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勤动的“中国小儿外科之父”

点赞:3593 浏览:87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有句古话叫“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说的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困难.而小儿外科疾病又是儿科病症中的难中之难.但是有位老人从年轻时就“钟情”小儿外科工作,并且一干就是60多年,他就是我国小儿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

张金哲,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1950~19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在小儿外科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张金哲教授获得国际小儿外科最高成就奖――英国皇家学会“DenrisBrown金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者.

谈及这些荣誉,张教授的脸上总是谦逊的笑容,他对过去的成绩看得并不重,他说那都是时代的产物.随后,他开始悠悠地回忆从前等

勤于思考

如饥似渴地掌握知识

张金哲院士1920年9月25日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籍贯地).在兵乱中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艰难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习,使他从小立下了刻苦学习以身报国的志愿.

1938年他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1941年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后辗转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上海医学院,1946年毕业.张金哲教授在上海医学院毕业后曾做了两年总住院医师,特别是从医之后,遇到中国著名现代儿科奠基人诸福棠教授及胸心外科奠基人吴英皑教授,学到正直做人与严谨治学之道,并以他的勤奋和创造开始了和国家的发展有相同命运的医生道路.那是在1948、1949年.就是在那个时期,他发现小儿患病、死亡率都远远超出了成人.

而那时的医疗条件落后,再加上是孩子,因而手术成功率并不高,这让张金哲感到非常内疚,作为给他们治病的医生,他觉得对不起孩子们.

所以他最终选择小儿外科作为后来的发展方向,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责任使然.就这样,凭着扎实的外科理论功底,再加上参加抗美援朝时积累下的丰富临床经验,张金哲干起了小儿外科.

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医院卫生条件较差,在产房里流行一种叫做“婴儿皮下坏疽”的危急病症,它传染速度极快,婴儿患病后几天内死亡,而且只要出现一例,周围孩子就难以幸免.由于病情扩散极快,用抗菌素都来不及,也根本无法作病理研究,更不敢轻易做手术.面对患儿生命,张金哲教授与一位病理科教授共同研究,认为尽早给婴儿做手术,切开患处,放出脓水才有望治愈.但这一想法违背了中西医的传统经验.按常规,西医认为要等感染部位不再扩散才能够治疗,中医认为,要等疽长熟才可切开.在两种观点僵持不下时,恰巧张金哲教授刚刚出生三天的女儿染上了这种病.为取得第一手临床经验,张金哲大胆地在自己亲生骨肉身上实施手术.经过努力,手术成功了!他的女儿成为当时医院患此病后第一个成活的病儿.这个成功的病例,极大地增强了医生及病儿家长实施手术的信心,使得这种新的医治方法得以推广,挽救了众多婴儿的生命.当年,小儿患皮下坏疽的死亡率就从100%降为了10%,而后死亡率又降到5%.

五六十年代,张金哲教授致力于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诊,总结了小儿阑尾炎分型、诊断、治疗及婴幼儿腹部检查方法,并着重总结了小儿感染的规律,摸索出一套治疗办法,使小儿感染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总结了肠套叠、蛔虫合并症的非手术疗法,粘连性肠梗阻的分型治疗等,创造了百余例绞窄性肠梗阻无死亡的成绩.

十年代,张金哲教授指导他的研究生,在国内率先应用张力――应力定律原理,针对患儿直肠狭窄首创扩张手术治疗法,免除了患儿的手术之苦.这一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从医六十多年来,张金哲教授凭借自己的勤奋思考,自学钻研,独辟蹊径地攀登着一个又一个小儿外科的高峰,参加了上万次的各种外科手术.丰富的阅历和临床经验,加上他的潜心研究,使他成了巨匠巧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儿外科发展道路,为国际学术界所承认.

勇于开拓

实事求是地尊重科学

刻苦学习,忠于医道,勤奋向上是当医生的必备条件,但仅仅做到这些,只能当一名让人们赞扬的医生,还不能成为真正专家级的医生.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如果墨守成规,就很难让我国的医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张金哲教授提倡敢闯精神,而且身体力行,一生不断发明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当时年仅30岁的张金哲在会上报告了1948~1950年两年间小儿外科病死亡率为29.6%,而成人外科当时的病死率不足4%,张金哲强调了对患外科病的小儿未尽到责任,呼吁重视这一严重的现象.他的想法受到与会者的关注.经过努力,小儿外科在北大医学院正式成立,自此我国有了专业化的第一代小儿外科医师,而这专科医生就是张金哲教授一个人.当时小儿外科病死率较高,为了树立信誉,为开展儿外科这一新的专业打好基础,张金哲教授先重点开展了难度不太大的8种疾病的诊疗,目的是提高儿外科医疗质量和常见病的疗效.一年后,总死亡率下降至5%,威信和声誉逐渐建立.

十年动乱中张金哲教授受到冲击.恢复工作后,为追回失去的时间,尽快补上与国际上的差距,张金哲教授提出建立儿外科各专业的具体计划,并相继建立了普外、骨科、肿瘤、泌尿、新生儿、胸科、麻醉、门诊、急症、烧伤整形、心血管、神经外科等专业,大大地提高了医疗怎么写作水平,培养了一批儿外科骨干力量.与此同时,成立小儿外科教研组,建立了外科试验室.鼎立支持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外科、北大医院儿外科、解放军301医院儿外科等的建立和发展,并大力支持全国各地儿外科的建立.

张金哲教授还始终高度重视和热心医学科学普及工作,因为他很早就把科普工作列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之一.他认为,科普就是科学的一部分,知识交给群众才是力量.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医药卫生知识,医生看病在三五分钟内把病给病人讲清楚就是最好的科普.他先是个人在报刊及电台宣传一些儿科和儿外科常见病知识,后来有大部头的著作问世,如:“小儿常见病问答”、“小儿家庭急救事典”等.同时他还手把手地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普作者,活跃在科普阵地上,有些还作为主编出版了科普专著和录像片.张金哲教授1964~1986年任中华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委,在专业杂志上,特辟科普专栏,宣传普及小儿外科知识.鉴于多年来他在科普工作方面的贡献,1991年被全国科协授予“突出贡献科普作家”的称号.

勤于动手

脚踏实地的创新发明

张金哲教授拥有一双巧手.张教授长年有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带着一些小锤子、小刀子,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一有空他就拿出来敲打一番,就像小玩意儿.

在张金哲教授家里还有个手工作坊,它是由书桌前的一把扶手椅改造的.扶手上装有小台钳,后面墙上挂满钳工、木工、电工用具.从20世纪50年代张金哲教授在中国首创小儿外科,到80年代建立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他亲自动手创造和改良了许多适合于小儿疾病诊断和手术的器械,先后有50多项发明在这个小作坊诞生.这其中就包括被一些国际同道称颂的用于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张氏钳”,使无肛门手术避免开腹的“张氏膜”,胆道再造手术防返流的“张氏瓣”等,这些方法给数万名患儿带来了健康和欢乐.

手术中遇到器械不顺手,张金哲教授就要拿回来修整一番,如果没有现成的器械,就自己去琢磨,边制作边改进.很多发明透出他的灵活机巧,例如治疗巨结肠所用的环钳,它的雏形竟是平常用的锁抽屉或门用的扣吊,两个扣吊的主页挖空中间部分,加上旋转螺钉即成.后来改进为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不锈钢环钳.50年代,张金哲教授就获得过卫生部颁发的“技术革命先锋”奖章,而这种动手习惯即使在期间他作为“反动权威”被发配去扫厕所时仍保持下来,他改造多种清洁工具,修改厕所的门,到现在他夫人都喜欢用他绑的拖把,小孙子玩具坏了也要找他来修.

张金哲教授说,白求恩说过一个外科医生至少应该是个木匠,意思是说外科医生是动手的,手一定要巧.在同事和学生们眼里,张金哲教授就拥有一双巧手.张金哲教授的“巧”来自于他的“勤”.他自己说:“我生性好动,手脑都不肯闲.‘博思勤动’,力争上游.”“勤”不仅贯穿他的工作作风,而且融入他的诊治思维及方法之中.例如婴幼儿急腹症诊断,许多医生都对孩子哭无法触摸腹部感到束手无策,他却总结出对比法、三层检查、从母亲身后触摸腹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他还摸索出一套临床急救的简便方法:小儿呼吸停止了,按正规抢救方法必须有喉镜等抢救设备才能进行气管插管,但抢救现场往往没有现成的设备,张教授的绝招是用手指压舌,准确无误地将管子插入小儿细嫩的气管.小儿心脏停止跳动,心脏按摩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但小儿特别是婴儿的心脏小,肋骨脆嫩,一般按摩手法无法奏效.张金哲教授在剑突下切一小口,一只手指摸到心脏后,另一只手指在胸壁外,两只手指进行按摩.

每每有人谈到张金哲教授的发明创新和勤于探索,他总是谦虚地说,他搞那些技术发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正处在经济水平低、条件设备缺乏的客观条件下,只能想一些多快好省的方法.张金哲教授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创建了多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儿外科道路,并为国际学术界承认.这些诊疗方法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现在西方国家在到贫困地区执行援助任务时,还常常采用张金哲教授发明的这些方法.2000年,英国皇家小儿外科学会将素有小儿外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丹尼斯布朗金质奖章授予张金哲教授,大会主席更是用“小儿外科界的纳尔逊曼德拉”来称赞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注重品德

真诚热情的高尚医德

在他的心中,患者总是第一位的.张金哲教授年轻时得了一个外号“无任所外科医生”,意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随叫随到.从40年代医学院毕业投身医学事业,特别是35岁担任儿外科主任,他的时间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24小时属于患儿的.医生们已经习惯于在遇到困难时找“张主任”,他自己也从无间断地几乎每个休息日和节检测日到病房巡诊,进行大查房,随时解决下级医生提出的问题.这种精神无形中带动了不知多少医生,现在,休息日和节检测日病房巡诊已成为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不成文的规矩.张金哲教授常说:“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热爱孩子的大夫.”他不仅从治疗方面为患儿着想,而且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方面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如果你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孩子的病,那才是好样的大夫.”

张金哲教授平素看病,白大褂上衣口袋里总装着很多打印好的小便条,每张便条上清楚地写着一种病的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肠痉挛性腹痛、婴儿肛周血管扩张、女婴肛瘘、脑瘫等共有几十种.他说让家长了解疾病知识,掌握护理要点,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就写了这些便条,便于患儿家长掌握.

小儿外科有个“小金库”,那是张金哲教授和其他教授们用论文稿费、书稿稿费和科研奖金聚积而成的,这些钱都用来救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小患者了.一位患“一穴肛”的家境贫寒女孩,共做大小手术10余次,住院费和手术费多次从“小金库”支出.张金哲教授把钱看得很轻.行医60余年,他没收过一次红包.他28年如一日到天津儿童医院义务出诊、查房、手术、讲课,没拿过一分钱.他经常被学生们请去帮助开展工作,看着下了手术台一口水都不喝的老师,学生于心不忍,提出按劳取酬.张金哲教授却说自己支持的是儿童外科事业,要讲钱,谁也请不动他.对钱,张教授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自传体的《院士自述》中用四句话表明自己的修身之道: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他说:“三餐有鱼肉,会客有西装,办事有汽车,一套宽敞的两居室,孩子们都独立了,两个老人更复何求.”“工薪阶层的收入是有数的,开支大了就必须有来源.超出你级别与收入的享受,不是财路不正就是违章违纪,总之是不正之风.我做医生50余年小有名气,收入是可算的,存款是有数的,生活条件是合群的.然而面临经济浪潮的冲击,我已届暮年,更须提高警惕.”

张金哲教授医德高尚.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他对医德的内涵有进一步的思考.他说,一个医生微笑怎么写作、礼貌待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的基本素质,如果医院的院长现在还把这专门提出来,要求就太低了.医德应是更深层的内容.张金哲教授常对学生们说,做医生的最大的医德就是尽心尽力把病人的病治好.医生不管水平多高,也要牢记自己永远是个怎么写作者,可现在有的大夫给病人看病像审小偷似的,所以他认为必须要取消终身制、铁饭碗,让医生重新进入到自由职业的行列.

“做一名好医生必须注重品德的修养,富有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真诚热情,言必行,行必果,树立良好医生形象,做一名好医生也需要高超的技术,这就需要勤于学习,多思、多问,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只有不断在创新中求发展,个人技术才会不断提升,医学才会不断前进.”这是首都医科大学举办的第十一讲院士讲坛会场上张金哲院士用一生经历,向师生们真挚表达的肺腑之言.

当85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不顾身体状况,插着胃管出现在学术报告厅主席台上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全场呈现雷鸣般经久掌声的动人场景,师生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对张金哲院士的爱戴与尊敬.

兴趣广泛

追真求美的养生之道

如今,拿了64年手术刀,开创了中国小儿外科的老人现依然坚持每周两次门诊、一次教学查房和周末查房.这就是他的养生之道,他说:“我就一个原则,觉得我今天能干的事,明天就应该还能干,昨天能干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干了呢,靠的就是这种信念.”

80岁时张老还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然后爬6层楼到诊室,从不坐电梯.后来,张老耳朵聋了,不能骑车,家里就写了一个健身单车,每天吃完晚饭,边看电视边骑,蹬一小时正好五公里.

张金哲教授说,医生要兴趣广泛,这样才能和不同阶层、各式各样的病人有共同语言,才能和他们进行感情沟通,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治疗.圈内人都知道,张金哲教授会画画,而且画得非常好,以至经常有人求画.经常有人问教授:身体好是因为画画吗他说可能有一定的原因,但自己却另有养生之道:首先是把耳朵弄得聋一点,让它听不进烦心话,其次是把胃切得小一点,不能吃乱七八糟的东西.90岁的老人就这么自嘲着把他的老年性耳聋和胃大部切除都轻描淡写了.

博思勤动的“中国小儿外科之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儿外科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如果非要谈长寿秘诀,张老认为自己有个习惯,就是爱动脑,勤动手,心态平和,生活平常.现在他还是经常要去医院上班,在这个很多同龄老人都早已含饴弄孙、承欢膝下的年龄,他却经常会一大早的起来,去医院查看小病人,而且一忙活就是一天,直到很晚才回到家中.

关于画画,教授说他很早就喜欢,而到了后来,却又增加了新的因素,那就是当作礼物送人.由于经常出发去外地甚至出国,囊中空空,无以送人,只好出此“下策”,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索者甚众,凭空给自己添了一项活计.20世纪80年代初,张金哲教授到日本参加国际小儿外科会议,他带去的一件小礼物是自己画的扇面.大会主席见到这件礼物不禁欣喜异常,他简直不能相信如此精美的扇面竟然出自一位外科专家之手.他将扇面高高举起向全场同仁展示,会场内响起一片赞叹声和热烈的掌声.张教授说画画还帮了他工作的不少忙.比如在编书的时候,大量的解剖、治疗图谱都需要画出来,请个专业画家画,自己要解释半天,有时人家还不知道是个啥意思,不如索性自己“包办”.这样的“专业画”内行人一看便知,也利于初入门者的学习,非常方便.

教授前几年出版的一本英文著作《中国肛肠外科学》中的图就是他自己一手画出来的.他说还会继续画下去,他希望自己的书能给小儿外科的大夫们有所帮助,让更多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

其实大家不知道,画画只是张金哲教授诸多才艺的一个方面.当年张金哲教授报考大学时,三个志愿分别选择的是燕京大学医预科、辅仁大学美术系、工商大学建筑系,其中两个与艺术有关,只是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先到,才巧合地使我国有了一位卓越的小儿外科专家,否则可能就多了一位优秀的美术家或建筑师.大学时代张金哲得过羽毛球冠军,参加工作后多年担任北大医院京剧团团长,他会拉二胡,交谊舞跳得潇洒自如.到现在医院联欢会上,张教授的小魔术仍是大家期待的保留节目.


“人这一生就是要追求‘真善美’的东西.”张老说,“真”是最低级的,错的也是真的,好的也是真的,坏的也是真的,因此还要追求“善”,但这也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追求“美”,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像齐白石的虾,虽然从科学来讲,他画的虾没有一只是七节的,不够准确,但就是美.

张老就是这样在忙碌中追求着“真善美”,也用这种毅力和信念健康地生活着.正如他总说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我如果停止了紧张工作,大概就快见马克思去了.

(综合自《中华医学期刊网》、舜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