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疗法在压疮护理中的新进展

点赞:28711 浏览:1326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压疮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题,国内大量研究表明,将湿性疗法应用于各期压疮伤护理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湿性疗法在压疮护理研究中的新进展、不足和展望进行综述.

关 键 词湿性疗法压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R63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0007-04

压疮是临床,尤其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PUAP)对压疮的定义是“压疮是局限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损害,常位于骨骼突起部位,与压力、摩擦力或/和剪切力有关”[1].压疮常以复杂、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为临床特征[2],不仅影响原发疾病的恢复,甚至导致身体状况的恶化或者死亡.压疮被认为是当今有突出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是世界卫生保健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为此,国内外医疗机构均致力于压疮护理的研究.随着湿性疗法在伤口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压疮护理研究也逐渐引入这一概念,并使压疮护理有了迅猛和突破性的发展,现将这一疗法综述如下.

1湿性疗法的理论基础

1.1湿性疗法的发展历程

传统观点认为,保持创面干燥是防止细菌感染的最好方法,因此压疮创面需要保持干燥,有氧理论一直占据压疮治疗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8年,Odland意外发现有完整水疱的创面比水疱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3].随后英国动物生理学家Dr.Winter于1962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证实了“用聚乙烯膜覆盖猪的伤口,能缩短约一半的创面愈合时间”[4].这标志着“湿性愈合环境理论”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第一块密闭性敷料的正式研制成功,湿性愈合理论才正式被提出.该理论一经面世就直接挑战了传统的干性愈合理论.此后基于湿性愈合理论不断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压疮及久不愈合创面的治疗和护理上,国内外也陆续有研究证实其能大大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同时间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潜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显著提高临床经济效益.

1.2湿性疗法的特点

①湿润和低氧的环境能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利于瘢痕形成,从而加速创面愈合;②湿性环境下的创面渗液激活了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防止细菌入侵,同时降低创面感染概率.

1.3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的差异

干性疗法的主要原理是为压疮创面提供开放性的高含氧环境,以抑制创面上厌氧菌的生长,同时提高创面组织用氧,加速创面愈合.干性疗法的主要代表是传统的纱布换药方式.但是对于一些新鲜的压疮伤口,由于肉芽组织新鲜及干性环境下伤口表面容易形成结痂,结痂反而会阻碍表皮细胞的迁移,从而延长愈合时间.

而湿润环境可以促进生长因子的释放,使更多的生长因子与受体相结合,同时维持创缘到创面的正常电势梯度,增加表皮细胞的迁移速度,从而刺激细胞增殖,这些都将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因子[5].而单纯纱布换药的目的只是起到清洁和保护的作用.已经有学者发现创面的湿润环境有利于保持细胞活力,创面渗出液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表皮细胞的生长因子等含量显著高于开放组,并且这些渗出液本身也能促进离体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角质细胞的生长[6].

2湿性疗法对各期压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美国压力溃疡小组(NPUAP)于2007年将压疮分为六期[7],本文也参照NPUCP的分期进行讨论.

2.1Ⅰ期压疮

Ⅰ期压疮是指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可表明“处于危险状态”.周君桂[8]采用将水胶体敷料粘贴在压疮处的湿性疗法,而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平整,结果显示湿性疗法无论在治愈时间上(P<0.01)还是有效率上(P<0.05)都显著优于干性疗法组.陈凝[9]和黄剑施等[10]也分别证实了湿性疗法(安普贴薄膜和透明贴)对Ⅰ期压疮患者的治愈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这一检测设.由此可见湿性疗法对Ⅰ期压疮患者的疗效显著.

2.2Ⅱ期压疮

Ⅱ期压疮是指真皮部分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或者破裂的血清性水疱.孙茂红等[11]应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对Ⅱ期压疮患者的创面进行治疗并观察,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愈合率、愈合时间还是疼痛度上,湿性疗法组的表现均显著好于以无菌纱布覆盖的干性疗法组(P<0.05).相对于Ⅰ期压疮患者而言,针对Ⅱ期的研究相对更多,国内也有多位研究者[12-13]证实了这一结论.

2.3Ⅲ期压疮

Ⅲ期压疮是指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有研究[14]证实对于Ⅲ期压疮患者,清洁创面之后使用透明贴把整个藻酸盐敷料盖住黏贴、固定于压疮上的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仅用纱布覆盖的对照组.与这一结论相似的是,以安普贴膏剂[15]、美皮康贴[16]等作为新型湿性伤口敷料代表的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干性疗法的对照组(P<0.05).

2.4Ⅳ期压疮

Ⅳ期压疮指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单独针对Ⅳ期压疮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刘旭琴等[17]应用黄连酊湿性换药Ⅲ、Ⅳ期压疮的防治具有明显效果,在治愈天数(P等于0.01)上和有效率(P等于0.04)上都显著高于干性疗法-红外线照射组.曾等[18]针对不同的湿性疗法也进行了研究,联合应用土霉素、冰片、珍珠末湿性外敷治疗Ⅳ期压疮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则为利凡诺溶液湿敷,并在第15d、25d和35d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第35d观察时治疗组才表现出比对照组显著的优势(P<0.01),而在治疗天数和治疗费用上,土霉素、冰片、珍珠末组则显著低于利凡诺溶液组.这一结果证实不同湿性疗法在远期效果上也存在差异.3不足和展望

湿性疗法在压疮护理中的新进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压疮护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1研究方法存在不足

对于我国现有的湿性疗法在压疮中的研究而言,尚存在着样本量偏小、较少使用盲法、干预时间相对较短等问题.

3.2不同湿性疗法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

目前多数湿性疗法的研究是以传统干性疗法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的,湿性疗法相对于干性疗法的优势也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但是不同湿性疗法之间的对比研究却较少见,临床亦需要此类研究来进一步推动湿性疗法的疗效.

3.3对于医疗费用方面的研究较少

众所周知,新型的湿性辅料较昂贵,传统纱布外敷虽然已被证实在治愈率和愈合时间上都不及湿性疗法,但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而言,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希望后继研究能将医疗费用也纳入到研究中来,为广大基层的压疮患者减少费用.

3.4中药湿性外敷文献大量存在

中国传统中医药资源丰富,有着物廉价美、简单易用的独特优势,同时中医护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笔者搜索到大量中药湿性外敷的文献,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因此可分为单用,联用;在联用中,又分为传统经方、中成药和自拟方,甚至中药联合物理疗法.但在目前的压疮研究中,其安全性、副作用、使用注意事项、外敷时间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讨论、完善、验证疗效.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湿性疗法能明显提高压疮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问,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但目前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研究者今后共同努力,为压疮患者找出理想的治疗方法,缓解压疮患者的痛苦和伤害.


怎样写压疮护理本科论文
播放:22741次 评论:6438人

[11]孙茂红,周红,沈旦.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对治疗Ⅱ度压疮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25-26.

[12]张梅.湿性愈合理论在Ⅱ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79-80.

[13]梁明娟,丁明晖,黄丽葵.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伤口处理中的实践[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5):415-416.

[14]顾燕飞,赵红.藻酸盐敷料在癌症患者的三期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53-154.

[15]王艳芬,唐波,杜永丽.安普贴治疗老年压疮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4):494-495.

[16]胡锦玉,丁丽,章淑华.湿性敷料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34-1635.


[17]刘旭琴,邱连利,李,等.黄连酊湿性换药防治Ⅲ、Ⅳ期压疮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92-1894.

[18]曾,陈刘庆,吴婷容,等.土霉素、冰片、珍珠末联合外敷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7):1759-1760.

(收稿日期: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