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

点赞:20669 浏览:941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对文化与建筑创作的理解,结合多年在建筑设计中的思考,探讨了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意义.

【关 键 词】东西方文化;文化比较;建筑创作;文化发展

1前言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热潮.这使人想起了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尽管时间已经过去百年,而所争论的仍旧是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争论纠缠百年而未有结论,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而这种论战均由文化比较进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发展方向,更使人们对这一论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不仅对于个人的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

2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2.1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素质,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素质而延续下来的.任何文化都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点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2.2用这个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天生消极落后,他也不是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30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说中国文化天然消极落后显然不符合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3“两个合一”的创作理念

3.1“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结合建筑创作,我们可以作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

3.1.1“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世界万物,包括建筑在内,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内在有机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联系出发,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就成了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和西方文化重个体、重分析显然不同.这种不同有人曾以中西医学为例来说明:说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反映在建筑上,与西方建筑史多分析神庙、教堂等个体建筑不同,“周易”、“堪舆”、“园冶”等,则对建筑和“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创作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创作中,淡化建筑的主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所蕴含的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3.1.2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那就是自然和谐.“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核心.与这一理念不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一面,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强调过“一分为二”.但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矛盾的分析是手段,是过程,而和谐才是目的.因此在建筑创作领域中,我们还是要讲“和”、讲“合二为一”,因为这正是改变当前生态平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的现状所必需的.

3.2理象合一

这里所谓理,是指理性;象,则是指意象.意象生成包括了非理性的因素,所以“理象合一”也可以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合一.“理象合一”既是一种方法论(建筑创作的方法论),也可以看成是对建筑的一种认识论.

如何做方案呢?是先排平面呢还是先考虑造型?功能和形式哪个更重要呢?这些问题常常难以回答.因为影响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决不是“形式服从功能”一类的单向的逻辑形式所能解释的.因此,研究建筑创作的过程和创造机制,找出一些带规律的东西来,将使我们在创作时多一点自觉性,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2.1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不仅是指功能、适用或经济,它是一个宽泛的,能涵盖更多内容的概念.建筑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不仅要考虑功能、经济问题,他还要分析环境,研究与规划的衔接,还要研究所采用的结构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生态保护、交通、防灾,还要与业主一起分析市场并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等,特别是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还会有更多,更为综合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因此,应该肯定地说,理性思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没有认真反复的理性思考,作品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经不起推敲的.

3.2.2意象,按照美国学者阿瑞提的说法,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种体验主要是以视觉的形式来表现.“大多数的意象都是朦胧、含混.模糊的”,并且以一种“猝然的、意料不到的、就像一道闪光”似的方式显现出来.阿瑞提把意象定位于“人的自发性和独创性的流露”,我们把这些抽象的语言简化,那么意象,和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神思”、“灵感”相近,只是神思、灵感没有反映出那种以视觉为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我们所说的意象或者意象生成,将更适于研究建筑创作的全过程,它是建筑过程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4立足自己

强调立足自己,是要求建筑师要独立思考.既不受时尚流行的影响,迷信洋人,也不受框框条条的束缚,囿于传统.发挥独创性是建筑创作的前提.

强调立足自己,更主要的是要强调立足中国建筑师“自己”,要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建立信心.我们应该承认差距,而且跟着别人走同一条路,那么差距还是下个当大的,但如果走自己的、有自己文化精神之路呢?情况就会不同了.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景无限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