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

点赞:32604 浏览:1545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针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对于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包括牙体、牙周病及牙列不齐等,采取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即通过家庭―社区―学校,加强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教育,确保儿童口腔健康.结果对于学龄前儿童,实施口腔状态普查以及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及早让学龄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结论学龄前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与日常行为的养成,绝大部分和家长、教师、社区保健人员的辛勤努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社会上应多方面努力,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的教育力度,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从而保证牙齿健康.

【关 键 词】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

在健康教育项目中,儿童属于一个重要的群体.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很少,同时,自觉性较低,难以独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口腔健康习惯.而家长自身具备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当然,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也能对儿童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因此,还应对家长、幼师、社区保健人员等加强相关培训教育,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局面,进一步帮助学龄前儿童形成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改掉原有的坏毛病,教育并督促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1树立口腔健康意识,重视乳牙疾病

很多儿童的家长对乳牙疾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觉得反正乳牙都会掉的,以后会有恒牙.因此,对于学龄前儿童乳牙疾病,未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即使孩子得了龋齿或其它的牙病,都不去治疗.这是极为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若乳牙不是正常脱落,而是因龋齿或外伤等因素而不得不被拔除.这样,拔掉后出现的间隙会对儿童牙齿的咀嚼能力造成影响,还可能增加患龋齿的几率.当乳牙患病后,不及时进行治疗,儿童不仅受到牙痛的困扰,还会影响到恒牙牙胚形成,导致恒牙无法正常萌出[1].进而影响到孩子的颌面部发育和今后的容貌,更严重的还会给儿童的消化系统造成一定影响,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到身体发育,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2].因此,应积极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幼师、社区保健人员等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与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掌握相关的口腔保健常识,让他们明白保护乳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乳牙患病,必须及时医治.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学会正确刷牙,培养好的口腔习惯

学龄前儿童常患的口腔疾病有龋齿和牙周病等.这些口腔疾病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牙菌斑是引起这两种口腔疾病的关键因素.而刷牙与漱口属于最基础的口腔保健行为.刷牙能起到机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漱口则能及时清除口腔中的食物细渣及软垢.养成刷牙与饭后漱口的习惯,有助于预防并降低龋齿与牙周病的发生率.因此,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刷牙.首先,针对父母、幼师、社区保健人员,开展关于刷牙的示范教育及指导.通过多媒体或模型演示等方式培养他们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国内专家提倡采用科学、有效的“三、三、三”刷牙法,也就是每日坚持刷牙3遍,每次刷牙时间为3分钟,每次都选在饭后3分钟[1].Bass刷牙法主要强调刷牙应该竖着刷,而不是横着刷,它能有效去除菌斑.同时,还防止对牙体及牙龈组织造成机械性伤害,并能按摩牙龈.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刷牙中要保证面面俱到,兼顾到牙齿的前后、左右、上下以及颊舌侧.对于那些难以刷到的部位,应尽量清洁到位.此外,学龄前儿童的相关监护人员还应加强对孩子刷牙兴趣的培养,并督促他们正确地刷牙,确保刷牙的次数和刷牙时间足够.同时,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纠正孩子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出现错颌畸形

学龄前儿童可能有很多不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常见的有唇习惯、舌习惯、咬物习惯、吮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等[1].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最终会引起错颌畸形,严重影响到孩子容貌及今后的发育.唇习惯一般为咬下唇,而长时间咬下唇,极易让上前牙发生唇向倾斜,咬上唇,则极易引起前牙反颌.当儿童处于替牙期,他们会因为生理上产生的不适,不自觉地会用舌头松动的乳牙或刚刚萌出的恒牙,从而养成各种不良舌习惯,包括舔牙、吐舌、伸舌等习惯.伸舌习惯可引起孩子前牙开颌或下颌前突等问题;吐舌习惯则会对恒牙萌出有所阻碍;长时间前牙舌侧,极易引起牙向唇侧倾斜,甚至造成牙弓前突;咬物习惯,常见带有咬指甲、咬铅笔等,会引起局部小开颌.吮指习惯,会引起前牙小开颌;同时,使口腔内肌肉动力不均衡,两颊出现收缩而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突出、开唇露齿.对于长时间单侧咀嚼的,对侧会由于缺少生理性刺激而引起肌肉萎缩,从而让面部不对称.家长、幼师和社区保健人员应努力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加强对其的监督.当说服不起作用时,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针对吮指习惯,可为其戴指套或在手指上涂抹苦味药物.针对咬唇、吐舌、吮指等行为采用不良习惯破除器,积极监督孩子改掉不良习惯,避免出现畸形.

4对孩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医院、学校、社区应互相配合,共同抓好学龄前儿童的龋齿防治工作.口腔医生可定期作关于幼龄儿童的口腔健康普查,建立相应的口腔健康档案.若发现龋齿,为他们及时填充,真正抓好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孩子的父母也应定期带孩子去作口腔检查.当孩子乳牙已经萌出后,至少每半年作一次检查,3岁后可每年检查一次[3].此外,当孩子处于乳牙期或替牙期时,可能会由于缺少牙齿,而出现吐字不清的问题.有的孩子会因此出现自卑、羞于开口的问题.医生要告知家长如何帮助他们努力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从而让他们愉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