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

点赞:17960 浏览:814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女大学生;发展;德育模式

摘 要:本文主要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涵义及其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将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理论作为新型德育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建构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4-2563(2008)01-0028-07

EstablishingDevelopmentalMoralEducationamongWomenUniversityStudents

SHITong

(DepartmentofSocialWorkattheChinaWomen'sUniversity,Beijing100101,China)

Keywords:womenuniversitystudents,development,modelofmoraleducation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meaningandtheoreticalstructureofaswellasactionresearchonmodelsofdevelopmentalmoraleducationamongwomenuniversitystudents.Itsuggestsbasinganewmodelofmoraleducationongenderandwomen'sdevelopmenttheoriessoastoconstructtheoryandpracticeofdevelopmentalmoraleducationforwomenuniversitystudents.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术界关于高校女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很少,尤其是没有从德育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女大学生独特的德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主题的重要性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德育教育模式是无性别差异的德育教育模式,因此要赋予德育教育模式以社会性别意识,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所探讨的不仅仅是女性化的德育教育,而是性别化的德育教育.

第二,性别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分性别的德育教育模式,因为在“发展”的语境下,女大学生的发展是落后于男大学生的,要获得的共同发展,使男女大学生均具有社会性别意识,这种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与其他德育教育模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强调社会性别意识,而这正是其他德育教育模式及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所缺失的,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缺失.

第四,通过对高校德育教育实践的研究,从高校德育教育经验和问题出发,形成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本研究也提出在德育模式建构的过程中注重行动研究.

二、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涵义

中国高校现行德育模式脱胎于建国初期,在全面推行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演变发展了四十余年.[1]目前中国高校形成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大板块的“大德育”格局,[2]在此格局下,形成了许多创新德育模式,如导师制德育模式、[3]系统工程法运用的德育模式、[4]德育主体教育模式、[5]发展性德育教育模式[6]等.

中国高校也正在面临转型,即传统制约性德育向现怎么发表展性德育的转型.[7]所谓发展性德育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现代德性主体促使主体德性的发展为目的,即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发展性德育认为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它不再单纯从外部施加说教和约束,而是以学生为本,把道德作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切实施行道德教育的化,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着力培养是非善恶辨别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实践能力.高校发展性德育的内涵是以培养学生的德性创造力为目的,学生是德性成长的主体,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情感.[6]

由于中国德育教育模式是无性别差异的德育教育模式,所以在德育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方面,男女完全相同.而且,很久以来,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强调女性的发展落后于男性,并以男性发展的标准衡量女性的发展.即使在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例外.发展性德育模式应该以女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她们的经验为研究对象,倾听她们的声音,关注她们的利益,强调她们的需求;承认性别差异,揭示男女大学生在发展上的性别差异所导致的性别不平等.

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建构应该是多模式的融合.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应该促进其他德育模式的完善,其他德育模式则可以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为借鉴.

1.德育模式及研究

德育模式是某种理论或观点、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等构成的德育实施范式,是德育思想与德育实践的相似度检测和桥梁.[8]有国外学者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9]国内关于德育模式的内涵界定有很多角度,[10]本研究提出的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经过丰富而充分的德育实践,实现德育目标而形成的德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教育行动的程序、方法及其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在介绍西方道德教育的著作中,开始对德育模式进行专门性研究.在这一阶段,国内理论界虽然对德育模式的认识基本沿用西方学术界的观点,即用纯粹理论构建的视野看待德育模式研究,但是德育模式及其研究真正成为一种新的、享有独立地位的理论对象.德育模式研究的诸种变化,还表现在通过与实践的结合而获得了新的知识形态,德育模式研究向教育实践行动的靠近,已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而是教育自身理论方式的深刻转变,理论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包容性.[11]德育模式研究的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行之有效的模式往往来源于实践并须回归实践.可以说,德育模式研究已成为理论与实践联结的有力相似度检测.[10]

在“大德育”视野下,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广义的思想教育指对人的各方面思想、观点产生影响的教育;狭义的思想教育指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等.道德教育指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障碍、人际关系、人格评定、学习生活、恋爱婚姻、职业选择等.[2]

2.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界定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一般的德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把妇女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德育教育的基础理论,经过德育实践,形成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教育的理论框架以及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行动的程序、方法及其研究.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改变了传统德育模式的取向,使德育模式具有了两个转变,一是由无社会性别取向到有社会性别意识取向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研究的“无性化”或“中性化”取向,赋予德育教育模式研究以社会性别视角;二是由问题性取向到发展性取向的转变,完善了德育教育模式研究.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使分层德育教育成为德育教育领域的一种意识,如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凸显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独特性.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使妇女发展主题向女大学生德育教育领域拓展,实现女大学生赋权与能力建设,提升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的水平.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按照女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充分调动德育主体的积极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女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

三、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德育模式建构应该是多学科的整合.注重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也是德育模式研究的趋势之一.德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联系日益紧密.德育模式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是关键.[12]

教育学与女性发展(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体现在教育学与女性发展(学)在“以人为本”上的契合,已有学者分别论述了教育学的改造和女性发展学的建构与“以人为本”的关联,[13][14]但还没有学者研究上述的这种契合,而在德育教育模式与女大学生发展所共同展现的空间内,使这种契合研究具有了切入点.

本研究认为,在女大学生德育模式建构中,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理论应该成为其基础理论.把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德育教育模式不失为对教育、教育学和德育教育模式基础理论的一种创新.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理论强调全方位地赋予女性以发展的权利以及赋予男女平等的发展权,这正是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教育的主旨所在.

在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理论构建中,要考虑以下问题:

1.目标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目标是赋予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权,培养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满足女大学生发展的基本内在需求.女大学生发展权,包括就业和职业发展权、个性发展权、心理健康发展权、自我教育权、自我潜能开发权、自我价值实现权等优先发展权和可持续发展权.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内在需求的优先满足权,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情感需求,择偶需求,性需求,能力建设需求等.

尽管在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被关注和确立,[15]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也高于社会上的一般女性,而且女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与男大学生无差异,甚至在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敏感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等方面有优势,但成长和发展权依然相对落后于男大学生.原因一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二是家庭和社会的低期望;三是社会制度和学校制度保障的缺失;四是在社会转型期,压力加大,竞争挑战严峻;五是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权被整个社会环境所忽视,缺乏女大学生优先发展意识和行动.

2.原则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德育模式.在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有多重价值,如关于女性和性别的价值观,包括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男女平等精神和社会性别意识.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和男女平等精神是以往对女大学生影响很大的价值观,而目前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很薄弱,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具有增强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功能特点.女大学生需要学习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已经被规范化、体制化了的性别差异,尤其是性别角色模式,重新审视以这种性别角色模式为基础的、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树立起全新的性别理念,更新自己的价值观.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一种体现女性发展特征的女性化教育,包括传播“四自”精神、提高女性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女性性别优势教育、女性潜能开发教育等.本研究认为,女性化教育对象不一定就是女大学生,对男大学生也有必要进行相关教育,使他们了解女性发展特征,共同发展应该成为男女大学生自觉意识,在此意义上,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就是性别化的或双性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必须确立“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是能力发展的前提,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力量,它包括人作为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专业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为社会而创造财富的综合能力.能力本位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要以能力价值观为主导来统率其他价值观,当权位、人情、关系、金钱、资历、年龄、门第同能力发生冲突时,应以能力作为裁决的准绳,让位于能力,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人生的一切追求首要应围绕如何充分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应把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提升到他应有的位置上.[16]女大学生应该以“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观为价值取向之一.

3.特点

(1)综合性.以往的德育模式多关注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应该是一个综合模式,包括基本检测设、基本框架、目标、意义、内容、原则、特征、基点与核心、重点、操作办法(具体方式)、基本策略、评估指标.

(2)整体性.强调女大体发展,尤其是关注女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它特指高校女大学生中由于社会、教育、家庭、生理等原因而导致其在成才、心理、就业等方面相对于男大学生处于不利或比较劣势境况的女大学生群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的.[17]尤其对于贫困女大学生群体,要关注她们的心理与行为,特别是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建立对她们的帮扶体系及解决家庭脱贫问题,为她们的发展创造环境.

(3)全面性.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素育人的大德育环境.[18]女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是指被教育者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关注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处于被重视、受激励的良好教育氛围中.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德育学习和践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9]

(4)主体性.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在于女大学生的自我赋权,女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要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在需求,参与学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德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而且女大学生在自我赋权时,通过德育教育互动赋权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学生),因为自我赋权与赋权他人是一体的两面,真正的“自我赋权”则不能不同时为“赋权他人”,“主体性”的彰显唯有在“相互主体性”的条件中才能真正实现.[20]

(5)实效性.增强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例如女大学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就业导向的能力建设就成为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之一,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女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只有具有了实效性,才能实现可持续性.

四、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可以称为“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行动研究”,其遵循这样的研究逻辑:对高校德育模式大量实证资料和实践进行分析,形成行动研究方案,再应用于实践不断完善.本行动研究目前正处于制定行动研究方案阶段,以后会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而且女大学生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刚刚起步,这也必然会经历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1.行动研究的意义

“行动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影响很大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柯利尔(J.Colier)提出“行动研究”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对行动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中建构理论;20世纪50年代,在寇利(S.Corry)等人的倡导下,行动研究的思想被介绍到教育领域;20世纪60年代,由于实证主义的兴盛,行动研究因其研究的科学性被质疑而一度沉寂,20世纪70年代,经艾略特(J.Elliot)等人的努力,行动研究在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研究领域复兴,同时台湾的学者对行动研究作了许多介绍与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对行动研究开始进行介绍和尝试,并把行动研究应用于德育模式研究中.

按照艾略特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景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具体情景中的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21]

在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建构中进行行动研究的缘由:第一,虽然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行动研究已成为中国德育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11]但是在高校德育模式中,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等行动研究是缺失的.第二,行动研究与女性主义联系密切,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学者天生就是和行动研究、应用性研究联系在一起的.[22]第三,教师(无论是否从事德育工作)是一个德育教育行动者,行动研究是一种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促进专业自主发展和主宰自己生活世界的生活方式.[23]

本行动研究的意义在于行动研究可以颠覆性地改变女大学生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行动研究尝试解决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冲突,针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及问题做出反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中,逐步发展德育教育实践理论,在此过程中创造出新型德育知识.采用行动研究能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与女大学生一起在实践的过程同摸索及建构德育教育模式,对女大学生进行能力建设.在行动研究中,女大学生不再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而是研究主体,是德育教育研究的参与者.通过“研究”和“行动”的互动,女大学生将研究的发现直接运用于德育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学校德育教育现实的能力.研究的目的是唤醒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增强其能力,使她们觉得更有力量,同时促使学校德育教育研究者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女大学生确认所要研究的德育教育问题,对分析和解决德育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2.行动研究过程

艾略特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强调互动和参与的过程.勒温也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分为4个阶段:制定行动目标、实践行动、检视实际情况和实施效果、问题的分析及评估,认为这是一个循环系统.克密斯(S.Kemmis)采纳勒温的思想,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等4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22]


根据行动研究的过程分为计划、行动、考察、反思4个阶段,本行动研究的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深层理解女大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心声及需要,描述现有女大学生德育教育形式、特色与限制,尝试与女大学生和德育教育者共同提炼及归纳出一些可行的实践模式.访谈和焦点小组作为行动研究的初步介入方法.

第二阶段:通过在具体情景中的行动建构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实践模式.参与式小组及工作坊作为此阶段行动研究的介入方法.在共同参与中,行动参与者(女大学生)、行动研究者(德育工作者)、行动研究的研究者(课题研究者),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共同学习的群体.

第三阶段:尝试将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问题,考察模式的可行性,并经行动参与者、行动研究者、行动研究的研究者三方共同讨论,选择大家共同认为是最重要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介入重点,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第四阶段:不断地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做出反思及修改,可以进行3方面的反思,即模式反思、对行动研究的反思和对三方合作关系的反思.当发现问题需要改变策略时,就通过参与式讨论做出修改,然后再运用于实践,再反思和修改.

本行动研究过程采用行动研究中的多种类型:第一是采用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方法,改进德育教育实践,并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可运用的资料有参与者个人资料,如现场记录、访谈录音和实物(包括德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告、研究论文、资料、日记、照片)等;第二采用合作模式,专家(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与实际德育工作者一起合作,共同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是由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一起协商提出,双方共同制定研究的总体计划和具体方案,共同商定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2]

在本行动研究过程中,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专家由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转变为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德育工作者由原来的“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女大学生由以前的“被教育者”成为“行动参与者”.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赋权于女大学生的主题非常鲜明.

3.行动研究的具体策略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中行动研究的另一主题是能力建设.

前述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必须确立“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观.能力本位和能力建设有何关系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及其能力建设的实质,就是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就是强调人要依靠其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来推动社会发展,来实现其价值.“能力建设”是“能力本位论”在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具体化与现实化.[16]应该建立以能力正确发挥为社会价值导向和制度选择目标的能力社会及其运行机制.[24]

女大学生能力建设包括树立正确观念的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和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能力、角色和行为能力、对性别导向的分析能力等.如果从女大学生对职业自我认知的角度看,对职业倾向起主要作用的职业自我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性格、气质、职业价值观等,[25]可见,职业能力也是提升女大学生职业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

以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为例:在现实中,就业难和就业歧视问题,也是全社会、学术界、女大学生自身最为关注的问题.据厦门大学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26]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4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显示,就业的男女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落实率上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总体的落实率为65.6%,女性为56.0%,相差9.6个百分点.这种差异在不同学历上、不同学校、不同地区表现也不同.在各个学历层次上,硕士毕业生男女落实率相当,而在专科、本科及博士毕业生中,男性的落实率都高于女性至少4.7%,男性博士毕业生的优势尤为明显,比女博士毕业生的落实率高出13.7个百分点.(2)单位性质上的差异.男性进入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比例略高于女性,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与女性相比则有明显的差异,比女性毕业生高出14.7%,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略低(比女性低1.9%),而进入学校的比例远远低于女性,差距高达17.9个百分点.[27]有研究提出,主流话语虽然关注女大学生的被歧视状况,但女大学生自己却很少发出声音.性别歧视在女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是一种弥散的、无所不在的状态,而女大学生常常不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性别歧视、重建自我,而多以沉默接受歧视,其重建的自我是“第二性”的.社会几乎没有积极的力量帮助女大学生们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信,为了能够鼓励自我,她们只能无奈地接受歧视的现实.[28]

许多文献和实证资料也表明,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探讨多是从问题角度(如社会问题和个体心理及应对态度问题),而不是从建设性和发展性的角度;高校提供的就业怎么写作是从完成工作,提高就业率角度(就业率关系到高校的招生),而忽视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是解决就业难和就业歧视问题的新途径.

职业能力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内化以及外显.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架构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它既涵盖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等的一般能力,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更包括诸如按照能力的倾向性,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智力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考力、认知力、自我控调力等.特殊能力是各种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特定的能力,如绘画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判断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等的专业能力,还包括科学的创业态度、革新能力、创造机会能力等在内的创业能力等.可将与个体职业相关的能力统称为职业能力.对职业能力和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的认知对于指导个体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25][29]

本行动研究提出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行动策略,包括三个层面:

(1)个人层面.女大学生具有职业能力自我教育的潜能.自我教育是指在提升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自觉参与自己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女大学生用所具有的社会性别意识,有助于认识传统的职业分工和角色定型带来的男女职业能力的差异,并减弱其影响,提高自己职业成就动机和对职业能力的自信心;结合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案;学习寻找可能的资源,支持自己职业能力的提升.

(2)小组层面.上述个人层面自我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形式,而自我教育方法中还有群体自我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属于群体自我教育.“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同辈的影响力,彼此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观点,相互学习先进的行为技能,以唤起共鸣,促进教育内化,达到润物无声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让同伴来告诉同伴”.[30]成立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组织就是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如女大学生可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小组,小组具有相互支持功能,成员互通信息,一起探讨针对就业歧视积极的应对态度和策略,共同参与实践和面对其中的困难,实现职业能力互补.

(3)学校层面.把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建设与学校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如开设相关女性学课程,作为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基础训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以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小组为具体介入方式,制定详细小组计划书,对介入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总结介入的经验;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式”的职业能力提升的咨询怎么写作;创建学校社区经济实体,可以和学校实习基地相结合,也可以建立合作社,女大学生每周可参加2-3学时的工作锻炼,增加劳动体验、就业体验和挫折体验,计算学分,记入个人德育总成绩;针对不同年级女大学生的特点,研究职业能力建设不同训练计划.

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效果要进行评估,可以采取多种评估方法,如行动前测和后测方法、成长小组介入的社会工作专业评估方法、行动中女大学生成长档案的运用,动态地评估学生的成长轨迹.

[参考文献]

[1]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

[2]胡斌武,陈晓丽.“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3]周俊芳.探析高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德育导师制[J].教育与职业,2007,(17).

[4]沈革武.探析现代系统工程方法与高校德育实践模式的有机结合[J].科技创业月刊,2007,(4).

[5]韩美兰,吴俊清.高校德育主体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6]王国华.高校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Z].2007.

[7]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程建平.德育模式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5).

[9]理查德哈什著,傅维利等译.德育教育模式[M].转引自杜爱森.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理论探索,1996,(2).

[10]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

[11]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12]丁东宇.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2).

[13]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14]邓灿辉.“以人为本”与女性发展学的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15]张李玺.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中[J].妇女研究论丛,2006,(3).

[16]韩庆祥.论能力本位价值观与建立一个能力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17]贺金莲.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

[18]邹耿良.从大学生群体的变化谈高校德育新思路[J].龙岩师专学报,2002,(2).

[19]毛成.共情方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0,6月增刊.

[20]冯朝霖.自我赋权、公民社会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21]阮曾媛琪、宋陈宝莲.从行动研究发展实践理论:“北京妇女及家庭社区支持网络”项目的反思与启示[Z].第二届香港华人社会―社会排挤与边缘性问题:公民身份的再思与打造研讨会论文,2003.

[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3]欧群慧.对一位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追索[A].载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韩庆祥.“能力建设”:一项迎接时代挑战的宏伟工程[J].教学与研究,2002,(3).

[25]李晓明,陈慧娜.“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26]贾艳琴,陶莉.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27]李亚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28]佟新,梁萌.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12月增刊.

[29]欧阳瑜玉.谈高校图书馆与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6,(3).

[30]沈威,王炎栋.构建大学德育的同伴教育模式――以杭州师范学院开展同伴教育的个案为例[J].中国德育,2006,(6).

责任编辑: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