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资讯

点赞:32133 浏览:1539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过度早教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小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儿童不合群甚至厌学恐学等专家研究发现,早教是必要的,但过度早教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云南省青少年教育研究人员余允珠说,过度早教过早大量用眼,对儿童视力有不利影响.现在随着iPad等多种视频终端的普及,不少儿童痴迷于玩游戏、看电脑,常常持续近距离用眼,加之不良的坐姿及握笔姿势、不均匀的照明等都会诱发近视.过早让孩子接触电脑,造成电子产品网络依赖.因此家长应防止幼儿过度用眼,把密集用眼期延至12岁以后.

现在的父母常常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都尽可能地让孩子在读小学前就学各种文化课.余允珠说,早教课程化可能造成儿童厌学恐学.重要的是不是单纯教孩子什么东西,而是使他们产生求知的,从而感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

专家认为,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家长可以适当陪孩子一起上早教课,但在经济能力一般的情况下,家长完全不必认为孩子不上早教班就一定会落在别人后面,其实家长的爱和教育对孩子来说更重要.

研究发现卡通片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美国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喜欢看《海绵宝宝》这类型卡通影片的孩童,长久观看容易造成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变差.

报道称,《海绵宝宝》引进播放后,受到许多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里面不少重要人物,包括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等角色,不少小朋友都如数家珍.尽管内容逗趣不已,许多家长都会陪伴小朋友一同观看,但是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李拉德调查发现,喜欢看《海绵宝宝》的儿童,成绩表现较不常看的孩童要差.

李拉德表示,先前已有研究发现儿童看电视会引发长期注意力方面的问题.但他在进行这次研究时发现,孩子们一天只要看9分钟这类不用花脑筋思考的卡通,学习能力会比看正常节目或是看书的孩子差很多.李拉德说《海绵宝宝》并非个案,他还发现孩子们观看其它步调较快的卡通片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海绵宝宝》剧中常会呈现出无边无际、疯狂的想法,李拉德认为这类剧情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认同这样的观念和想法,接着开始模仿海绵宝宝的夸张行为.尤其孩童在观看这类节目之后,容易造成学习能力和行为自制力减低,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建议家长尽量减少孩子观看这类型的节目.

“虎妈”导致韩国家庭悲剧

今年46岁的A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女儿读高三,儿子读高一.儿子在小学时成绩处于中等,小升初后成绩降至末尾,而女儿的成绩在全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全校第十,因此A某对儿子十分刻薄,而对女儿十分偏爱.

儿子上小学时,如果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母亲就会辱骂“你活着也是垃圾,倒不如去死”等.有时还会使用软管向儿子喷水,不让他睡觉,还会用脚踢正在睡觉的儿子.每当此时丈夫B某就会劝阻妻子,最终演变成夫妻战争.

儿子上初一的2008年,母亲曾抱怨儿子“为什么成绩这么差”,并锯断了儿子的书桌,而且还将床垫竖起来,不让儿子睡觉.因此,儿子非常害怕并讨厌母亲,今年1月儿子被诊断为“适应障碍及儿童受害者”.

首尔家庭法院28日称,2009年审批了丈夫B某向妻子A某提起的离婚诉讼,并判处“妻子向丈夫支付1000万韩元(约合9000美元)精神损失费”.根据判决,离婚后儿子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女儿则和母亲共同生活.裁判部表示:“A某对儿子进行TA格侮辱和,并辱骂了价值观与自己不同的丈夫.法庭认为其未能尽到身为妻子和母亲的基本义务.妻子A某从女儿成年开始到儿子成年为止,要向丈夫支付每月40万韩元的养育费.”

首尔市青少年咨询援助中心的李组长表示:“父母对子女的期待过高,和子女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恶劣,而且父母将问题都归于孩子,因此才会出现悲剧.”

科研人员发现牛奶是最好的儿童运动饮品

据加拿大CTV电视新闻网最近报道: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发现,对于儿童来说,牛奶是最好的运动饮料.

科研人员以8~1O岁的儿童为对象进行了研究.首先,科研人员让参加实验的儿童进行一系列运动,然后分别使用水、碳酸饮料、果汁、电解质运动饮料和牛奶来对因运动流失的水分和其它营养成分进行补充,经过比较补充前后人体的脱水水平,发现牛奶是最好的运动饮品.

该研究团队的主管,首席研究员BrianTimmons认为,牛奶之所以比其它饮料更好,是因为牛奶不仅可以提供水分,而且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钙和其它电解质,这些物质有利于运动后肌肉的恢复.

宝宝压力大过早成为“小大人”

英国育儿专家称,宝宝们由于日程安排太满,正被变成“小大人”.他们整日都要忙于学习唱歌、瑜伽、体操、游泳、和萨尔萨舞等技能.

专家表示,由于儿童经济的商业化,以及学校早期教育纲要(EYFS),或称为“早教课程”设定的目标,儿童正被揠苗助长.

新书《过多,过早》提到了他们的忧虑,这本新书将被提交给英国教育部的早期教育纲要研讨会.

该书作者之一、幼儿按摩师希尔维海图说:“宝宝们的日程安排如今和大人们的一样重要.现在宝宝每天上一堂课都很正常.”

“幼儿音乐、幼儿瑜伽、幼儿体操、幼儿歌曲、幼儿萨尔萨舞、幼儿语言、幼儿智商、幼儿游泳等课程现在很常见.”

很多幼儿课程,比如萨尔萨舞和瑜伽,要求妈妈也参加,这也为“亲子”创造了机会.

但海图小姐表示,幼儿不该被“过分激励”,他们需要“家长安静的陪伴”,以及“日常家庭生活”.

她还呼吁父母给宝宝唱摇篮曲,并表示现在的父母不会“下意识地”唱给宝宝听.

该著作由“睁眼看世界”组织的理查德豪斯博士编辑,结论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过多、过早’的理念对幼儿和我们的文化都构成了严重影响.”

“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教育家、父母、和政策制定者都有责任制止并纠正幼儿和童年的‘成人化’.”

肥胖儿童长大后易出现交往障碍

澳大利亚研究发现,那些四五岁时比同年龄孩子胖的儿童,更可能在长大后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发生困难.

联合早报网报道,由阿德莱德大学索耶教授领导的小组,对3300多名儿童进行了四年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到了岁时出现交往障碍的可能性要高20%.

索耶在电邮中解释道:“这期间孩子们相处关系的质量,可能会对儿童今后的精神健康有很大影响.”


研究组在期刊《儿科学》发表的报告说,研究人员对3363名参与全国健康调查的四至五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调查,并且在四年后又做7--次调查.

当时有222个男孩(13%)和264个女孩(16%)超重,其中77个男孩和87个女孩属于肥胖.

四年后,与体重正常的孩子相比,超重孩子被教师和父母评定为交往“令人担心”的要多15%,而且他们在教师的情绪发展评定中得到“令人担心”评语的要多20%.

日本“奶爸”回顾家庭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我喜欢家里的‘奶爸’.”一位华人妈妈最近参加了日本最大的玩具制造厂商

万代玩具公司开展的一项调查.得知调查结果后,她满脸洋溢着幸福这样说.

据了解,今年6月,日本万代玩具公司对拥有0~12岁孩子抚养权的2000名父亲实施了一次问卷调查.受访父亲的孩子为男童、女童各1000人,其年龄是以每三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区分统计.

这项调查结果表明,“完全不愿意从事育儿活动的父亲”,在2000名受访者中只有58A,占受访者的2.9%.8年前进行同一调查时,此类父亲为240人,占受访者的12%.也就是说,与8年前相比,“完全不愿意从事育儿活动的父亲”减少到近乎四分之一.“奶爸”回归家庭,势头增长明显.与此同时,在这次调查中,回答“为了育儿什么都愿意做的父亲”,人数有99A之多,上升至受访者的5%.

日本的“奶爸”在家中最喜欢和孩子做什么事情调查表明,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和孩子一起洗澡.表示“愿意与孩子一起洗澡”的人数为984人,占受访者的49.2%.有意思的是,8年前进行调查的时候,日本“奶爸”愿意做的第一项事情也是这个.

这位华人妈妈告诉记者,丈夫在日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女儿已经5岁.每天傍晚,女儿都会让妈妈早早准备好一澡盆热水,等着爸爸回家一起洗澡.“看着老公在澡盆里面和女儿一起游玩,我就感到非常的幸福.”

在调查中,“愿意与孩子一起做游戏”的人数为680A,占受访者的34%,位居第二.“愿意一起完成作业或者帮助辅导学习”的人数为184人,位居9.2%,名列第三位.

从调查结果看,日本“奶爸”还是很细心,也有耐心的.对O2岁的幼儿,表示“愿意帮忙换尿布”的父亲人数为88人,占受访者的17.6%.对3~5岁的儿童,表示“愿意教孩子刷牙”的父亲人数为37人,占受访者的7.4%.

国际教育资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早期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奶爸”回归家庭的社会现象呢这位华人妈妈掰着手指头分析说,第一,随着终身雇佣制的打破,日本男性不再整天围着工作转,他们逐渐开始尝试其他生活方式,把私人生活放在第一位,愿意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第二,日本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她们许多人改变了传统的结婚以后、或者生孩子以后就要辞职的做法,和丈夫一起分担抚养孩子的家庭职责.第三,日本政府推进立法工作,也促进了“奶爸”的回归.2010年6月,日本通过《育婴及家庭照料休检测法》修订版,规定爸爸们可以休较长检测期照顾孩子.第四,日本社会也渐渐接受“奶爸”现象.近年来,男性顾家、懂得照顾孩子,被视为有责任感、有爱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