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VS经典文学

点赞:3318 浏览:108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正方观点

经典文学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经典文学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结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从作品内容来看,经典文学的影响更久远.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汲取了通俗文学的精华,是通俗文学的升华.经典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百家争鸣,一部《论语》让儒家的仁爱传承千年,新文化运动,鲁迅犀利的语言让自由深入人心;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的复杂人性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泱泱华夏,一部《史记》展示了半边历史画卷.名著的深刻内涵让其经久不衰.

经典文学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留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经典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经典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深,更广.经典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诚然有些名著诞生之初是通俗文学,但它作为通俗文学影响的只是一代人,而它成为经典后却影响代代人,通俗文学功在当代,但经典文学利在千秋!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第三,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四书五经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一举一动;《论语》中的思想逐渐融入民族精神,融入华夏文明;《资本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典文学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典,终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兼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感沧海桑田之变幻,奏乾坤寰宇之辉煌.

反方观点

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第一,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必要根基.通俗文学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回顾文学发展的历程,“经典文学”就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诗经》已成为经典,而《诗经》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国风》.《国风》它首先属于通俗文学,再如《三国演义》等经典亦是由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它们经过文人的润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淘洗而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基础,是经典文学的土壤,经典文学是通俗文学这块土壤中长出来的一颗参天大树,试问,没有供大树扎根生长的土壤,何来参天大树呢


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第二,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容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理解,接受,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遍布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通俗文学VS经典文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俗文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而通俗文学以其通俗性关注了最广大的受众――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平易的形式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典文学往往因其思想或艺术富于深刻性,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往往不易理解,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给文学的广泛传播,发展造成障碍吗

第三,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八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需要一种自由的创造;经典文学给人们提供的某些典型性的借鉴,予以过分强调,则会给后世的文学创造带来束缚,局限思维,僵化形式,甚至让人产生高不可攀的心理压迫感,如唐诗达到诗的高峰,后世无法逾越.并且经典文学亦有其时代局限性,原本通俗的文学经过经典化,甚至把文学带进死胡同.如宋词起初就是通俗文学,为大众理解,后来文人有意识地去精雕细凿靠向经典化,结果使宋词越走越狭隘:再如《庄子》《论语》等经典,到今天大部分人难以理解,于是出现了于丹等的通俗化解读,正是通俗化才重新燃起大家对经典的热情.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的盛行,不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学形式的迫切需要的反映吗

无论看文学发展的历程,还是看今天的现实状况,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