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也要看消化科

点赞:5726 浏览:208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刘变英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内镜“恩德斯”奖获得者,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小肠、大肠和食道静脉曲张治疗学组委员,中国胃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理事、消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消化分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

“痔”和“痔疮出血”几乎无人不晓,一旦发生便血,大家最先想到的通常是痔疮.当被肛肠科证实为痔疮出血,这又与自己预先判断吻合时,对“痔疮便血”就更确信无疑了.但有可能忽视了其它疾病.事实上,“痔疮”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便血也是常见的肠道疾病症状之一,并且经常与痔疮相关.痔疮只是可以引起便血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有便血症状的其它疾病还有很多种,如大肠癌、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缺血性肠病、过敏性紫癜、抗生素性结肠炎、食物药物过敏反应等.其中前3种疾病往往容易被“痔疮出血”的结论掩盖,以至于延误了大肠原病的诊治.下面举几个临床实例来说明:

病例1,女,45岁,平日解成形便,每日1次,某日突发便后喷血,出血量100~200ml,肛肠科诊断为“痔疮出血”.治疗3周后仍便血不止,医生遂嘱其去消化内科就诊.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检查予以证实,并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

点评:本例患者有痔疮出血的典型症状,肛肠科亦经检查证实,但3周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又建议做结肠镜检查,方使“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确立,并取得显著疗效.从“溃疡性结肠炎”角度来看,本例患者症状很不典型,因此肛肠科在疗效不佳时建议做结肠镜检查以探究竟,却为重要和及时的措施.

病例2,男,64岁.在消化科门诊治疗溃疡病的过程中出现便后滴鲜血,经肛肠科会诊为“痔疮出血”,消化科医生建议行结肠镜检查,在内镜下发现“结肠多发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点评:大肠多发息肉是常见病,可无症状,或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每日1~3次.偶有便血少许,也常被患者忽略而未能及时发现.炎性增生性息肉可发展成腺瘤性息肉,后者日久亦可癌变,因此一旦发现了大肠息肉,无论多发或单个,均建议定期复查肠镜,发现一个切除一个.部分大肠息肉患者以所谓的“痔出血”为首发症状,这个经验教训时刻不能忘记.

“痔疮出血”也要看消化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消化内科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病例3,男,57岁.因大便带血自认为是“痔出血”而到肛肠科就诊.医生诊断意见与其所想一致,便按“痔出血”治疗.但便血仍间断出现,病后8个月因消瘦明显到消化科就诊.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在乙状结肠距肛门口30cm处有一菜花样肿物突入肠腔,直径约3cm,表面覆着污苔,触之易出血.病理检验诊断为腺癌,B超CT检查均见有肝脏转移.

点评:1.近10~20年以来,国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快速持续增高.2.本病高发于41~60岁人群,次之为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而60岁以上患者居第3位.3.大肠癌可生长在左半结肠或右半结肠,症状有所区别:左半结肠癌时症状出现较早,可有稀便、便血、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痛等,右半结肠癌症状较隐蔽,可有贫血、腹痛、便秘、腹胀、便血等症状.当患者出现消瘦和食欲不振时,多数已属晚期.4.有大肠息肉和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大便潜血多次阳性时,亦应警惕大肠癌的可能.5.以“痔出血”为大肠癌首发症状又长时间未做结肠镜检查一事,应成为教训.

通过上述病例,我们可以认识到,“痔疮出血”四个字可能掩盖了多种疾病.痔疮为肛门口血管隆起性病变,分为内痔、外痔两种,粪便通过时可擦破管壁发生痔疮出血.但是,大肠癌、大肠息肉也会出现“痔出血”的表现,因为粪便会刺激他们的瘤体表面,使其发生糜烂、溃疡,并可不断有炎性渗出物溢出.这些炎性渗出物随粪便下行至肛门处,对早已存在此处的痔核表面引发炎症性损伤,一旦有粪便通过,易擦伤痔核壁而发生破裂出血.溃疡性结肠炎时这种渗出物会更多,可同样表现“痔出血”.因此,我们千万不可因为“痔疮出血”的诊断,就忽略了大肠其它疾病,这些病有时候甚至是引发便血的“元凶”.


最后送给各位读者一个重要的建议:当发生便血时,您应该选择两个科室就诊,一是肛肠科,一是消化内科.可以同时选择,可以一先一后,若大肠无病变,则可安心治疗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