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点赞:33646 浏览:1496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非预防医学专业;社区;培养模式;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2409(2008)05-0971-02

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1].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是以人群-环境-健康为模式的、必需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程.笔者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育前期工作基础

本教研室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组织学生开展了“现场测定粉尘和噪声”、“两管五改”、“现场采集水样和监测”等实践教学.改革开放时期,本教研室更加注重医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革,但仍适应不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不了21世纪的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着重强调实用型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2,3].本校先后创建了14个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具体做法如下:

1.1领导重视,严格规范化管理

由现任学院副院长出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和二级学院副院长出任副组长,由主管实习的教务处副处长和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等具体负责,统一安排和规范化管理,为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在组织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1.2制定教学基地实习大纲

从制度上有纲可查、有纲可依,明确各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岗位责任制,要求带教老师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认真阅读实习大纲,通过教学基地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预防医学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初步应用预防医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原则和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技能.

1.3制定教学基地实习的实施方案

以市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站、医院保健科、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市卫生监督所作为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担任带教,与预防医学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为基地实习内容.

2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从树立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群体观念、环境观念、预防观念”着眼,学生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把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在临床医疗中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应用原则,提高和强化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医疗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创新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预防医学实践相结合,预防医学基础与社区和现场相结合,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成果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注重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早日接触社会以适应新的医疗形势发展,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开出临床处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出预防大处方的能力.本着以人为本,树立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学理念:①加强心理训练,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团结合作精神、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②加强创新教育,以社区健康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③增加大学生在社会基层单位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提高就业率打下基础.


3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主要内容

3.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诊断、健康教育和慢性病调查

参加由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站以社区问题为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专题讲座,参与社区门诊患者的初诊登记、病案登记,了解诊断方法及治疗情况和健康维护,进行社区健康诊断和社区慢性病调查.

3.2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参加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以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患者的初诊、病案登记,了解诊断方法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3.3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以社区“卫生法规的实施与卫生监督的作用”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预防性或经常性卫生监督等内容的实习.

3.4免疫预防和妇幼保健

参加由各医院保健科以社区“免疫预防”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日常性免疫程序工作等内容的实习.

4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效果评价

4.1学生学习效果

4.1.1提高了学生撰写论文水平学生通过教学基地实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撰写实习论文有的已刊登于相关杂志和学院学生论文集.

4.1.2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学生为主导,以社区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如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能积极开展查阅资料、社会调研、独立思维和科学实践等.

4.1.3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接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4.2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改成果

4.2.1指导教师思想更加活跃带教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加教学内容的新进展;教学改革有创意,构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论课、实验课和教学基地实习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体系.本教研室分别荣获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等;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素质为宗旨的教学方法转变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

4.2.2教研室教学研究氛围活跃目前承担的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有:①面向21世纪预防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②性道德教育在青年预防艾滋病作用的研究;③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创建的研究;④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⑤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⑥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实习模式研究.

4.2.3教研室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发表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主要有:①《浅论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的创建与体会》.②《预防医学试题库建设初探》.③《从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谈教学改革》.④《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⑤《面向21世纪预防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⑥《改革统计学实习方式,提高临床医学生科研素质》.⑦《提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⑧《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等近20篇.

5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性培养

5.1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5.2培养方案的创新

以社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课程体系,使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交叉,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更加适应防治结合的工作需要.

5.3运行机制的创新

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地实习教学档案;实行教研室、教学秘书负责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基地实习,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4教育效果的创新

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基地实习方案、大纲和教学基地实习鉴定,规范了教学基地实习论文撰写过程,提高实习论文质量,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随着形势而发展.然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照搬的框架.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从思想上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4].笔者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体会到:①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②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是加强医德教育的良好机会.③有利于增强对群体社会的责任感,更好地为人民怎么写作.④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以往的经验、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转变观念,不断总结、调整,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并不断优化、完善[5].⑤要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才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65339;5]郑频频,傅华,叶细标,等.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23-24.

(收稿日期:2008-09-08)

[责任编辑高莉丽王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