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老人的心理护理

点赞:4095 浏览:138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6,其中80岁以上的人口达9百余万,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身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质量.关爱老人,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是刻不容缓.尤其是离退休老人,他们在退休后因其社会角色的转变,身心会更加脆弱,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关注.

离退休老人的心理问题

离退休后,老年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不一,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其感受大不一样.

一般工人的变化不大,他们中间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感受不一样.前者离退休后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娱乐消遣、结交朋友及料理家务,反而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离退休老人的心理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活质量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离退休老年干部尤其是领导岗位上的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反应状态就大不相同了,这些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广泛的社会关系,无形中有一种人上人的感觉,生活的重心一直放在事业上,出门车接,回家车送;一旦退下来,终日无所事事,心理充满失落感,角色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一时难以适应,心理难以调整.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却又无力改变现状而出现抑郁、偏执同时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躯体化症状增多,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从他们的表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绪:一种是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任何事物表现的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种则急躁易怒,看见周围的任何事物都觉得不顺眼,乱发脾气.

离退休老人的心理护理

家庭关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一样,最主要的还是家庭的关爱.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便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依托,家庭对于老年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因老年人更需要家庭的帮助和关心.离退休老年人不是简单的衣食无忧就能满足得了的,做子女的要关心体贴老人,经常回去多陪老人,并鼓励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长而又不很紧张的事情,使其精神有所依托,人生价值得以体现,使他们感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从而保持开阔的心胸,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老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健康陪护:护士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特别是护理老年人心理的技能,同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自己的语言、态度、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老年人的感受和认知,改变老年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保持积极、健康、快乐的心态.作为护士对其应加强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干预使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眼前的生活,经常主动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使生活情趣,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进而因势利导,采用劝导、启发、理解、同情、支持、提供保证和消除顾虑的方法帮助老年人改善心情、增强信心,认识疾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社会关注:是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不具备,老年人再努力也不可能满足自己的生活质量.对于离退休老年人来说,更需要社会的关注.社会应营造一些关注老年人的氛围,多开展一些适应老年人参与的活动,老人们通过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相互沟通、交流,从而感受到自己仍然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仍然能发挥光和热,而不是坐听吃等死,不会与社会脱节,从而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消除减小各种心理问题.使老人感觉到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并不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讨论

离退休后的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发现、尽早治疗疾病,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使之较快地完成角色转变,愉快的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