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点赞:13115 浏览:572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使孩子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及学前儿童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小养成健康行为方式有益终身.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状态的过程.幼儿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健康的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教育活动.

幼儿对个人情绪发泄的认识水平和评价水平都不高,因而他们还不能根据场合合理地宣泄情绪,而不正确的发泄方法的危害也是无处不在的,它会助长急躁不安、倔强、无理取闹的坏脾气,在性格方面还会产生自闭症、退缩、缺乏信心等,甚至会造成侵扰其他幼儿,含怒不言,自伤等现象.不良的渲泄更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及集体的规范,幼儿不健康的表现具体概括有五种:

1.多动.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影响.具体来说,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恐慌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幼儿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共同营造积极的环境

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身体健康,更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给孩子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适应圈,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在家里要及时表扬和批评,家园共育既有利于更好的教育孩子,又有利于孩子自身成长更加的快速.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

1.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遇到坏人怎么办”、“不跟陌生人走”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2.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家园交流、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入手,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首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懂幼儿心理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而且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加之幼儿心理发展又有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如果老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创造心理健康的环境

人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其思想、感情、行为和作风.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由于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对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很重要.

1.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园风,以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班集体或园集体,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这个环境建设得好与不好,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深远.具有一个积极向上、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且富有同情心的班风、园风,幼儿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教师要端正对幼儿的态度、行为.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幼儿心理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他相对能力较弱,属于天资愚钝型的那种,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说:“走开、走开,你笨死了.”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孩子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

3.办好爸妈助教,向爸爸妈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园、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

满足正当的心理需要

实践证明,一个充分接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的关心太少所至.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要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如关切地说上一句,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也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几年、一生.因此,教师平常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培养和防治相结合

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呢除了上述所说的健康环境的影响外,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来培养.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也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因此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因此儿童入幼儿园后,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通过集体活动来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等得以纠正.

对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小孩.这里的“问题家庭”指的是父母中一方亡故或父母不和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小孩,心灵上都受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关心,让其在幼儿园里得到家里本应得到的那份爱,从而有效地防治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别忽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心理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