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症求机”

点赞:24445 浏览:11637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审症求机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对病情本质进行分析论证的过程.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收集病情资料以探求病机的方法,并强调指出审症求机的准确在于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清晰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提示进一步以临床实践促进对病机体系的学习和领悟有利于推进中医不断进步.

【关 键 词】审症;病机;病病机;证候病机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系

审症求机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对病情本质进行分析论证的过程,审症即收集病情资料的过程,求机则是对病机本质进行判断,审症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病机本质,本研究即对这如何收集病情资料以判断病机进行详细分析.

1详论审症

审症即收集病情资料的过程,正确审症为临床之首务.病情资料是指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的各种资料的综合,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病因、病史等各方面的资料,其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在审症过程要重点明辨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明辨主诉、二要注重思路,三切勿忽视现代医学检查结果.

1.1明辨主诉主诉是指患者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及持续时间.临床患者所叙述的病情常纷繁复杂,此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提取患者的主诉,然后以主诉为核心对病情资料进行梳理,为辨析病情本质奠定基础.

1.2注重思路在明确主诉的基础上,要对已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梳理,并更深入的获取全面的病情资料.如何梳理并进一步获取病情资料?需要扎实的中医功底与清晰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简单而言,要有纵向、横向两方面的中医知识,纵向知识是指要对中医诊断学、四大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的扎实的基本功,横向知识是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如以不同症状为核心,将上述中医知识横向贯穿起来形成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古人对此已有案例,如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对伤寒七十二证的总结、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及《伤寒明理论》《伤寒五十个症状进行释义,并从病因、病机、分型、鉴别及治法等方面进行阐发等都是古人建立横向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的过程[1].只有具备了上述了基本功,才有了中医诊断疾病的思路,对于复杂的病情资料才能有的放矢,辨清病机本质.

1.3联系现代医学还有,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视现代医学为中医临床提供的病情资料.现代医学提供的临床检查资料是对望、闻、问、切等直观检查的有益补充,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和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框架脱节的问题,这需要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的不断补充,目前这一问题正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已有部分医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2-4],而我们也不要忽视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将现代医学的内容逐渐纳入中医理论和诊断体系.

“审症求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细析病机

审症的目的在于明辨病情本质,即探析病机.病机,为“疾病之关键”之意,最早见于《》,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指出了判断病机对于诊察疾病的重要性,后张景岳也提出“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中医就是从症状入手,探求病机,把病机作为用药的靶点,论治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病机,从而恢复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正如《类经》所说:“病随气动,必察其机,治之得其要,是无失气宜也.”

医家黄开泰以古今对病机的研究为基础,根据理论与临床事实的关系,对病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有医家也对此观点进行了相应论述,认为病机可以“阶梯或等级的样式排列”的分为四个层次,病机理论基础、基本病机、病病机、证候病机[5-6].病机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理论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基本病机即疾病总体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基本原理,是对疾病总体认识和把握形成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对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总体分析和把握;病病机,即各个具体疾病之间相区别的、在一定时空中病变相对稳定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病机过程,代表了疾病从发生、发展到转变它病的病变规律;证候病机,即具体疾病在具体时间下的具体的病变机理,是最小病机单元,反映病病机在当时、当地具体患者的病变之关键,是辨证目的所在,可见,这四个层次是从理论逐步过渡临床应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所要辨析的是病病机与证候病机,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另外,临床辨别病病机与证候病机的不断归纳与提炼也成为补充基本病机,完善病机理论的基础.


基本病机的分析判断,需要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清晰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如上所述在掌握中医纵向的各科知识,形成横向的诊断思维框架,便可对病病机和证候病机进行清晰的分析,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当不断以临床实践促进对病机理论基础和基本病机的学习和领悟,这样才能进一步指导对病病机和证候病机的完善和运用,才能推进中医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