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

点赞:2769 浏览:70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评委点评

2008年极端的沉痛与喜悦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大国崛起的阵痛.年度主持人要架得住这一年重要事件的气场.白岩松以大气沉稳的中国面孔,在严肃平和中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

搜狐娱乐网友提问:生活中的白岩松也很严谨、严肃吗?你有没有心烦,压力特大的时候?你都采用怎样的方式减压?

白岩松:我每天都在烦恼,而且似乎年龄越增长,烦恼越多,生活的,工作的都有.压力和烦恼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慢慢就习惯了.

面对压力,听听音乐,玩乐的音乐,或者是很悲剧的音乐、摇滚乐发泄一下,各种音乐都好.看看书,去跟别人对话就不一定那么孤独了.另外每周去找两三个特别想吃的东西,比如在杭州开车跑到很远的山上吃农家菜,因为人这一辈子每天能够把握的幸福就是吃了.每一个城市都有我的美食地图.

作为一个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白岩松身上集中了夸张的赞誉和过分的贬损,对此他从不回应.“你有拿我娱乐的权利,我有不参与的权利.25岁时,我给了自己9个字――关注人,说人话,像个人.做到这9个字,我用了15年的时间.2008年40岁时,我给了自己12个字――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捍卫常识就是当别人因为各种因素都在喊1+1等于3的时候,要有勇气说1+1等于2,哪怕被骂;建设理性就是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有一个长远目标;寻找信仰非常简单.我和大家一样,似乎得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缺乏幸福感,所以我总在寻找照亮自己心灵的东西.希望这12个字能贯穿我的一生.”


关于获奖

“如果2008年没有那么多让我们难忘甚至不愿意见其发生的事情,获得这个奖项的心情会更轻松.毕竟有了地震、雨雪冰冻灾害,所以获得任何一个奖项,都不会让我有轻松的心情.话说回来,这也是新闻人的职责所在.如果2008整个年份歌舞升平、风调雨顺,我宁愿不获奖.”

新闻使命

从1993年进入电视台工作至今,16年里白岩松赶上了三次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第一次是改变观众的收看习惯.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中国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白岩松在这个舞台上从一名报纸编辑转型成一名电视新闻记者;第二次是报道形式的变革.1997年香港回归的电视直播报道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次现场直播报道,其间白岩松从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成长为新闻直播节目的评论员.现在,传播形式已呈融合之势,白岩松对此有独到看法――

“未来的媒体是嫁接的,各种媒体的边界变得模糊,这是我做《新闻1+1》时的感受,通过这个栏目,我们把来自报纸、网络的话题、意见、各界声音汇总到电视屏幕上,一个小时候节目又会出现在网络上.我们已意识到这是一个网络、电视、平面媒体融杂在一起,只不过是在电视上直播的栏目.我一直关注媒体的变化,关注硬件厂商的动作,最后发现他们致力于把电脑、电视、手机融合成一个媒体终端.但是,媒体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为王.

随着社会的演进,尤其是进程的推进,再加上传媒科技的发展,当下需要新的变革,就像1993年那样.尤其是当前的中国电视新闻领域还是一片空地,竞争并不是非常激烈,有太多时段被无效占用.新闻节目的创新非常重要,娱乐节目可以学些别人的节目模式,但新闻不同,新闻节目的形式不会太复杂,关键在于内容创新,在于如何更准确地把握文化和价值观.

16年前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让新闻人回到了该做的事情上,说人话,办人事,关注人,做到这些就已经赢得掌声了,真可谓在一片空地上仙人掌也是绿色植物.从去年开始,有了新的挑战,要确立新的目标.仅有舆论监督、仅有‘新闻是新闻’已远远不够.要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在中国的进程中,在中国向大国发展的道路上,在大国精神、国民气质的塑造上,媒体该做些什么.这已不是简单的舆论监督命题.”

娱乐的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白岩松的评价非常独特:“他深入有趣地评论国际关系,‘把爱和恨放在一边,先去了解’;以乐观坚强地语气讲述的威力;在春晚舞台上以中规中矩的表现与横空出世的小沈阳相映成趣.”把白岩松和小沈阳放在一起,的确“相映成趣”.作为一名大多数时候显得颇为“担当”和“严肃”的新闻人,白岩松如何看待愈演愈烈的娱乐潮――

“目前娱乐节目数量多很正常,因为人们需要快乐.严肃的、舆论监督的、更理性的节目肯定是少数,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但是必须要有.

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记者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大家应该娱乐,不要让娱乐承担太多意义,笑才是最大的意义.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现在来自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观点越来越明确,不管是通过网络还是报纸,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大家要意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着何种变化,然后做出与之相应的节目,否则就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了.”

天花板

参加大量的直播节目是白岩松工作的常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他总是手拿话筒奋战在镜头前.白岩松曾经同时担任《时空连线》、《中国周刊》、《新闻会客厅》三个栏目的制片人,这让他异常忙碌.即使是在辞去所有制片人工作后的现在,他一周七天中有五天要参加直播节目,另外一天则要录制一档周播栏目.于是,白岩松发烧的时候主持节目、脑子晕的时候主持节目、手术第二天主持节目、带着石膏主持十七大开幕式等《新周刊》主笔胡赳赳评价白岩松:“他坚持严肃性与思考力,没有在时间的磨砺中失去质疑的勇气.”白岩松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地位――

“如果仅仅是我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话,不仅越走越孤单,而且越走越危险.如果一群人一起走的话,就蛮好.

现在面临一个天花板,我正尝试突破这层天花板.白岩松说如果不能突破这层天花板,等新人成长起来,至多也只能达到和他现今一样的高度.在新人成长起来前,如果我能突破这层天花板,意味着他们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开播一年左右的《新闻1+1》的尝试,发现‘突破’不像想象中那般悲观.一年前创办《新闻1+1》时没有想象到会取得今天的反响――预估的困难是存在的,但尝试内容创新和突破的回报比想象中大得多.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到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再到8月的奥运直播,书写2008年中国电视新闻年鉴,白岩松注定是其中最鲜活的一个篇章.更重要的是,其为人处事的12字准则: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媒体要思考的命题相通.有媒体在2008年直播期间评价道:央视只有一个白岩松远远不够.换个角度或许也可以如是说:中国电视,因有了一个白岩松而显得更有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