代价的,尽管医疗改革一度呈现出市场化的倾向,但即便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应随之表现出趋利性和冷漠化,医生的善心和患者的真心作为固有的人性,在任何时代都不应丢失.

19年前的李敬斋夫妇,也曾经在手术前心存犹豫,并将身上所剩的500元生活费当“红包”悄悄地夹到袁教授的书里.没想到3天后,袁教授不但退回“红包”,他的妻子还带上营养品出现在李敬斋的病床前.术后,袁教授还偷偷地为李敬斋垫付了手术所欠的1000多元医疗费.


19年前也有“红包”一说,但袁教授不但退回,还让家人给患者送上营养品.而在其后的19年中,两人一直保持联系,从帮助李敬斋,到帮助他的孩子,袁教授将医患之间的真情延续到现在.相比较时下一些医生或暗示患者送“红包”,或冷冰冰地对待患者,手术后就形同陌路,袁教授的善心之举应该有所启示.

作为患者,李敬斋先是对医生心存感激,袁教授治好其病,感恩之心也是人之常情.难得的是,这种感恩之心一直伴随着其后的整个生活.在得知袁教授夫妇都不幸中风后,李敬斋辞了工,和妻子一起照顾两位老人.相比较时下不时发生的“医闹”事件,李敬斋的感恩和回报意识是否令他们羞愧

审视当下的医患关系,把紧张的原因推给医疗资源稀缺、把冲突归咎于此前偏离于公益化的医疗改革,看起来都是一种托词.关键是我们在心底是否对患者心存善心,对医生是否心存感激.这种善心不一定非要像袁教授那样偷偷替患者垫付医疗费,这种感激也不一定非要像李敬斋那样辞工照顾医生.把治病救人当作快乐,把感恩图报当作做人准则,就已足够.

(摘自《广州日报》)

改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双方的“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患关系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