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心理健康护理的体会

点赞:20201 浏览:924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1世纪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吧心理护理渗透到护理过程中,不断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要求提高医患合作的效果、增强医患关系,完善儿科的整体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 键 词:儿科,心理反应,护理措施

随着人类不断进步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儿科护理模式以转变为整体护理的模式.整体护理是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有一定的困难,二强调人文科学,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儿科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营养预防保健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小儿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在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满足患儿的健康需要,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儿科心理健康护理的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我们通过对我院儿科成立以来87例住院儿童的心理观察,患儿入院后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焦虑、反抗、任性、自卑等心理反应,我们按不同年龄阶段总结患儿的心理反应特征及护理心得,现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婴儿期(从出生后到1周岁)

1.1心理反应:婴儿出生后就具备了多种感觉,2个月后就开始认识母亲,跟母亲接触时表现为快乐满足,6个月时会对母亲表现出强烈的依恋感.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的状态主要取决于健康状况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吃饱睡足就会有愉快、肯定的情绪,反之,当饥饿和身体不适时就哭闹,受到突然的刺激则产生惊吓等不良情绪.这个时期是母亲和婴儿逐步了解适应、婴儿寻求满足的时期,住院后环境的变化及身体的不适使婴儿感觉、知觉、动作、情绪、注意力和记忆等受到一定影响,其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惧情绪,如哭闹不止,寻找父母,拒绝吃奶.

1.2护理措施:6个月前的患儿要与护士建立信任感,多进行身体接触,如搂抱、抚摩,减少不良刺激,如大声的吵闹,强烈的光线.6个月后的患儿,主要措施为建立医患依恋:①密切接触,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环境,如与家长交谈,认真仔细听家长叙述病情,及时满足患儿的各种要求,②满足患儿的感情需要,护士要尽量固定,提供连续护理,建立相互信任,③了解患儿生活习惯,并尽量保持一致,将患儿喜爱的玩具和物品带到医院,给予心理抚慰,④保持婴儿与家长的密切接触.

2幼儿期(1~3岁)

2.1心理反应:此期间幼儿对家属有很深的依恋,害怕陌生环境和接触陌生人,职能发育较突出,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能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能进行想象和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但反应很单纯,以哭闹为主,入院后对新环境及治疗产生畏惧心理,表现为疑虑,产生不合作、反抗情绪,甚至出现神经、心理发育的退步现象.此反应可阻碍患儿自主性的发展和健康发育.

2.2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儿态度亲切、和蔼,主动热情的同他们交流,建立安全感,尽量在有患儿父母在场的情况下接触患儿,满足幼儿的爱好及生活习惯,引导患儿熟悉医院周围环境,减少焦虑情绪,丰富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如陪同幼儿玩游戏、玩具等.

3学龄前期(3~6岁)

3.1心理反应:此期间患儿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并努力发展自己的主动性,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住院后存在的问题有分离性焦虑、惧怕陌生环境、惧怕身体完整性受到损坏.学龄前儿童开始应用防卫机制以应对住院危机,如见到其他患儿哭闹时,他们极力反抗,要求回家,拒绝治疗等.

3.2护理措施:在治疗护理中,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住院的原因,使患儿确信住院是一种有利行为,并非惩罚.对爱漂亮的孩子,称赞他漂亮、干净,对争强好胜的孩子,称赞他勇敢自信,对胆小的孩子,则给予鼓励,多数患儿都能顺从的接受治疗.另外可以将患儿组织在一起游戏、绘画、看电视,使儿童有机会释放恐惧焦虑情感,增强安全感.

4学龄儿童(7~14岁)

4.1心理反应:此期间患儿已进入学习阶段,控制、理解、分析能力加强,有一定的个性,自尊心很强.此时期患儿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担心学业、身体完整性受到损坏、因怕羞对体格检查不能配合、疑虑会受到惩罚而隐瞒或否认疾病,此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忧虑,因此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其身体形象的改变时暂时的,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鼓励患儿接受治疗,此期患儿都能自觉地接受治疗.

4.2护理措施:护士主动介绍自己,亲切询问患儿的乳名、年龄、学校等,缩短彼此距离.鼓励患儿参加集体活动,保护患儿的隐私,鼓励布置其床旁周围的环境,可贴上自己的图画,吊上折纸或卡片,同时注意病房的安静、整洁.给予适当的选择权利,增强独立性,也可提供参与护理的机会,使其体验到成就感.

5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当患儿患病后,家长和孩子一样,会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反应,而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影响.父母的倾向可以转化为患儿的倾向,这直接影响了患儿的医患配合和患儿自身的康复,作为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向他们介绍情况,做好安慰、解释工作,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不良者,应用委婉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面对患儿疾病,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6总结

良好的护患关系式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给患儿及家长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良好怎么写作的第一步,护理人员服装要干净整齐,说话要和蔼、可亲、耐心、细心,使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产生亲切感.对怎么写作对象而言,护士与其接触时间最长,最熟悉怎么写作对象的感觉与需要,作为一名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儿科护理知识和精湛的儿科护理操作技术,还必须了解和掌握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洞察患儿及其家长心理变化,形成人文的,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护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