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

点赞:30448 浏览:1427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6例,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脑电图等检查,均获得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乙组4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未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乙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复发次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开展.

【关 键 词】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安全性

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西药治疗.因常反复发作,导致用药剂量不断增加,且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西药的应用常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近期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6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平均体温为(38.50±2.50)℃、不同程度的抽搐发作,呈现程度不一的缺氧情况.同时对患儿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脑电图等检查,均获得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8.50±1.50)岁;乙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8.5个月~12岁,平均年龄(8.00±1.50)岁.排除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传染病史和精神障碍性疾病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2治疗方法

甲组:4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主要是依据患儿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注射用钠+地西泮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

乙组:4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甲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同时,依据患儿的情况取穴人中、合谷、曲池、大椎进行按摩.注意按摩的力道,不能太过于用力,以免造成患儿的损伤,同时用中药煎水擦浴、冷盐水保留灌肠等方法进行降温治疗[1].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未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

甲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8.54±3.63)min、平均复发次数(3.00±1.50)次/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11.90%).

乙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5.61±1.60)min、平均复发次数(1.50±0.50)次/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54%).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FC)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止惊、退热、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由于绝大多数FC患儿远期预后较好,且药物预防FC是否有效尚无最后定论,目前是否对Fc患儿进行预防复发的治疗并无一致意见[2].焦点集中在FC的远期影响、各种疗法的有效性、治疗的益处是否超过风险和副作用等方面.考虑到FC复发率高、发作时间不可预料和对大脑可能的潜在危害,对单纯性FC发作时进行短期止惊治疗,FC持续>3min时可联合中药灌肠和冰敷,防止出现惊厥持续状态.对于发作频繁的单纯性FC、复杂性FC尤其是伴有局灶体征或持续时间较长及惊厥持续状态的病例,可预防性用药.早期不同形式的治疗并不影响远期预后;短期有效的抗惊厥治疗,对智商的影响,是否优于联合治疗目前尚还未有明确定论[3].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者86例,分别进行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脑电图等检查,均可进行明确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复发次数,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而定痛苦,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