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其效果

点赞:18673 浏览:8278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有产后出血倾向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发病率及临床死亡率,有效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 键 词】产后出血;综合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78-01

产后出血指产妇在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超出500ml,其发病率在分娩总数量中占3%左右,其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贫血、继发失血性休克等症状,是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与健康.在产前、产时、产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选取有产后出血倾向患者4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有产后出血倾向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其中:年龄在23―41岁,平均年龄为29.3±2.7岁;孕周在36―42周,平均孕周为39.2±0.6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孕周等)经统计学分析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均>0.05),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对照组孕妇在产前检查时,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2)孕妇在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3)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预防性用药.(4)产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及流血情况.(4)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以帮助其止血.

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其效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后出血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1)健康宣教:在产前检查时,筛选出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比如:妊娠综合症;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疤痕子宫等,由护士采用讲座、发放宣教手册等方法负责向其进行健康宣教,让孕妇学会自我监测方法,提高孕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对于有妊娠合并症孕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让其在分娩时提前入院观察.(2)心理护理:当产妇进入产房时,护理人员应以和蔼的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首先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为其送一杯热牛奶,以缓解患者恐惧、紧张情绪,在患者待产过程中,由一名助产士专门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产时指导[2].(3)正确处理产程:第一产程,助产士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尽量避免产程延长;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并给予及时导尿,当胎肩娩出以后,遵医嘱给予产妇肌注催产素,控制出血量.第三产程:当有胎盘剥离征象出现时,助产士应及时协助其娩出,并检查胎盘是否完整,若不完整时,要采用刮宫或手取方法给予清理,对产道有损伤产妇要给予缝合处理.(4)产后护理:产妇分娩24小时内,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会阴伤口、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流血等变化,适时给予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对有出血倾向的产妇,要保证静脉通路畅通,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督促产妇给予新生儿早期哺乳,以刺激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量.若有产后大出血发生时,护士应及时给予患者补充血容量,并保持病房内安静,让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吸氧、保暖.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尿量、恶露量、颜色、气味等,并详细记录,严格会阴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处理.


1.3评价指标

(1)产后出血评价标准[3]: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或者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2)测量方法[4]:产妇分娩后辅料重量与分娩前辅料重量之差,按1ml等于1.05g计算出血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会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护理是影响预后的关键[5].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对产后出血相关相识的认知度,为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有重要作用.产程护理中作好孕妇的心理护理,注意保持孕妇的体力,是防止产程过长的有效措施;分娩过程是引发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因此,助产士应根据不同产程给予产妇相应护理,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密切观察,指导产妇早期给予新生儿哺乳,能够帮助促进宫缩,减少产后出血量.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武任江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提示,产后出血重要的措施在于预防,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与应激准备,能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