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防护

点赞:5055 浏览:152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于2011年7月对50名妇产科护士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妇产科护士被羊水、血液等分泌物污染,不同程度的被针头、缝合针、刀片刺伤过.结论妇产科护士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措施不力,应加强妇产科护士职业防护教育.

[关 键 词]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1-242-01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怎么写作对象决定了护士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妇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处于羊水、血液、分泌物及锐器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高危人群.

1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妇产科护士在职护士50人,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1.5±6.5)岁,护2a-30a,平均护龄(14.5±7.5),技术职称:护士12人,护师28人,主管护师10人.学历:中专26人,大专24人.经过调查,多数妇产科护士被羊水.血液污染过,不同程度的被针刀刺伤过受过多种危害因素影响,这多种有害因素主要表现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四方面,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我们就这些问题中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2.1物理性因素医护人员最常见的损伤是,负重伤及辐射电伤害.

2.1.1护士是和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各种注射、输液、缝合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妇产科护士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于所造成的职业损害而引发血液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1].目前,已证实2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针刺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可以是受伤者感染HBV.引起针刺的因素主要:(1)妇产科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等.(2)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个人防护意识较弱.(3)妇产科护士在回收废弃针头、毁形浸泡及拔出针头、加药及重套针帽等环节中均容易发生.(4)如在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或会阴缝合时,因孕产妇不配合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2.1.2负重伤护理工作是一种集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由于妇产科护理人员常因配备不足,经常加班加点,饮食起居毫无规律,再加上经常性的护理操作,站、座等不同姿势常常带给椎间盘不同的压力,所以妇产科护士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还易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及颈椎病等.

2.1.3噪音的污染妇产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器使用的噪音,人为的噪音可以使护理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甚至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

2.1.4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场所也存在着潜在的职业安全因素如用电、用氧不慎导致的火灾及患者暴力等.

2.2化学性因素妇产科护士经常接触一些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挥发性消毒剂刺激皮肤粘膜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导致中毒或致畸.另外,妇产科护士若长时间,小剂量暴露在紫外线下,也可因蓄积致癌或致畸.


2.3生物性因素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血液、羊水、恶露、大小便、唾液及其他分泌物,受到侵害的危险性高,常见的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以及孕产妇分泌物中的真菌、滴虫、淋球菌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防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妇产科护士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4心理性因素主要为精神紧张和心理疲劳.妇产科护士的每项操作均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如经产妇宫口开全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子痫抽搐的急救,羊水栓塞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等.都会给妇产科护士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妇产科护理工作琐碎繁重,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很多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多疑、神经质等.

3防护对策

3.1医院管理

3.1.1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职业损伤的危害性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对妇产科护士进行上岗防护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进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改善和引进新的安全医疗用具,对已发生者进行治疗,认真登记,不断总结治疗经验,积极采取措施.

3.1.2改善工作条件医院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及监督管理,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完善排污系统,提供个体保护装置,以减少职业暴露[2].

3.2防止物理性损伤

3.2.1避免、锐器伤等造成的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严格管理各种锐器,针头随时套上针帽,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该容器放在方便实用的地方,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一旦针头刺伤,立即在近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局部用2%的碘伏,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并报告质监部门进行相关检测,根据结果48h内免费注射高价免疫制剂.

3.2.2避免负重伤合理安排班次,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又减少了因工作姿势,负重带来的疾病,同时鼓励护士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2.3防止电离辐射、电损伤、噪音污染正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合理使用消音功能,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设备,对妇产科使用的各种车定期进行保养.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定时开关应装在房间外,便于控制,掌握工作用电用氧知识,保护自己.

3.3防止化学损伤妇产科护士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准确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如不小心弄到眼睛里或皮肤上,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把影响降到最低.对孕期和哺乳期的护士给予特别照顾.工作间在密封消毒后应开窗通风,这样,既达到了消毒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对护理人员的伤害.另外,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使用范围,逐步由化学消毒剂过渡到物理灭菌.

3.4防止生物损伤妇产科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血液、羊水、排泄物时,带防护手套、脚套.应用肥皂和流水冲洗双手,洗手是预防传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要正确使用六步洗手法,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废弃物要严格处置,放在专用的包装袋内,放规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理.此外,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体,预防接种,也是预防生物性损伤的有效措施.

3.5心理因素的防护在工作管理上,护士长根据护士的性格、特长和能力大小,合理安排班次,合理分配工作量,尽量为护士提供感到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另外,妇产科护士应掌握一些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多与朋友交流,适当的宣泄,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3],还要合理的改善营养,创造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加强护士的自身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都是避免心理损伤有效措施.

4讨论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仔细,提高工作中的慎独性和自律性,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同时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防护工作,给予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减轻护士的负担,提供有力的职业保障,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医院应规范管理,强调从预防入手,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大大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妇产科护士应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应对技巧,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业务学习,以精湛的护理技术,熟练的工作流程,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时刻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随即应变能力,保障自我的职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