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奋力推进血站科学

点赞:6021 浏览:189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成立于1998年,隶属于伊犁州卫生局,副县级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人,内设业务办、质管办、血源办、办公室等四个科室,年采供血量500万毫升,可满足州直八县两市及驻市23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

伊犁州中心血站自2005年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来,走过了四年不平凡的历程,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习惯到习惯、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实施的艰难过程.如今,质量管理体系已经深深融入血站的整体工作,为确保血液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积极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敢于血站发展的瓶颈项

2005年,是血站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第一年.伊犁州中心血站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将来发展成什么样等等问题摆在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当时伊犁州中心血站建站只有短短6年时间,面临基础设施差、检测设备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抓制度建设、抓规范管理、抓人员培训,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面对国际国内先进血站的飞速发展,血站敏锐地认识到:在国家质量管理规范没有颁布之前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是实现血站科学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的问题.

全面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奋力推进血站科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经过科学考察、论证,血站决定引进1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经过努力于2005年12月颁布了A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了伊犁州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2006年4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随着卫生部“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颁布实施,血站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对体系文件进行了评审、修改,2008年8月顺利通过了第三年度的监督审核,使血站的采供血怎么写作、检测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打造血站全面发展框架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1、以管理者为核心,强化全员参与.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向全体员工讲解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使血站职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促使全站职工自觉主动参与此项工作,投入质量体系建设中,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参与此项工作,投入质量体系建设中,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参与此项工作,明确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取得实效.

2、以系统管理为手段,强化职责权力.根据血站采血量及人员情况,结合血站工作流程,按照“科学管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将原有的科室调整为现在的办公室、质管理办、血源办、业务办等科室.业务下属供血、检验、成分、体采等部门.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任命了专职质量管理负责人和专职业务负责人,负责血站质量体系的建设、运行、监控和各科室的工作,使血站质量体系运行组织结构清晰、层次清楚、职责明确.

3、以文本管理为宗旨,强化持续改进.2007年完成了“一法两规”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通过一年的运行,2008年再次对体系文件进行了评审、修改,颁布了C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程序文件45个,操作规程145个,质量记录230个,工作制度、岗位职责50个,使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

4、全面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加大质控落实力度.在质量体系文件中,每个部门都制定了质量目标和责任目标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要达到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要取得的成效,弥补了质量管理体系不涉及的处罚和奖惩等问题.通过考核落实各部门的工作,不仅增强了工作人员责任心,有效减少了各种差错的发生,而且使质量体系得到切实、有效的运行.

5、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强化技术含量.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软、硬件建设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支撑.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同时,血站积极筹措资金购进先进设备.2005年血站筹措资金250万元,引进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实现了血液检测项目的自动化,避免了人为误差;同年引进滤白新技术,制备去白血液成分,临床使用率达100%;2006年引进MCS+单采细胞分离机,开创了在街头采集机采血小板的历史.同年引进冰冻红细胞技术,对Rh阴性血液进行冰冻保存,目前达到了一定的库存量;2007―2008年筹措资金420万元引进了辐照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酶免分析仪FM24/20等设备,同年引进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开展了血浆病毒灭活项目.

2008年完成了业务辅楼及院落的规划建设后,血站首先考虑在确保血液质量上狠下功夫,为了实行质量检测项目关口前移,引进两台罗氏干式生化分析仪,转氨酶检测项目转移到采血前进行,使转氨酶阳性报废率下降到了0.4%,提高了血液检测合格率,从源头上保证了血液质量.针对自治州是艾滋病高发区的情况,经过论证引进梅里埃第四代HIV试剂,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减少了检测阳性率,增加了血液安全度.2009年元月,卫生部在对全国采供血系统第二轮督导中,血站实验室双盲检测评价各项指标全部为“满意”.

6、以人员培训为契机,强化内涵建设.在影响质量的5大要素(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环境)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的保障,而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血站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先后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伊,举办了“输血新进展”、“安全成分输血”、“无偿献血者招募”、“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学习班.积极吸收先进血站的管理理念,参加疆内外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派工作人员到内地血站参观学习.

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1、规范质量记录.血站始终把规范质量记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血站各业务岗位工作记录应当内容真实、项目完整、格式规范、字迹清楚、记录及时,有操作者签名;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十年.在实施体系文件初期,大家常常是做了工作忘了记录,或是按经验想当然的去做,针对这种现象,血站狠抓文件落实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使规范记录渐渐成为习惯.

2、加强过程监控.持续改进是血站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监控和持续改进程序,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血站通过月综合目标检查、内审、外审、日常监督检查、确认等几个环节,保证了质量体系的良性循环.

3、加强不合格项管理.采供血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具体操作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产生差错,首先分析差错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激化矛盾.工作中不仅要求工作人员熟知法律法规与标准,熟悉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除了内审、外审、卫生部督导中查出不合格项,血站每个月都要进行综合目标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项开具《不合格报告》,由质管办跟踪验证,形成责任倒查机制,最大限度地堵塞了漏洞.

4、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作为资源管理的关键过程之一,仪器调和的运行好坏对保障血液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站这几年配置了百万元以上大型关键设备4台,万元以上设备65台,为血液采集、运输、检测、制备、贮存、监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保障仪器设备的运行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成为血站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血站制定了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程序,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实施全过程管理,即从仪器设备申购,到使用、保养、维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都纳入管理范畴.

5、加强质量记录的归档工作.一个单位的管理是否规范,很大程序上体现在档案的规范上.如果档案管理混乱,将无法将一个单位经历的过程完整的保留下来,也无法见证一个单位的历史.2005年以前,血站的基础档案一直处于零散、不规范的状态,为了加强对血站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2006年伊犁州中心血站完成了血站基础档案的立卷归档,至今已连续三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州级档案管理的达标验收.为了加强质量记录的归档工作,血站制定了《伊犁州中心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办法》,2009年对所有的业务档案重新进行了编目、换盒、归档,至此,血站的业务档案正式纳入综合档案室管理,迈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保证血液安全和供应,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实现卫生部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基本建立起整体布局合理、网络覆盖到位,管理科学规范,质量保证可靠,系统运行良好的采供血机构怎么写作网络”的目标,血站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伊犁州中心血站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一是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二是继续保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三是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巩固规范各项业务工作:四是不断完善二级供血怎么写作网络;五是进一步加强学科及人才梯队建设,到2013年把伊犁州中心血站打造成全疆一流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