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翻译的适用理

点赞:12742 浏览:563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具有较高适应性和实用性的三种理论:目的论、顺应论和功能对等理论.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应进一步理解特定商务领域的语言特点,选择适当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以达到传递准确信息的目的.

商务英语翻译的适用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商务英语;翻译;适用性理论

长期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较多讨论,各种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项集英语基础技能、翻译理论指导、多元文化积淀于一体的综合性翻译活动,中西文化的源远流长需要在各种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给予商务英语翻译深刻的解读.以下介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具有较高适应性和实用性的三种理论:目的论、顺应论和功能对等理论.

一、“目的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汉斯J费米尔(Hans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妮诺德(ChristianeNord)等学者提出的“目的论”给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而原实用商务英语翻译教程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直译以显示源语的语言结构特点).目的论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此三条原则之间的关系: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目的性原则;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而忠实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均服从于目的性原则.

“目的论”的提出激活了一直在翻译实践中存在却未引起重视的一个现象:翻译行为的目的.例如,旅游翻译主要是宣传和介绍各国的城市、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广告翻译是为了宣传商品,使商品打开客户市场;商务合同的翻译是为了使合同双方遵守合同约定,更好地实现某种商务目的.这些翻译的目的一直存在于实践当中并指引实践的方向,却从未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及系统的研究.目的论使之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从而用以指导翻译实践,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方法.翻译过程中采取直译还是意译,或是采取直译加意译,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可见,“目的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由翻译目的论我们也认识到不同内容的翻译或即使是同一内容的翻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面对不同的读者群,都将有不同的标准来衡量.“目的功能论”对指导实用类翻译提供了较为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

二、“顺应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其新著《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顺应性理论”.顺应论对语言使用的描述和解释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突现性.顺应论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后者也称信息通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它主要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三个主要方面.社交世界指社会场合和社会环境对交际者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也包含了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表形象等.心理世界包括了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性.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尽量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语言的三个特性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顺应要依赖语境,也就是说,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一环.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作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不同的语境.以商标翻译为例,在商标翻译过程中,若不注意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文化特点,简单地音译或者意译,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使人不知所云.例如:“大白兔”奶糖的英译,“兔”在我国是惹人喜爱的动物,但在英语中“rabbit”却给人一种不安全感,会让人联想到游戏中的失败者.再比如服装品牌“Sportan”译成“斯波兹曼”,这个纯粹的音译名,尽管洋味十足,但其运动休闲的理念荡然全失,中国人看后不会产生任何联想.而瑞星杀毒软件“瑞星”译成和汉语发音类似的英文“Rising”(上升)给人以“蒸蒸日上”的感觉;联想电脑的“联想”译成英文“Legend”,具有神秘感,会激起人们探索神秘文明古国的冲动.可见,在翻译过程中,只有顺应民族心理,注意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把握好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词汇的联想意义,才能维护商品的良好形象.

三、“功能对等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之父”Nida(奈达)所提出的,对世界翻译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奈达的对等翻译观经历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三个阶段.他认为“功能对等”的翻译即是在译语中再造出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与源语信息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物.“对等”指向源语信息,“自然的”指向译语语言,而“最切近”则是在高度近似的基础上把两种取向结合起来.“最为切近的自然的对等物”充分反映了翻译中不存在像数学中那样的“完全对等”,而只能是基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切近”的“功能对等”.“功能对等”既重视对源语信息的“忠实”,又要求符合译语语言的规范和习惯表达,在保持语义对等的前提下,必要时调整源语的形式,达到译文的“通顺”.“功能对等”的实质是建立在“效果对等”的原则基础之上的,旨在建立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的“相似反应”.“功能对等”论承认和面对翻译中种种限制和欠缺,既向往翻译的理想境界.又反映翻译的局限性、相对性和灵活性;既突出忠实于原文的重要性,又照顾译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它既是“直译”,也是“意译”,同时又超越了“直译”和“意译”.因此,它是一种切合实际、适应性很强的翻译主张.


可见,目的论、顺应论和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商务英语翻译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翻译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种类繁多、知识更新快、涉及面广.这就要求译者能适应新的时代变化,更新观念.在翻译实践过程时,以一定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基本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的语读者群的审美心理、阅读习惯,以及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基本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忠实于目的语读者群以及忠实于目的语文化环境之问达到和谐的统一.(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