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医和西医(下)

点赞:32290 浏览:1538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孔令谦大话养生专栏

孔令谦,著名养生健康专家.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现任孔伯华医馆馆长,孔伯华国医学堂校长.应邀在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等多家媒体举办养生栏目或专栏,并受邀在全国举办过多次养生保健讲座,广受好评.

上期,我说了,要评论中医和西医,首先对中医和西医都要有一定的认识,明白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中医与西医除了上期提到的文化背景不同、对脏腑认识不同以外,还有今天我要讲到的二者对疾病的界定不同,对疾病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医与西医对疾病的界定不同

西医治疗疾病,必须有详细的检查和明确的诊断;中医对疾病的判断较为宽泛,认为阴阳失调就是病.中医是整体治疗,强调宏观,而西医是物质的,强调微观.比如一个人如果皮肤不好去看西医,医生只会给他开皮肤药.但看中医的话,医生可能会从整个身体出发,从内部进行调理.可以这样说:中医是看病的人,西医是看人的病.

中医文化与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医是基于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生命科学.西医则大量借鉴了现代科技,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生命科学.西医注重物质,中医注重功能,两者各得一偏,但两者都是科学,层面不一样而已.看病不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产品可以标准化,但看病一定要讲究个性化.因为人是有个性的、有七情六欲的.

比如有个人到了春秋两季,经常发怒烦躁不安,这在西医看来没什么事.但在中医眼里会是什么结果呢?中医会认为有肝火、肺火或者是有燥.总之,需要调节一下了.有句俗语是“破罐熬好罐”,说的是一些人总是感觉不好,总吃药,却寿命比较长,相反那些自恃身体健康的却突然发病过早猝死.其实,凡事有果必有因,如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一样的,所有猝死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西医往往注意这最后一根稻草,而没有注意第一根稻草.

中医与西医对疾病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医很多时候不是解决疾病或者处理疾病,更是最大程度上,使人体自我修复或处于协调状态.而西医不同,一定要解决全部问题,而且是必须解决.但是实际上,人体的问题不是全部都能解决处理的,否则就没有慢性病.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很多是不能直接杀灭病毒或细菌的,在实验室里都不能够杀死病菌.比如说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藿香正气水,这是在夏天常用的药,同时也能治疗湿疹一类的病.那么藿香正气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功能是散寒祛湿.但是实验室里,把藿香正气水煮了,把这个菌那个毒的放进去,不但细菌和病毒不死,而且活得更舒服了.虽然杀不死细菌病毒,可是人喝到肚子里,或者将其涂在皮肤表面,就能解决问题.是不是很奇怪?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藿香正气的药物本来就不是杀死这个菌那个毒的,它是调整人体内部状态的,按中医理论讲是祛湿的,这湿一除,人体就协调了,协调了就不痒了.但是西医及科学论拥护者说,你说的湿在哪,看不见呀!看不见就是不科学!

再比如说中药的清热解,金银花、连翘煮了水,喝到人肚子里就不同了,嗓子不痛了,发热也退了,也有体力了.这就是把人体的状态调整好了.当然,这点治疗上,西医使用抗生素,也很好.但是这种对抗的方式,导致病毒变异太快,形成双方的武力都进步的局面.西医看到这个问题,已经对抗生素的使用慎重了.而中医在这里的优势是,协调每个个体,根据年龄、性别、地域,来调整方剂的内容与剂量.

不论他人是与非,且精医术济苍生

许多不懂中医或对中医不甚了解的,都以为中医总抱着《》这一本古典医籍不放呢!其实,中医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怎么发表展,中医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从《素问》到《伤寒杂病论》,从《灵枢》到《针灸甲乙经》,可以看出药物的剂量从一把一握,逐渐形成了斤两钱的仔细配比,穴位也是不断的修正.一次次总结,一次次完善,才有了金元四大家,明清时代的温病著名医家.许多中药产地也不是在中原地区,有的甚至远达非洲,如血竭、犀角.

我中医和西医(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科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由于这种变化是在长达2000~3000年之间逐渐继续的,所以不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实际上,目前的中医已经和2000年前的中医大不一样了,张仲景将《伊尹汤液》广而宣传做出了《伤寒杂病论》,几次失而复得,而今天的中医有着更广泛的机会互相交流《伤寒杂病论》治疗经验.

相反,西医在短短的一百年间,理论和技术突飞猛进,人们每每为新技术叫好.但是,随着实践的证明,及人们认识的发展,逐渐认识到新技术不能等同于成熟技术.新的不一定是最好,还是需要完善的.因此,无论中医、西医,检测如有闭门造车的行为,必定是孤陋寡闻.

有人认为中医和西医水火不相容,其实不然.民国年间的北京名医汪逢春、杨浩如等名家与西医合作得很好.倒是些文化人物急急想对中医如何如何,似乎中医存在一日,就与国人一日不利.须知,你喝你的咖啡,我品我的绿茶,你若非让我改喝咖啡,岂不是强人所难,有些无理?

还是那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论中医西医,对于国人来说,最关键是疗效,不然理论再先进,病人越治越虚也是枉然;同样,你再古老再优秀,病人日渐羸弱,人家也不来了.所谓“不论他人是与非,且精医术济苍生”,我想这才是为医者的本分.

孔令谦著作摘选

会吃才健康

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这八个字是一切饮食养生的基础,只有做好了这八个字,才有可能去谈如何滋补.


定时,是指一日三餐必须固定,不可以缺,也不可以没有规律,平时晚饭7点吃,有点什么事可能拖到10点甚至更晚,这样对脾胃的伤害很大.

定量,是指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要基本一致.比如说,你每天中午吃一碗米饭,某几天忽然每天吃两碗,肠胃一下子肯定受不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你平时每顿饭吃一碗米饭,碰到口味差的时候不要一点都不吃,尽可能吃点,遇到改善伙食或者胃口好的时候,也不要没节制的大吃大喝.吃饭只吃八分饱,不要有“撑”的感觉.

(摘自孔令谦著《会吃才健康》.书中并没有明确阐释不偏不嗜,其意实指不偏食,不把某一样食物作为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