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防控

点赞:8512 浏览:333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防控该病的对策.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本院健康体检客人的一般资料、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肝脏超声、体重指数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舒张压、甘油三脂、BMI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略有升高(P>0.05),舒张压、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体重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BMI异常、血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这些指标可以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

【关 键 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防控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以无过量饮酒史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坏死,以肝细胞内三酰甘油(TG)蓄积过多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攀升,预防措施相对滞后.本研究旨在确定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提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以减少、甚至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2006年2月修订的诊疗指南[1],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本院体检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观察组)3075例,男2761例,女314例,年龄35~72岁,平均(54.81±5.90)岁,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378例,男1956例,女422例,年龄35~70岁,平均(54.16±6.24)岁.排除标准:①长期饮酒,②病毒性肝炎,③胆道梗阻,④现服用导致脂肪肝形成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雌激素、胺碘酮等,⑤发热患者等.两组间性别、年龄、经济及文化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仪器与试剂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170)及配套试剂,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

1.3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抽血前禁食12h,抽血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由专人采集病史,分别测量入组对象血压、身高、体质量各两次,取平均值,计算体重指数(BMI,BMI等于体质量(kg)÷身高(m)2)],固定由一名超声主治医师作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观察组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0.11,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比例均随年龄增长而先增加后降低,在56~65岁发病率最高,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例持续增加,无下降趋势.(见图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防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2各项指标定量分析两组间舒张压、甘油三脂、BMI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观察组虽较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非酒精性脂肪肝与SBP、DBP、FPG、TG、TC、LDL、HDL、血尿酸、BMI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除收缩压、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外,其余指标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前4位因素依次为:低密度脂蛋白(OR为3.468),甘油三脂(OR为2.467),舒张压(OR为1.028),BMI(OR为1.023),见表2.

3讨论

作为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2],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引起患者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3].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减少该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脂明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甘油三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OR值2.467,P<0.05),在所有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因素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高甘油三脂血症时,体内游离脂肪酸增多.一方面,增多的游离脂肪酸(特别是二羧酸)具有细胞毒性,它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增多的游离脂肪酸也会干扰周围组织中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胰岛素抵抗,特别是性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舒张压、体重指数、血脂均显著增加,收缩压、空腹血糖略有增加,证明观察组确实存在胰岛素抵抗,这也与上述理论相符.通过本研究观察发现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病及中心性肥胖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示控制体质量、控制每日总能量,降低血脂,适当提高蛋白质及豆制品摄入[4,5],对清除肝内积存的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NAFL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人群按年龄、性别从35岁到60岁以上分成4组,患病率43.7%~59.6%,最高患病率为56~65岁组,为59.6%,总患病率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与我们研究人群主要是领导干部,生活水平较高,工作压力大,社会应酬多,缺乏运动锻炼有关.各年龄组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可能与男性社会应酬更多,不注意身体保健有关.提示减少社会应酬、适当锻炼身体、减轻工作压力,注意身体保健可以减少NAFLD的发生.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高血脂、高血压、中心性肥胖明显相关.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可以减少NAFLD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