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治未病中的优势与实践

点赞:28415 浏览:1307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治未病中的优势与实践.方法:一是运用整体护理观念,通过调养身心、情志、节饮食、锻炼机体等方法,达到未病先防;二是通过辨证施护,达到既病防变.结果:中医护理在治未病中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结论:中医护理在治未病中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护理在治未病中的优势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护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中医护理;治未病;优势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072-02

中医护理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在临床护理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1].中医护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治未病中则更具优势.“上工治未病”的理念在中医护理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这种理念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中最早形成,对中医及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影响深远.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防”即预防,一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当疾病已发生,如何控制处理不使之严重[2],而护理工作恰好把这些工作细化并发扬广大.

1运用整体观念施护达到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经络为联系的有机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人的生理随天时、地势的不同而变化,人的疾病与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密切联系.中医护理正是根据这一观点,从患者的生理、心理、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出发,综合评估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调养身心、情志,锻炼机体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1.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增加抗邪能力

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体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加强精神调摄、身体锻炼、饮食起居、劳逸、药物预防等身心方面的护理.

1.1.1调摄精神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怒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加强身体锻炼指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能预防疾病的发生.这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保健知识才能胜任.

1.1.3进行饮食起居指导《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想要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实现延年益寿,就要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合理安排饮食起居、适当劳逸等.

1.1.4进行科学的药食预防中医认为“食药同源”,其温热寒凉之性,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为五脏所属,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响.中医饮食护理强调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护.如:虚寒体质和有寒性病症的人(畏寒、腹痛、腹泻,易感冒),应多进食一些羊肉、鲫鱼、桂圆等温补类食物.而对于热性患者(发热、急性化脓性疾病),则宜选用清淡之品.

1.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

要做到讲究卫生,防止水源、食物和环境的污染;同时指导患者对“虚邪贼风”,应“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可以教授其用贯众、板蓝根、大青叶之类预防流感等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辨证施护,既病防变

所谓“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侯定性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当疾病已经发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异病同护或同病异护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如:同一肾病,若见发热、畏寒、浮肿、小便不利,诊为“风水证”,当选用宣肺发汗利尿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若肿已消退,仅有腰酸、面白、肢冷、畏寒等主证时,证属肾阳虚衰,当以温补肾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2.1疾病尚未明确诊断

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通过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及其有关情况综合分析,为医生早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疾病的发展.

2.2捕捉并发症的先兆,防止疾病传变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病情突变或并发症发生.如高热患者出现热极动风或邪热内陷心包的抽风或昏迷等.若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挽回逆势,使患者转危为安.

2.3掌握疾病的转变规律和途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医学源流论》中说:“等是故传经之邪,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等”《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对传经的病变,要掌握其规律和途径,在治疗和护理上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受邪之地被病邪侵害.

护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发展.中医治病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治未病具有临床预防学意义和临床康复学意义[3].医护一体就是古代护理的特点之一,它包括改善患者的休养环境和心态,加强营养调理,注重动、静结合的体质锻炼等,这些都是中医辨证施护的精华.中医早有“导引”与“吐纳”的锻炼方法.所谓“导引”,是指“摇筋骨,动肢节”.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和全身肢体的适量运动,以疏利关节、调和气血,提高抗病能力.例如名医华佗创制的“五禽戏”以及后来的太极拳就是在导引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吐纳”是一种内养功,通过静心思念、集中精神与特殊的呼吸方式相配合,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医家护理锻炼与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所做出的实践.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医护理应发挥其特色优势,结合现代科技,才能在治未病中发挥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善兰.浅析祖国医学的整体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4(9):142.

[2]何任.治未病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3):286.

[3]洪雷,洗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2(13):94.

(收稿日期:200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