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的护理

点赞:4702 浏览:145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HIV阳性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的护理.方法:对本院妇产科37例HIV产妇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孕前发现HIV阳性的10例,孕12周前发现(含12周)7例,孕13~28周发现阳性14例,孕29~36周发现阳性4例,37周至临产发现阳性2例.新生儿的照顾者大部分为父亲(81%).流动人口孕产妇由于保健意识薄弱、经济条件差等,对HIV的传播和母婴阻断的意识不强,迟迟没有去接受感染诊断和治疗.结果:37例孕妇中,分娩孕周32~36周2例,早产顺产.其余都是37周以后剖宫产.新生儿全部人工喂养,按需要进行口服母婴阻断药物,并顺利出院.新生儿主要照顾者了解日常生活中血液隔离的注意事项和新生儿喂养、生长发育监测等,新生儿HIV抗体检测仍在随访检测中.结论:对于感染HIV孕产妇,不能或不愿意终止妊娠者,将转介到定点收治医院进行免费母婴阻断治疗和婴儿的检测、随访.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观念,设身处地的去考虑这些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护理.

[关 键 词]HIV感染;HIV母婴阻断;产妇;婴儿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124-02

儿童感染HIV,大多数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故对于感染HIV的妇女,应建议采取避孕措施,已怀孕者应尽快中止妊娠.如果发现怀孕或坚决要求生育,则医务人员应向她提供全面的咨询、体检,如果决定继续妊娠,则应提供HIV母婴传播的相关检测和治疗,进行必要的母婴阻断.本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HIV阳性孕妇37例,现对基本情况分析和妊娠资料分析如下:

HIV阳性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的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整体护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产妇血清HIV抗体金标和ELISA检测阳性,并经广州市疾控中心确诊.产妇平均年龄27.76岁,35岁以上的4例,25~35岁22例,25岁以下的11例.常住地19例为农村,18例为非农村.12例为市内常驻人员,25例为外市或者外省常驻人员.19例为高中中专文化,大专以上1例,17例初中小学文化.丈夫高中中专16例,初中小学文化15例,大专以上文化6例.37例患者中,未婚7例,还有1例在得知阳性后离婚,已婚29例.有静脉吸毒史2例,性伴侣有静脉吸毒史6例.其余否认吸毒史.37例产妇全部否认冶游史.

1.2妊娠资料

孕次1~8次,平均2.43次,产次1~2次,平均1.24次,新生儿男19例,女18例.

1.3新生儿资料

新生儿出生后,须转新生儿科治疗者4例,体重1700~3970g,平均2990g.身长45~54cm,平均身长49cm.HIV抗体检测仍在随访检测中.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照顾者:30例(81%)是新生儿的父亲,7例(19%)是除父亲以外的亲属,如外婆,奶奶等.

1.4产妇HIV情况

见表1~4.

1.5性伴侣HIV情况

产妇自述对方性伴侣为HIV阴性的21例,阳性的12例,不详的为4例.

2结果

37例孕妇中,分娩孕周32~36周2例,早产顺产.其余都是37周以后剖腹产.新生儿全部人工喂养,按需要进行口服母婴阻断药物,并顺利出院.新生儿主要照顾者了解HIV传播的知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血液隔离保护新生儿的注意事项.基本掌握新生儿生长发育规律,喂养要点和预防接种等相关事项,新生儿HIV抗体检测仍在随访检测中.

3讨论

3.1尊重HIV阳性孕妇的生育权

我国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女性感染者显著上升.艾滋病患者生育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但从医学角度考虑,尚不提倡怀孕[1].艾滋孕妇的艰难抉择,与其说是一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还不如说是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近些年来,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劝艾滋孕妇流产到让她们自己选择,从拒绝艾滋孕妇到设立专业门诊,无疑都标志着一种进步.对于感染HIV孕产妇,医疗机构将建议其终止妊娠,对不能或不愿意终止妊娠者,将转介到定点收治医院进行免费母婴阻断治疗和婴儿的检测、随访.

3.2HIV阳性孕产妇了解相关信息并寻求帮助,是母婴阻断是否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多种因素可能影响HIV的母婴传播.如母体细胞免疫功能、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毒力株、病毒排泌水平、分娩方式、破膜时间、喂养方式、婴儿因素等[2].筛查出HIV阳性的妇女如果有充足的生育意愿,在怀孕前能够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抗病物等,将身体调适到合适的状态再进行怀孕.怀孕后,早期去医院做HIV筛查是避免错过最初治疗的最好方式.流动人口孕产妇由于保健意识薄弱、经济条件差等原因而不及早去医院检查,往往要在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时或在怀孕中晚期才去医院做检查.产前HIV筛查和诊断错过时机,错过了最初治疗的最好方式.患者在得知感染HIV之后,接诊的医生如能够及时将患者转介到专科医院进行处理,择期剖宫产和人工喂养能够基本实现.文化水平不高,对HIV的传播和母婴阻断的意识不强,是这些阳性孕妇迟迟没有去接受感染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阳性的孕妇游离在政府和监测人员的视线之外,也是很多孕产妇在后来追访不到的很重要的原因.

3.3社会支持影响HIV阳性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效果

社会支持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部分的HIV/AIDS孕产妇认为其获得关怀与支持主要来源于医疗保健机构.HIV/AIDS孕产妇及其家属常表现为社会支持网络的破损.经济条件较好、AIDS防治工作基础扎实的地区HIV/AIDS孕产妇及其家属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好,反之,经济条件较差、AIDS防治工作基础薄弱的地区HIV/AIDS孕产妇及其家属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差[2-3].一方面,政府、社区、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需要为HIV/AIDS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一个可以赢得各种支持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HIV/AIDS孕产妇及其家庭需要具备赢得社会支持的能力.本文中多数产妇知识层次不高,生活在农村,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也缺少母婴阻断和HIV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常因观念或者知识缺乏而导致喂养方法不当,承受很大的压力,不利于新生儿的成长,也不利于母婴阻断,给社会造成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如果能够适时开展HIV新生儿特定的社会支持指导,因人而异,及时的向产妇及家属传授有关产后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满足产妇的求知欲,确保母婴健康.


3.4注重对新生儿父亲的指导,调动一切力量来保证母婴阻断的实现

新生儿的来临给父亲带来喜悦与骄傲,但HIV感染的阴影又随时悬在头顶.住院生产的很多家庭都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感染HIV的事实.产妇手术后亟待休息和恢复,新生儿的照顾重任就落在新生儿父亲肩上.对婴儿父亲实施健康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护士为他们讲解人工喂养的必要性,正确的喂养方法、新生儿洗浴要点、计划免疫程序、饮食卫生、护理、适中的婴儿着衣、母婴阻断和血液隔离的相关事项等,使婴儿父亲很快进入角色,和产妇协同工作.通过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较好地帮助产妇适应新的家庭角色,让产妇有充分的休息,还可以分担压力,以便其顺应地过渡而不断趋向成熟[4],给新生儿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3.5护理人员转变观念,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指导,以利于母婴阻断措施的完全实现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工作方式[5].而要以患者为中心,就要转变观念,设身处地的去考虑这些人群的特点和需要.除了专业规范和专科处理外,更应关注这些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她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和指导.由于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不理解和患者及家人本身的避忌心理,这些人群在专业的传染病医院以外获得的支持实际上是非常少的.37例产妇中,本市居住不到一半,另外的都是外省或者外市居住的,在妊娠期间,需要合理的安排产前检查,必要时进行指导和随访.新生儿出生后,新生儿的照顾者和产妇必须接受完全的人工喂养和做好家庭血液体液隔离的相关知识.在新生儿出院后,家长仍然迫切的需要新生儿喂养和生长发育监测的相关知识.而这些,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详尽的指导外,也应尽量帮助患者向规范的诊疗机构求助,鼓励产妇和新生儿的照顾者融入社会群体,为新生儿的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综上所述,HIV/AIDS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其不仅面临着感染HIV/AIDS的痛苦、生活上的困难以及社会的歧视与隔离,还有更广泛的、即将做为母亲的需要.HIV母婴阻断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要全面考虑这个群体的特性和反应,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尊重HIV/AIDS女性的生育权,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科学系统的整体护理,提高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娟妮.HIV母婴传播的因素及预防[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12(1):27-29.

[2]JohnGC,KreissJ.Mother-to-childtranissionof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J].EpidemicalRev,1996,18(2):149-157.

[3]蒲杰,何丹,梁家智.等.HIV/AIDS孕产妇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9,20(6):63l-634.

[4]叶郁葱,余小珍,戴小燕,等.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其干预措施[J].现代临床护理,2008,7(7):69-71.

[5]蒋冬梅.整体护理程序与操作[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收稿日期: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