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文化

点赞:24306 浏览:1155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 键 词: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建筑色彩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国传统建筑在传统建筑色彩的进程很少发生间断,表现出稳定的传承性.但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带来材料、技术、文化审美的变化,正是这些不同性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绚丽多姿、独树一帜的建筑色彩.

从原始社会初期到旧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的居住形态由穴居发展成为了简单的房屋,建筑色彩以自然的建筑材料的色彩为主,采用了黄土、褐土、红土、木材和干草之类为基准色调.

夏朝和商朝时期,开始修建宫室、台榭.建筑的形式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已经在木质雕刻的表面施以颜色.

两汉时期的封建经济比较昌盛,西汉都城长安,修建的大量园林和宫殿,规模宏大,色彩的使用也非常丰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不断地渗入我国,所以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表现在寺庙与石窟.颜色以红土为主调,配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黑白等,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非常成熟,建筑装饰以及色彩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唐代柱、枋、上色彩画主要运用青绿色、,还有蓝色.

宋、辽、金时期,宋朝在建筑色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屋顶部分不再使用橙的琉璃瓦,而是大量采用青绿色的琉璃瓦.

元、明、清时期在建筑方面继承宋代的建筑传统,在屋顶上还是大量使用琉璃瓦,但是琉璃瓦的颜色十分丰富.墙面用红色抹灰,还采用了琉璃砖.这样从整体来看建筑的外部色彩就回显得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规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对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颜色.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建筑,故宫的色彩富丽堂皇,而民间的四合院却是以灰色为主.这样的限定虽然不能让民间的色彩尽情发挥,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却控制了大环境色彩的整体协调.而且由于建筑材料多数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

中外建筑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国外建筑色彩现况

色彩的延续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天然材料和涂料色彩的使用是源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材料和涂料的种类日益丰富,在材料、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的影响下,地方特色的材料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同时新结构与新建筑形式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原有的城市色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产生“色彩污染”的问题.

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程色彩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当年规划都灵城色彩的规划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城市建筑与街道、广场的色彩风格统一,主要街道和广场的颜色设计也极为细致、丰富.在都灵的旧城复建中,以色彩作为规划手段的做法给人们以启发,成为城市色彩规划的开端.

1961年,欧洲兴起了清洁建筑运动.这项运动开始于巴黎,由法国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发起,对城市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清洁,把它们恢复到石材表面的自然外貌.

20世纪70年代,“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CC主席法兰克马汉克先生在他的《色彩,环境和人的反应》一书中提出“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概念,强调“看见”色彩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即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有意识的象征和联想→文化影响和独特风格→时尚、潮流和风格的影响→个人体验,从这个由初级到高级的金字塔系列我们可清晰地把握影响人们色彩心理的脉络,即经过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再到文化影响.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也出现了城市色彩“乱”“俗”,随心所欲的现象.1970~1972年期间,日本色彩规划中心针对城市环境的总体景观色彩加以研究,同时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制定了“城市色彩实施法令”.

这些例证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己把城市建筑色彩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并把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导入先进色彩理念,消除城市发展中带来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现象.

3.中外建筑的区别

首先,从建筑用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多选用木料材质来修葺宫殿,木料的优点是可塑性比较高,但是缺点是易燃易腐蚀不宜长久的使用,所以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宫殿屈指可数.而西方建筑用料多用石材,所以能够更好的历经风雨,至今仍有很多上千年的宫殿保存的很完整.

其次,从体量造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选用木料,木结构为梁架组合,能够很好的运用曲线折角等造型形体,如飞檐.而西方古建筑由于用料的限制在建筑造型上多用基础几何形体构成.


在色彩上,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廷建筑的色彩往往跟统治者的喜好有着很直接的关联.以明清时期为例,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筑色彩绚丽多姿、金碧辉煌,而民间则以灰色为主,以此来凸显皇家的尊贵.而西方古建筑,用料多为石材,所以很多时候是以石料本身的色彩为主色调只是为了打破这种单调,而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4.外国建筑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西方列强来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在这时期,对我国的建筑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近现代建筑从技术、思想等多个方面模仿和借鉴同时又结合自身的文化特征,从而掀起了我国近现代建筑的篇章.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化融合趋势的推动下,中外建筑必然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一些落后的建筑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未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所以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的精髓都会得到更为妥善的保护和传播.所以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建筑更富有生命力.(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

[1]张为诚,沐小虎主编,建筑色彩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

[2]陈飞虎主编,建筑色彩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哈罗德林顿(HaroldLinton)著谢洁,张根林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5]潘谷西,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伯格多尔,著,周正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