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机制和模式

点赞:5090 浏览:148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机制和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定位的战略性选择.经济社会的发展、公立高等教育超负荷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着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但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母体学校的桎梏以及管理经验的缺乏,独立学院要获得长足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和困难.为了突破独立学院发展的瓶颈,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可以从思维的创新、定位的明确、自身的特色这三个方面去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力,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尽些绵薄之力.

关 键 词:独立学院、高等教育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机制和模式.1999年,第一所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至今,我国已建立了许多规模大、层次高的独立学院,帮助了数千万考生实现了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2008年,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26号令),指明了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2008年4月1日起,所有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都要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在现今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势和地位.

一、独立学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国际前提下,党和国家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制定了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强国战略.[1]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要实现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教育责无旁贷.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以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式在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层次与质量,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跟上科技创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2、公立高等教育超负荷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大规模.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就已达到1600万人,比1999年扩招前净增860多万,整整翻了一番.近几年更是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公办高校的潜力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容量也已经接近饱和,甚至部分高校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占政府教育的比重已达到1/4左右,这在国际上已处于较高的水平.[2]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看,过分依赖于公办高校,过分强调政府拨款的办学与经费投资体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断激化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问题的.政府在“今后一段时间投入不可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通过尽快完善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度教育投入机制,要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

3、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然会导致民办独立学院的出现.2002年12月,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4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国家从法律上规定了民办教育并鼓励民办教育,必然大大促进了我国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民办教育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97所民办高校中,只有9所本科层次的学校.直到2005年3月,教育部又批准了15所民办的本科院校.但这24所本科院校在221所民办教育中才占11%.[3]民办教育所面临的高等教育教育的稀少是满足不了社会大众通过民办接受高层次、优质高等教育的愿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的20年,尤其是未来的1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高层次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仍然很突出.而独立学院会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特点的高等教育创新模式.

二、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困难

1、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目前其投资模式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六种:高校独家投资、高校与企业合作投资、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资、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投资、中外合作投资、国有大学“收编”民办高校等.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投资主体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在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上,焦点难以集中、意见难以统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独立学院的产权关系等重大问题上不明晰,难以独立地承担各种民事纠纷,从而使老大学承受着无限的连带责任和巨大的办学风险.由于独立学院并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难以确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机制.

2、母体学校的桎梏

大部分的独立学院最初都是依托于母体学校而建立起来的.母体学校――公立学校的人力资源、办学理念、办学经验既是独立学院的优势,同时又是影响独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的最大障碍.虽然在教育部8号文件中对独立学院提出了明确的“五独”――独立办学、独立招生、独立发放文凭、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法人,但要突破传统观念和经验的桎梏远比我们确立一种新的机制困难得多.[4]纵观目前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完全克隆母体学校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安排等照搬所依托的母体学校,仅仅将独立学院当作本部学校变相收取高价学生的一种手段与途径;二是局部改良模式,独立学校基本沿袭所依托的母体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只是在局部做些少许改造,例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三是降格培养,独立学院盲目地根据市场的要求,降低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按照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将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型人才,挤占职业技术学院市场.

3、管理经验的缺乏

1999年,全国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此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一些地方利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进行了试办独立学院的大胆探索,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也正因为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也少有自身经验的积累.因此,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建立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突破,需要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而这管理经验的缺乏正是独立学院获得创新和长足发展的阻碍之一.三、独立学院长足发展的关键点


1、思维的创新

独立学院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得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首先要的就是思维和观念的创新,思维和观念的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从而最终实现目标的创新.因此,思维和观念的创新是独立学院获得长足发展的先导工程.独立学院长足发展的创新在思维和观念上的突破包括方方面面,实行全方位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形式.首先,突破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确立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新的人才观;其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一系列的改革.最后,落实“民办”这一根本特点.

2、定位的准确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实现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目标定位,由此必须进一步激活高等教育的资源调整与体制创新.独立学院也是在这一新的目标定位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下的选择.独立学院的出现正是深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高校独立学院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对各高校独立学院定位的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教育部的8号文件就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对独立学院进行了定位――“民、独、优”.“民”、“独”是从办学体制上进行定位的,而“优”则是从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实现“民、独”这种体制定位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的事情,而要实现“优”这种目标定位却相当困难.所谓的“优”就是“办优质本科”,这不仅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的要求,更是社会特别是广大家长和学生对独立学院的殷切期待.因此,在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降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是本科,因此,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是我们必须死守的底线,并力求在此基础上按“优质本科”的目标去努力.

3、自身的特色

由于独立学院成立之初都是依托于实力相对较强、史相对较长、办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牌本科高校,但是由于历史、地域、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独立学院同本科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都应该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要求下,结合本校实际,找准优势、扬长避短,使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要强化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形成品牌,使独立学院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应当是以质量为基础的优良个性的彰显,抛开质量求特色是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是舍本求末的.

4、教学改革的方法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不同于我国的普通高等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独立学院作为民办的本科高校,满足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要求,应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迫切任务.教学改革可根据独立学院的自身特色,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同时加强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构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精品课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点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而这所有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师队伍.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母校的教师资源;本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外聘教师.[5]我们应从独立学院这三部分教师队伍入手,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保证教师安心、持续、创新地教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的体制和模式,它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发展起来的,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独立学院的相关科学研究,有助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