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灵感比较

点赞:2838 浏览:97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中西不同的文化土壤与哲学背景之下,中西诗学视域中的灵感说呈现出一些差异性和相似性.本文试图以中国的“妙悟说”与西方的“迷狂说”为代表,从中西灵感说的不同渊源入手,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与阐释.希望能借此促进中西诗学的交流与互补.

关 键 词:灵感;迷狂说;妙悟说;悟

古今中外,许多天才型的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到一种不受意志控制,不由自主的具有突发性与偶然性的创作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由于这一神秘力量,才能使他们创造出瑰丽多彩、流传千古的艺术形象.这一神秘力量就是诗学领域通常说的灵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灵感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试图从中西灵感说的不同渊源入手,进行分析与比较,把握其内在的相同点与差异性.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没有灵感这一概念,但是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关于灵感的描述,陆机在其《文赋》里描述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等”.[1](241页)“应感之会”就是他所谓的灵感的显现.而刘勰也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等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2](248―250页)这段话是刘勰对作家创作时的灵感状态的描述,在灵感到来时,各种意象就会不断地涌来,作家文思如泉涌,即所谓的“神思方运,万涂竟萌”.中国古代文论中对灵感的表述还很多,诸如“天机”、“感兴”、“神思”之类的,但最具代表性并且能与西方灵感说并驾齐驱的还是“妙悟说”.

先来看看“妙悟说”的发展渊源.“妙悟”又称“禅悟”,来源于佛教禅宗的一个重要范畴.“禅悟”的基本要义就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坛经》)并最终达到一种虚静清远、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妙悟”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曾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但此时“妙悟”只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领域内使用.“妙悟”的灵感说形成时期是在南宋.南宋严羽所著的《沧浪诗话》对“妙悟”说赋予了新的内容,并成为“妙悟”说成熟的标志.严羽提出“入神”和“悟入”,他认为艺术的“悟”有如“禅”之“悟”,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3](11―12页)严羽的“妙悟”说强调诗歌艺术的奥妙既非理论所能阐明,也非语言所能表述,要凭借直觉思维与心灵去体悟,诗家的妙悟和禅家的妙悟具有内在一致性.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中的灵感说的产生就与佛教禅宗是一脉相承的.

再观西方灵感说的发展渊源,“灵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它在希腊原文中的意思是“神的气息”,用在诗人或艺术家的创作上,是指感受神的灵气而代神立言.他们得到神灵凭附,在创作中就会具有一种超凡的艺术创造力.最早提出“灵感”说的是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说:“荷马由于生来就得到神的才能,所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伟大诗篇”,“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4](35―36页)对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进行系统阐述的是柏拉图.他在《伊安》篇中提到:“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们在做诗时也是如此.他们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由于这种灵感的影响,他们正如酒神的女信徒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取乳蜜,这是她们在神智清醒时所不能做的事.抒情诗人的心灵也正像这样的,他们自己也说他们像酿蜜,飞到诗神的园里,从流蜜的泉源吸取精英,来酿成他们的诗歌.他们这番话是不错的,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5](8页)柏拉图认为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诗人在神灵附体时创作出的,诗人在神灵的感召下,在追求真正的智慧时,获得艺术灵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艺术创作.这不是普通的技艺所能企及的.后世把柏拉图的灵感说概括为“迷狂”说,具有两个特点:灵感是获得神灵的启示和感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产生;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处于迷狂状态.我们发现,古希腊的灵感说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柏拉图的“迷狂说”更是加强了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并影响了整个西方灵感说的发展,长期在欧洲盛行,但灵感说的神秘色彩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减少了.黑格尔在《美学》著作中也谈到:“想象活动和完成作品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家的一种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灵感就是这种活跃地进行构造形象的本身.”[6](363―364页)在黑格尔看来,灵感是一种艺术家的能力,包括想象力与创造力,它的神秘色彩已经淡化了很多.


在对中西不同的灵感说渊源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中国的“妙悟说”和西方的“迷狂说”的发展渊源都与宗教有一定联系,且有以下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灵感说特征:首先,灵感都具有突发性,它总是在艺术创作中不经意地出现,不是作家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其次,当灵感到来之时,作家处于一种迷狂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下,作家的意识似乎不再受理智的支配,任凭“下意识”的推动,其才智似乎超出了平时的能力;最后,灵感到来之时,作家就会文思泉涌,创作得心应手,各种意象都会纷至沓来,作家如获神助,具有巨大的、雷鸣电闪似的综合创造力,许多流芳千古的绝世佳作由此诞生.

第二,无论是西方的“迷狂说”还是中国的“妙悟说”,它们的发展渊源都来自于宗教,与神有一定的关系.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入神”和“悟入”,认为艺术的“妙悟”与禅家的“禅悟”有着内在一致性.明清之际的陈宏绪也强调禅悟与诗悟的相通点,认为两者都表现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如悲悯情谊等方面是相通的,赋予妙悟说以宏阔的眼光.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有文章“通神”的论述:“文章一道,实实通神,非欺人语.千古奇文,非人为之,神为之,鬼为之也,人则鬼神所附者耳!”(《闲情偶寄》卷三)而柏拉图则认为诗人的灵感来自于神力,诗人是神的代言人,把灵感看作是“神性的着魔”,有幸获得灵感的诗人是“着魔于神的人”,能凭借神力创造出不朽的诗篇.由此可见,“妙悟说”和“迷狂说”的灵感论都呈现出与宗教紧密的联系,尽管各自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不容忽视:在文学创作中灵感闪现的非自觉,突发状态与进入宗教的不自觉思维状态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尽管“妙悟说”和“迷狂说”都与宗教思维有联系,但是它们各自受的宗教思维的影响以及它们呈现的状态与特点却有巨大的差异,并且这一差异性还取决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底蕴.我们在第三部分还会进一步论述.三

中西灵感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灵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通过第二部分对“妙悟说”与“迷狂说”的相同点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论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哲学背景决定了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分别代表中西诗学灵感论的“妙悟说”与“迷狂说”也不例外.西方世界是一个宗教性与商业性融合的社会,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自然打上了宗教的印记,可以说西方整个文化传统一直存在神性的维度.在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迷狂说”深远的文化根源,《荷马史诗》中的呼告诗神缪司和酒神祭者的兴诗,阿波罗的神谕等都从不同角度暗示灵感来自“神力”.柏拉图的“迷狂说”正是植根于这一文化土壤,并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中国作为一个宗法制国家,更注重达到情理平衡以获得社会性、性的满足,追求一种禅定虚静,静中体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灵感论“妙悟说”也是与这种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正是中西不同的文化与哲学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灵感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差异:

第一,“妙悟说”与“迷狂说”具有不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妙悟说”来源于佛教禅宗的“禅悟说”.“悟”是佛教禅宗的“终极话题”.“悟”是禅的灵魂,禅的生涯始于开悟之处.尤其在南宗思想中,强调与日常生活本身保持直接联系中当下即得,在四处皆有的现实境遇中悟道成佛.在日常普通的感性体验中可以超越,“妙悟”,以获得永恒不灭的佛性.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悟”也是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悟”作为一种直觉,是刹那间获得的个人体验,是基于本觉直性的一种直观,消融于自心的体悟,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思想与美学意蕴.诗学视域下的“妙悟说”沿袭这一美学传统而来,将禅悟融入诗心,使诗心与禅境合一;将具有禅学智慧的悟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中,体现出理性与直觉的结合.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3](26页)他认为诗歌有特别的趣味,并非空洞的说理与议论就能成为诗歌.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诗歌理论是“不涉理路”的,他的诗禅学理论体系中以“妙悟”为中心分别阐述了“识”、“第一义”、“顿门”等五个基本要点,其中“识”即为理性认识,指佛学的“顿门”与“透彻之悟”.可见,“妙悟说”在深厚的佛教禅宗美学背景下,包含了禅学的理性智慧与直性体悟的思维方式,并内化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思维与精髓.

再来看看柏拉图的“迷狂说”.众所周知,“迷狂说”的哲学前提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才能代表真理.而人只有依靠“回忆”,进入“迷狂”的状态,才能见到真理.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他认为回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渴慕与返回,是人回到理性家园的相似度检测.在他的《会饮篇》中,柏拉图描绘了灵魂回忆“美”本身的过程,这是个从个别到一般,最后上升到美的理念的过程,同时也是灵魂不断上升,返回自身,回到理性家园的过程.迷狂则是灵魂在进行回忆时的一种极端亢奋的心理状态,在看到美本身的瞬间,心中荡漾的虔诚,情绪的高热与激动内化为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冲动.这是一个生命摆脱肉体束缚,灵魂高飞远举的过程.看到理念世界的美,回忆起生前观照美的喜悦,对着理念的“影子”油然而生的眷恋,摆脱各种束缚,这就是一种迷狂的状态.但是,这种境界并非是丧失理智、陷入不可自拔,而是由于热爱智慧而摆脱世间束缚,进入凝神观照,超然物外的状态,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是故,“迷狂说”的本质并不是非理性的,只有哲学家和天才型的诗人才能进入迷狂状态,达到绝对的美的境界.柏拉图的“迷狂说”并非否定理智,而是否定人类自以为是的知觉、意见而追求更高的绝对的智慧.在此哲学与美学前提下,那些认为柏拉图的灵感论“迷狂说”具有非理智性,完全否定理智的说法自然是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能仅停留于柏拉图的“迷狂说”中灵感的产生来自于神灵的附体的肤浅表层理解,还应该结合柏拉图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由此可见,中西不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造成了中西灵感说本质的差异性.

第二,“妙悟说”与“迷狂说”中灵感产生的条件与艺术家获得灵感的途径也有所差别.“妙悟说”比较注重学习,认为灵感与平时的生活积累有一定的关系.严羽认为,“悟入”必须“熟参”,诗歌创作需要学识的积累,生活的感发,只有这样才会出现“妙悟”,创作出优秀的诗歌.此外,作家还要保持心气平和,神清气爽的状态才能使文思顺畅,灵感才可能出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疏瀹五藏,澡雪精神”.[2](249页)就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虚静空明以打通文思枢纽,有利于艺术灵感的出现.中国的“妙悟说”更注重灵感来自于生活,并且灵感的产生与作家的学识修养以及内心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反观柏拉图“迷狂说”,柏拉图哲学具有理性主义精神,他的“迷狂说”中灵感产生的过程也是有严密的逻辑性,“迷狂说”把知识的源泉从外部世界转移到心灵内部,以一种“返观内求”的探索方式进行行而上的思索与审美追求及艺术创作.因此“迷狂说”中灵感产生的条件必须是艺术创作者具有理性的思维能力,要摒弃通常的意见与知觉的干扰,进入“回忆”之旅,灵感的产生依靠一种理性直觉与领悟.只有那些具有超常的意志力和才能的人,尤其是哲学家,才能打破人的生理常态,消解由生理而来的,使心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进入这种高超的生命体验,获得灵感,如得神灵附体,进入文学艺术创作的高峰.

第三,“妙悟说”与“迷狂说”中艺术家在获得灵感时所呈现的心理状态也存在差异性.“妙悟说”更强调在虚静空明的状态下慢慢悟入,如同深山冷泉,清澈见底,川流不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说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2](249页)此外,这种状态与文学艺术家的创作心境也有紧密的联系.苏轼在《送参寥师》中说:“欲令诗悟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7](304页)(《送参寥师》)总体而言,“妙悟说”呈现出一种闲暇宁静,自然而然,虚静清澈的审美状态.而柏拉图的“迷狂说”则体现出一种情感激越,暴风骤雨式的情感狂热,但这并非是失去理智的疯狂,而是灵魂进入回忆之中见到美的理念,进入到对真正的智慧的领悟中的激动与虔诚的心理状态.柏拉图是这样描述的:“此外还有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她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它的,引它到兴高采烈神飞色舞的境界,流露于各种诗歌.”(《斐德若》)西塞罗也说过:“我曾经常听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心灵的火花,没有一种近似狂热的所指,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诗人”.[8](46页)由此可见,中西灵感说在灵感产生时,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存在巨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哲学与美学内涵,“妙悟说”与“迷狂说”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形态.但在人类历史的吐故纳新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既呈现出了相同或相近的思想经历,对它们作研究与破译,并予以深刻的阐释,这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补,对于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诗学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单位:警官学院)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