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感的认知状况看西方心理学的基础性错误

点赞:7244 浏览:237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于情感而言,“知”与“意”――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是原因,是推动力,“情”则只是“知”与“意”的结果而已,而就“情”只是“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命令肉体做出的物理准备而言,则说明“情”只是“意”和“知”的奴仆而已,那么,它怎么可以与“知”、“意”并列而构成什么“情、知、意三位一体”呢“情”、“知”、“意”被错误地并列在一起而创建什么心理学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古往今来的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们并不了解什么是“情”、什么是“意”、什么是“知”.而这些“不了解”统统说明的一点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人本身.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在人文学科领域里唯西方人的马首是瞻呢!

关 键 词:情感自由意志,生存意志,悟性,智慧,天性,灵感,知解力

中图分类号:B82-06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8-0005-07

众所周知,西方心理学是以“知、情、意三位一体”为基础的.但实际上,情是不能构成人类内心世界的独立的一部分的,从而无法与“意”和“知”相并列.因为,“情”只不过是由一定的心理原因――“意”或“知”而引起的某种总体的生理状态.如本人曾发表文章认为:“感情是人对其生命非常态的自我感知”或“感情是人类感知到的自身特殊的生命状态”,在那篇文章中我曾说过:

生命作为生命体这一自组织系统的真正组织者、驾驭者和主宰者,纯粹的自为者,最有利于其存在的有机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生命体始终处于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和新陈代谢的平衡及其他物理、化学运动的相应稳定――自稳态中心之中,最不利于其存在的有机物质的运动状态是自稳态被打破、物理和化学运动的紊乱、结构散逸、系统瓦解.当结构散逸、系统瓦解、自稳态破坏时,有机系统死亡、生命消失,也就无情可言,而当生命所依赖、组织、构建、规定、维持的有机物质的运动处于自稳态中心时,正如履适忘足、带适忘腰、心适忘意,人除了感到轻松、自如、舒畅之外,也就感觉不到别的什么感情.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只能徘徊在自稳态中心和自稳态边缘之间.当人的生命所规定的有机物质的运动状态由于一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如饥饿、疲劳、创伤、气温、气压等的影响而由自稳态中心偏向自稳态边缘时,人的生命就会一方面按照自为性法则命令自调节系统、自修复机制努力维持机体的整体秩序、稳定和平衡,另一方面就会通过其设置的自检测装置――神经系统让人的大脑感觉、意识到这种有机物质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感觉为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沉重、消极、焦灼、不安、痛苦、忧虑、伤感等情感体验,当人的生命所规定的有机物质的运动状态由自稳态边缘向自稳态中心迈进、恢复时,人就会逐渐感觉到欢乐、愉快、自信、舒畅、轻松自如、自由自在,直到“忘情”――“至乐无乐”.[1]

从某些西方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也说明情感是指某种总体的生理状态.如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言,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说过:“关于等情绪,我们习以为常的思想方法是,心理上感知某些事实时,便引起心理上的感情波动,这就称为情绪,情绪引起了躯体的表现.与此相反,我的学说则是对事实的感知直接引起躯体变化,我们对这些变化产生的感觉就是情绪.”而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则“做了一系列长期实验,证明主要的情绪涉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由于兴奋的弥漫传导,引起一整套广泛的平滑肌和腺体的特定应答(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肠蠕动受抑制、多汗等).”[2]交感神经系统可能是从一个人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感知到对这一对象产生总体的生理反应之间的媒介物和转换器,一定意义非凡,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这一切统统表明:如果没有生理反应、生理变化,“情感”或“情绪”便无从谈起.西方的实验心理学在真正研究人的心理方面由于总是避免不了从结果试图推知原因的弊端,但在研究人的情感或情绪方面,则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西方实验心理学反复证实:在人们遭遇爱恨悲欢的情感体验时,情感、情绪作为人对刺激的反应有着复杂的生理表现.如:

1.皮肤的电阻发生变化,通过放在手掌中的电极可测定出来,

2.血压增高,不同器官中的血量发生改变,

3.心跳加速,在特殊情况下,有些人还能感受到心区的剧痛,

4.呼吸加速,

5.眼睛的瞳孔扩大,更多的光射到视网膜上,

6.唾液分泌减少,人会感到口干舌燥,

7.发生pilomotor反应,这种反应人们称作鹅丘疹,

8.胃肠消化道的蠕动减慢或停止,

9.肌肉抽搐和发抖,

10.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进入了血液,使血糖增高,使得血的凝结加快,血压增高.

无疑,所谓“情感”或“感情”,就是指人们对于以上这些生理反应或特殊的“生命状态”的心理感受,这里“情”就是指特殊的生命状态,而“感”就是指人对于自己特殊的生命状态的心理感受.实际上,对于“情”这个词,中国在其他方面也是作为“状态”、“状况”使用的,如:“情况”和“状况”、“情态”和“状态”两组词是同义词,“情”和“状”在这里都是指一种作为表现形态的东西,所谓“旱情”、“灾情”,就是指有关干旱或灾难的状态.等等.

但是,“意”与“知”却不是这种表现形态的东西.关于“意”与“知”不是表现形态的东西及“情”不跟“意”与“知”相并列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剖析“意”与“知”的特性而看得更加分明.比如:

第一,“意”与“知”分别代表的是人类的三大天性:“意”指相互对立的两种意志――爱与欲、自由意志与生存意志,“知”则代表人类与生俱来地所拥有的知解力――悟性、智慧.关于“意”,本人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的一篇题为《何谓“精神主义”》的文章中说过:

对情感的认知状况看西方心理学的基础性错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人的精神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与其他任何一种生命物体一样,人的精神也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存在――精神与物质有机结合状态的执著的坚持性,对这样一种精神被称作“生存意志”或“生命精神”,另外一种则表现为人总是向往和追求与他人、乃至与整个世界进入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这样一种意志,当这样的向往和追求得到实现时,人就感觉到自由和美,而一旦遭到毁坏,人就感受到孤独、悲伤和痛苦.正是因为这种向往和追求,人类才有了爱和被爱的要求,才有了所谓超功利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才有了对自然的爱、对祖国的爱、对人类的爱等等.对这后一种精神,被称作“自由意志”或“自由精神”.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意志”或“自由精神”,人类才有了肯付出自我牺牲代价的行为和冲动,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才有了高尚和卑鄙、善良和邪恶的区分.而人们的行为之所以表现出高尚和卑鄙、善良和邪恶这种截然对立的性质上的不同,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同时遭受着生存意志和自由意志的驱遣,其中生存意志总是对人们提出利己性的要求,而自由意志则总是向人们提出利他性的要求――提出有利于自己所爱的人和物的要求,所以才使人们总是生活在难以取舍的矛盾之中,所以人们习惯上才说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既是神灵也是野兽.

从连婴儿都有着爱与被爱的需求的情况来看,人类最起码从婴儿开始就有自由意志.由此可以说自由意志是人类与生俱来地所具有的不愿与他人为敌、不愿与世界为敌,而乐意郑重一朵云彩的游走、维护一块卵石的完整、尊重一只蚱蜢的独立而渴望与世界和睦相处的特性,对于这样一种特性我们称作“神圣人性”.由于这样一种特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所以只能认为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同时,人类不断膨胀的表明,人类也是与生俱来地拥有生存意志的,而仅仅是人类生存意志的表现形式,与生存意志一样,是为了维护人类肉体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的.这样一种特性或驱力,由于一切生物都具备而人类在这一特性上接近于动物,所以我们把它当作人的“动物性”特性.根据这种“动物性”的普遍性和它在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性质,它也无疑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固然,人类的精神本体还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表现为知解力、领悟力或智慧、悟性的东西.正是悟性这样一种特性或能力的存在,才使得人类的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有了各自明确的目标和能够预期的、良好的结果,否则仅凭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的驱动行事,人类只能像没有头的苍蝇那样乱碰乱撞,一事无成.那么,悟性能算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吗从两点上看,这是确定无疑的.其一,唯有我们确认悟性是人类的一种天性,那么,我们才能理解“音乐为什么会对胎儿的成长发生作用”的问题,其二,如果人类在没有意识和经验的情况下便不能认识什么,那么,人类便永远也认识不了什么.因为,意识和经验不仅是后天形成的,而且还是以认识一定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为前提的――否则无法形成经验和意识.而事实却恰恰是: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地形成了关于后天世界的意识和经验.这说明人类在形成具体的经验和意识以前,就已经开始认识世界.那么,人类是凭借什么样的条件而在形成具体的经验和意识以前就开始认识世界的呢只能说是人类凭借其精神本体的特性之一――悟性或领悟力,其三,实际上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感觉、思维、记忆、表象、联想、想象都没有认识能力,它们所有的作用都是秉承自由意志或生存意志的意旨,通过各自的活动为悟性提供材料,以使悟性能够为生存意志或自由意志做出合理的判断.如感觉、记忆、表象活动只是为悟性准备材料,思维只是在意蕴上编排和分类材料,联想则是在形式上编排和分类材料,而想象则是通过对材料不断变换形式的编排和分类来启发悟性,使悟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实际上如果没有悟性的参与,连“1+1等于2”的结论都是无法得出的.这也就是几乎每个人都看到过苹果落地,却只有牛顿将这种现象与万有引力联系起来的原因之所在――只有牛顿的悟性参与了苹果落地的事件,其他人的悟性则没有参与.而既然悟性既是人类认识发生的开端,又始终是人类认识发生的终极性、根本性的原因,那么,只能说它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那么,情感能作为人类的天性之一吗显然不行.譬如,生存意志和自由意志都有确切的内容:生存意志要求人类通过不断占有物质资料来努力维护自己生命的持续存在,自由意志要求人类与对象世界建立起并努力维持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而悟性则总是在努力掌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对象事物各部分之间、对象事物之间、对象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各种联系及其性质,那么,“情感”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情感恰恰是自由意志或生存意志通过悟性以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形式命令人体在生理上做出的试图与一定的对象拥抱或搏斗或者选择逃跑的准备,从而不仅情感不具备独立的内容,而且还是在生存意志或自由意志通过悟性而做出的决定下发生的,是一种派生的、继发性的东西,不具有本原的意义,从而无法成为人类的一种天性.

第二,情感总是作为“意”或“知”的一种结果而出现的.可以这样说,情感是“意”为实现自己的某种目标而在生理上、行为上所做的准备,甚至由于“意”之所至,便有“情”的表现,甚至因为其间的因果关系非常直接和极其紧密,从而在人们的感受上情感便是“意”的表现.譬如,作为维护人类种族延续方面重要的生存意志的表现形式,作为驱迫人们进行求偶行为的力量,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作了大量的描写.其中,我国现代作家老舍在《骆驼祥子》就写道:

奇怪的是,他越想躲避她,同时也越想遇到她.天越黑,这个想头越来越厉害.一种明知不妥,而很愿试试的大胆与迷惑紧紧的捉住他的心,小的时候去用竿子捅马蜂窝就是这样,害怕,可是心中跳着要去试试,像有什么邪气催着自己似的.渺茫的他觉到一种比自己还更有力气的劲头儿,把他要揉成一个圆球,抛到一团烈火里去,他没法阻止住自己的前进.[3]

这里所说的“劲头儿”就是“欲”,就是作为人类与生俱来地所拥有的生存意志之一――延续种族生命的意志,而这种“欲”对于祥子“揉”的过程或祥子被欲所“揉”的状态,就是“情”,这样的“情”就是祥子对于虎妞的欲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欲、这样的情的强力驱迫之下,祥子只能去接近虎妞,与虎妞发生性关系,使她怀孕,――如果虎妞不因为难产而死,就会使虎妞生出无数个小祥子来的.在这里,“劲头儿”――“欲”是内容,被“揉”的状态――这种“情”则是形式,“劲头儿”――“欲”是原因,而被“揉”的状态――“情”则是结果.这样一种驱迫人的力量不仅在男人身上存在,也在女人身上同样存在,如奥地利现代作家茨威格在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写道:

你那漫不经心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向我身上一扫而过,它刚和我专注的目光一接触,立刻又变成了那种专门对付女人的目光等又成了那种充满柔情蜜意的目光,既脉脉含情,同时又荡人心魄,又成了那种把对方紧紧拥抱起来的勾魂摄魄的目光,这种目光从前第一次把我唤醒,使我一下子从孩子变成了女人,变成了恋人.[4]

这段描写里,那位男子的“充满柔情蜜意的目光”和“脉脉含情”的神态,就是那位男子的“意”――爱或喜欢的表现,这一表现形态就是“情”,就是他对主人公有“意”的证明――是特定的结果的存在对特定的原因的存在的证明.在这段描写里省去了主人公对自己“情”的描写,但从“这种目光从前第一次把我唤醒,使我一下子从孩子变成了女人,变成了恋人”的说法里我们不难猜想到她“动情”了,而这里的“情”就是她的生理反应,这里所谓的“醒”也正是她生理上初次发生的特殊的情绪波澜――“醒”的不是意识,而是肉体,是标志着一个女子从女孩变成一个妇女的特定的生理变化.这里的“生理反应”、“生理变化”、“情绪波澜”,说白了,就是指主人公面对那位男子时引起了她生殖系统的特殊反应,产生了与那位男子在肉体上合二为一的渴望.这样的“反应”,这样的“渴望”,就是女主人公省去不写的“情”.如果在产生这种“情”的原因里夹杂了人们之间对于对方神圣人性方面的品质的敬仰或赞许或感动,我们就说他们之间发生了爱情,而如果没有神圣人性方面的内容,我们就称作单纯的或肉体方面的彼此吸引――犹如一只雄鸟的歌声引起了一只雌鸟的极大兴趣.

种族生命的保存与个体生命的保存是互为前提的:如果没有种族生命的存在,个体无由产生,如果没有个体生命的存在,种族生命的存在便没有依托.而生命现象最强烈、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则是每个个体生命物“千方百计生存下去”这样一种执著而顽强的精神.生命存在如果受到赞许和支持,个体生命物就会感到喜悦和高兴,而生命存在如果受到威胁和否定,个体生命物就会表现出震怒或恐惧,这方面人与其他生命物没有什么区别.表现生命存在因为受到威胁而使人恐惧的现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应有尽有的表现.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


拉爱斯梅哈尔达依旧立着.那张使得许多不幸者受过苦的皮床,叫她害怕.恐怖使她每根骨头都发抖.她站在那儿,吓呆了.夏赫莫吕作了一个手势,两个助手便把她牵过去坐在床上.他们没有伤害她,但是当他们一碰到她,当那皮床一碰到她,她就觉得周身血液全向心底流去了.她用恐怖的目光环顾室内.她仿佛看见那些难看的刑具从各方面向她爬过来,爬在她身上,咬她,钳她,刺她,她觉得这些东西在各种东西里面,就像昆虫和禽鸟的蝙蝠、蜈蚣和蜘蛛.[5]

“她每根骨头都发抖”、“觉得周身血液全向心底流去了”,这就是拉爱斯梅哈尔达表现出来的情感.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是,她的生命正在遭遇和面对着威胁.当然,拉爱斯梅哈尔达表现出来的恐惧,并非直接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于肉体痛苦的恐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肉体痛苦的恐惧往往大于对于肉体死亡的恐惧,但这两种恐惧,在根本上是无法区分的.因为,肉体的被持续损害和毁坏,最终所导致的就是生命的结束,因此,肉体的苦楚,正是肉体对于生命发出的警报,甚至是生命将逐渐走向死亡的开端,肉体痛苦的全部的、根本的原因就是生存意志不愿让生命走向死亡,它要通过难以忍受的痛苦使生命物做出最大的努力,逃避或抗拒死亡事件的发生.

如前所说,人类同时还拥有“自由意志”,即人类是与生俱来地“总是向往和追求与他人、乃至与整个世界进入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当这种向往和追求得到实现时,人就感觉到自由和美,而一旦遭到毁坏,人就感受到孤独、悲伤和痛苦”.对于“这种向往和追求得到实现时,人就感觉到自由和美”的现象,在泰戈尔的《孟加拉风光》中做了这样的描述:

我感到,仿佛那模糊遥远的、我和大地上一切合一的时期的记忆,又回到我的心上来了,在我上面长着青草的时候,在我上面照着的时候,在柔和的阳光接触之下,青春的温热气息会从我的宽大、柔软、青绿身躯的每一个气孔里升了上来,一个新鲜的生命、一种温柔的喜乐,将半自觉地隐藏起来,而又从我所有的广漠中无言地倾吐了出来,当它静默地和它的各个国家和山和海在光明的蓝天下伸展着的时候.

我的感觉就像是我们古老的大地,在被太阳吻着的日常生活中的狂欢感觉,我自己的意识仿佛涌流过每一片草叶、每一条着的草根,穿过树干和树液一同上升,在喜悦的颤抖中,和在田中摇动的玉米和沙沙作响的棕叶一同展放着.

我感到我不得不表示出我和大地的血缘联系,和我对她的亲属之爱,但是我恐怕人家不会了解我.

这里关于“在我上面长着青草的时候,在我上面照着的时候,在柔和的阳光接触之下,青春的温热气息会从我的宽大、柔软、青绿身躯的每一个气孔里升了上来,一个新鲜的生命、一种温柔的喜乐,将半自觉地隐藏起来,而又从我所有的广漠中无言地倾吐了出来,当它静默地和它的各个国家和山和海在光明的蓝天下伸展着的时候”的描写,所表现的正是泰戈尔与天地万物在精神上进入一体性的状态以后,与天地万物浑融难辨、不分彼此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他所感到的正是“狂欢”、“喜悦”,而这样的“狂欢”和“喜悦”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美感”,如果有谁追问泰戈尔在这样的状态里感觉自由不自由他一定会说“自由”,如果有谁追问泰戈尔在这样的状态里他所看到的一切美不美他一定会说“美”.

中国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其《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散文中也记载过发生在他的生活里的他“与世界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他说当他感觉到他所面对的世界“外与天地,四望如一”时――天地万物相互之间及他与天地万物之间融为一体时,他强烈地感到“洋洋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这里“洋洋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感受,自然是感受到了的自由或逍遥,而当人感到自由或逍遥时谁又不会感到“狂欢”和“喜悦”!而“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则是对于“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状态”的具体阐释.在这样的状态里,柳宗元一定与泰戈尔一样,将看到的一切都感受为自己:看到江流时,感觉自己在流动,看到群山时,感觉自己在屹立,看到草伏树摇时,感觉自己在风中摇曳.

而正是这种“自由意志”的存在,使得人们当发现自己与他人、与世界隔膜深深、格格不入时,就会感觉到寂寞、孤独和焦虑.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曾用浓重的笔墨表现过这样的寂寞、孤独和焦虑,其中最著名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而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在其小说《十一月初三》中也写道:

总之现在我是四海一身,落落寞寞,同枯燥的电杆一样,光泽泽的在寒风灰土里冷颤.眼泪也没有,愁叹也没有,称心的事业,知己的朋友,一点儿也没有,没有没有没有等什么也没有,所有的就是一个空洞的心!同寒灰似的一个心![6]

从以上这些简单的事例中足以能够看出:人类所有的情感都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而产生,情感总是作为肉体对意志所作的反应而发生,而表现.

虽然说人类所有的情感在根本上都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而发生,但在这两种意志与情感之间始终是以“知”为媒介的,以致使“情”始终作为“知”的直接结果而出现.这是容易理解的:如果人们认识不到或直觉、领悟不到一种事物、一起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人们是无法将之与自己的意志联系起来的,而如果发现不了一定的事物、事件与自己意志的关系,人们便不会对相应的事物、事件发生感情.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为什么会给人带来喜悦或快乐呢原因就在于人们一般都是在学习中掌握到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而新的知识和技能是人们所企盼的,人们获得所企盼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一种收获,人们必然会像农民那样为获得丰收而喜悦和高兴.又人们是为什么会企盼新的知识和技能呢原因就在于知识和技能是人们成功的方法、生活的道路、生存的法则、行动的指南、趋利避害的良方和恰当地获取财富的手段.一个人如果“不识好歹”,就会危害在即――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对于好与歹的知识和认知,就会抗拒良善而迎接邪恶,遭受危害自然是迅即之事.正因为知识和技能是人们避免危害、获取利益的不二法门和必由途径,所以人类除了食欲、以外还有求知欲,这种对于人类中那些尚未完全掌握基本的生存法则的孩童、少年时代的人们来说,往往是非常强烈的.对此,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其《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作了生动的描绘:

他老想着戏,上半星期想着过去的戏,下半星期想着下次的戏.他甚至怕上演的那天害病,这种恐惧使他常常觉得有三四种病的征象.到了那天,他吃不下饭,好像担着重大的心事,骚乱不堪,跑去对时钟看了几十次,以为天不会黑的了.临了他忍不住了,在售票房开门以前一个钟点就出发,怕没有位置,又因为他第一个到,对着空荡荡的场子不免暗暗发急.祖父和他说过,有两三次因为看客不多,演员宁可退还票价而停演.他注意来的人,数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等噢!不够啊等人数老是不够啊!”看到花楼或正厅里来了几个重要的人物,他心又轻松了些,对自己说:“这一个,他们总不敢请他回去吧为了他,总得开演吧!”――可是他还没有把握,直到乐师们进了场才放心.但他在最后一刻还在发急,不知道会不会开幕,会不会像某一晚那样临时宣布更改戏码.他山猫似的小眼睛瞅着低音提琴手的乐谱架,瞧瞧谱上的题目是不是当晚演的戏.等到看清楚了,过了两分钟又看一下,只怕刚才看错了等乐队指挥还没有进场,一定是害病了等幕后有人忙忙碌碌的乱做一堆,又是谈话声,又是急促的脚步声.可是闯了祸,出了事吗还好,声音没有了.指挥已经在他的位置上.明明一切都准备好了等还不开场!是怎么回事呢等他急坏了.――终于开演的记号响了,他的心跳了.乐队奏着序曲,然后,克利斯朵夫有几个钟点在极乐世界中载沉载浮,美中不足的就是担心这境界早晚要完的.[7]

戏剧不一定会给人们提供精确的人生知识,但它会上演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件、典型的行为,而这一切,对于一切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往往会对他们提供他们的成长必不可少的人生经验,使得他们在认清自己周边的关系和事物而能够正确举措方面有所助益、有所参考.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每个人对于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件和不曾了解的事物都曾有过与小约翰克利斯朵夫相似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既然人们对于知识有欲求,那么,求知欲的满足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同样快乐和喜悦的情感.

知识有多种,有关于一事物性质的,有关于一事物特征的,有关于这一事物与他一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就种类而言,又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为抽象知识提供内容,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提供谱系.而人类则是通过在不同种类、性质的事物之间发现关系、建立联系的方式来进行创造的,而人类无论在不同种类、性质的事物之间发现了关系,还是它们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的关系、联系也属于知识.无论艺术创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是不能缺乏灵感的帮助的,而所谓“灵感”,就是指人们突然凭借其悟性而发现了事物之间巧妙的联系或突然想到了如何在互不相同的事物建立起奇妙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联系无论是发现的还是建立的,都是对于人类求知欲的一种满足,从而都会必然地激起人们的情感.郭沫若说,在他创作《女神》等诗歌的“在1919年与1920年之交”,成为他的“诗的创作爆发期,差不多每天都陶醉在诗里面.那个时候每当诗的灵感袭来,就像发疟疾一样时冷时热,激动得手都颤抖,有时抖得连字也写不下去.”.这里所说“像发疟疾一样时冷时热,激动得手都颤抖,有时抖得连字也写不下去”的状态,就是指在灵感促发下的状态.而就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诗人通过灵感而发现了本以为互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他的求知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比如他说:

作家在生活阅历中,积累了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人和事,经验和积累了各种感情,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思想(这最最重要的一点常被初学者忽视),它们像燃料似的保存在作家的记忆里和感情里,就像石油贮存在仓库里一样,直到某一天,往往由于某一个偶然的机遇(比如听了一个报告,碰到某一个人或某人的几句闲谈,甚至于只是到了一个新地方或旧地重游,等等),忽然得到了启发(人们通常把这叫做灵感),它就像一支擦亮了的火柴投到油库里,一切需用的生活记忆都燃烧了起来,一切细节都忽然发亮,互不相关的事物,在一条红线上联系了起来,分散在各处的生活细节,向一个焦点上集中凝结,在联系和凝聚的过程中,有的上前来,有的退后去,有的又消失,有的又出现,而且互相调换位置,有的从开头跑到末尾,有的从末尾跑到中腰等一篇文学作品就这样形成了,所为虚构和想象,也不过是就是这么一回事.[8]

当然,灵感之所以能激发人的强烈情感,还不完全是因为灵感使人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使人发现了本以为互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因为它打破了人与世界彼此在精神上相互隔绝的状态,而使人进入了“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而满足了人的自由意志的需求,使人的神圣人性得到了满足.但无论如何,就灵感状态下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在一条红线上联系了起来,分散在各处的生活细节,向一个焦点上集中凝结”的事实而言,人在灵感启迪下获得了新的认知,也是事实,这样的事实本身也是能激发人的情感的.

在此需要再度强调的是:求知欲本身是从生存意志中派生出来的――对于意识不到生存意志或不想生存下去的人而言,知识是没有意义的,而灵感之所以能够带给人类以,全部的原因在于它既满足了人类的求知欲,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永恒向往和追求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的自由意志.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一切情感,根本上都是由人类的生存意志和自由意志所导致的,都是作为人的生存意志和自由意志的结果而出现的.

那么“知”――人类的悟性、智慧本身属不属于生存意志和自由意志呢显然,“知”是不属于的“意”的,而且可以说它是人类精神本体的特性,它最起码比生存意志的存在更深刻、更普遍.理由是:有精神的地方,不一定有自由意志,但只要有精神,将一定会有悟性或智慧.而生存意志,凡是有生命现象存在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从而无疑是精神最深刻、最普遍、最具本性意义的性质之一.

对于情感而言,“知”与“意”――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是原因,是推动力,“情”则只是“知”与“意”的结果而已,而就“情”只是“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命令肉体做出的物理准备而言,则说明“情”只是“意”和“知”的奴仆而已,那么,它怎么可以与“知”、“意”并列而构成什么“情、知、意三位一体”呢所谓“原因不是结果,结果不是原因”,“情”只是“意”和“知”的结果而已,怎么可以与“意”和“知”构成“三位一体”呢更何况“情”只是“意”的工具而已,怎么可以把“情”与“意”相提并论呢,难道可以把锄头与农民、与士兵、扳手与工人相提并论不成!

“情”、“知”、“意”被错误地并列在一起而创建什么心理学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古往今来的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们并不了解什么是“情”、什么是“意”、什么是“知”.而这些“不了解”统统说明的一点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人本身.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在人文学科领域里唯西方人的马首是瞻呢!

【参考文献】

[1]叶知秋.论感情是人对其生命非常态的自我感知[J].社科纵横,1996,(3).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老舍.骆驼祥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4.

[4]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A]斯蒂芬.茨威格小说四篇[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9.

[5]雨果.巴黎圣母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406.

[6]郁达夫.十一月初三[A].达夫全集(第一卷)[C].北京:北新书局,1928-1931.

[7]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81,82.

[8]王汶石.答《文学知识》编辑部问(1959年)[A].创作经验漫谈[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