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爸爸教出的英语奇才

点赞:13165 浏览:577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只要找对方法,你的孩子也能成为天才!

在2005年GESE世界性专业英语最高级十二级的测试中,来自中国大连的11岁的女孩王新,成为通过此项考试年龄最小的人,她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3年前,8岁的王新就曾获得全国英语口语大赛少年A组第一名,英国“BBC杯英文大赛”成人组大连市第一名等十几个英语大赛冠军杯等她天才的表现,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而且也技惊世界: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目前均向她发出了入学通知书,用热情的双臂延揽这位天才少女.

最近,笔者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华西社区采访了王新的父亲王静才,听他娓娓地讲述了一个英语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做“伟大”的父亲和女儿

王新不是天才,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她的英语成绩很一般.2001年12月的一天,学校安排学生家长听英语公开课.班上别的孩子都争相发言,只有王新默默地坐着,一言不发,这使王静才很难过.

下课时,他问老师:“王新的英语在班级里处于什么位置?”老师介绍,在全班40名同学中,王新从未排到20名以内.也就是说,王新只是一个中下等成绩的学生.

知女莫过父.孩子不笨,是的,像所有孩子一样,小王新也不笨.王静才坚信这一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女儿成绩平平呢?王静才与女儿谈心,探索女儿幼小心灵世界里的秘密.王静才发现一个令他感到有些脸红的事:在女儿的心目中,天底下最伟大、无所不能的人是自己的爸爸,爸爸的一切,女儿都崇拜得不得了.

针对女儿这种心理,王静才想在书本上查到它的理论根据.他查阅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和人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很多研究成果表明,12岁之前,孩子处于一种对父亲的“英雄崇拜期”,而这种崇拜,直接导致对爸爸的学习和模仿.王静才突发奇想:“既然如此,让女儿跟我学英语,岂不是事半功倍?”

那天,王静才领女儿到新华书店,写了一套英语教材.走出新华书店,王静才仰望蓝天,充满地说:“从今天以后,将有一位伟大的英语教师出现,他就是Mike(王静才的英文名字),还有一位伟大的学生,她就是Linda(王新的英文名字).”女儿激动得脸都红了,她小声问:“我,也伟大?”王静才诙谐地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伟大的爸爸在一起,女儿想不伟大都不容易!”父女俩爽声大笑起来.

心理学表明,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而学习文化知识,是孩子天性里并不喜欢接受的一种后天社会行为.如果能够真正彻底地把学习变成玩,那么孩子天性里的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激发.王静才教女儿学英语是从玩开始.他自制了很多教具,有英语积木,有拼词模板,有连句多米诺骨牌等他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光着脚丫子坐在地板上,与女儿玩得十分投入.在不知不觉中,女儿掌握了很多单词.除了制作教具,王静才特别注重“情景教学”.比如,学习“in”这个单词时,他把脚伸进拖鞋里,喊:“in!”;把脚从拖鞋里抽出来,喊:“up!”,乐得女儿直拍手.可想而知,这两个单词,将会牢牢地记刻在女儿的记忆里了.

每天,王静才都和女儿做一个“有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在半个小时之内,谁说出一句汉语,就罚谁做20个俯卧撑.有些意思王新不会表达,怕挨罚,便去查汉英词典.目的是最直接的动力,为了应用而学习的单词,记忆最牢固.女儿每天都在这个游戏中学会好几个单词.

用这些“寓教于乐”的方法,王静才仅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把小学六年级的全部英语课本教完了.

是天才,你绝对是天才

西方教育学家有一句格言:“鼓励,永远比批评更好.”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也有一句格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究竟谁对谁错?王静才一直在琢磨.

王静才在查阅西方教学资料时,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的中小学教学,整个地贯穿着一种“激励”原则.学生的作文,尽管存在很多语法和论点错误,但老师的评语一律是“极尽吹捧之能事”的赞扬:什么“太棒了!”,什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卓越超群的见解.”什么“未来的马克吐温!”其“激励”之过分,简直到了“肉麻”的程度.结果呢?因此而骄傲导致不去学习的孩子并不多见,反而是美国学生个个自信而勇敢,有一分才能,却干出十分的事业.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老师最怕的是学生因“骄傲”而放弃努力学习.尽管学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但通常听到老师的评价是:“你还差得远,一定要努力.”结果呢,中国的学生普遍具备了“谦虚的美德”,却同时失去了自信.据统计,美国大学里三分之一的系主任是华裔,“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有一半的工程师是华裔,而学术界和工商业开拓性领域里那些创造性的成果中,却仅有十分之一属于华裔人!华裔人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是不是因自信不足而失去了创造性?

王静才决定采取前者的教育方法.妻子担心地问:“孩子会不会因为骄傲而固步自封?”王静才认为,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待:如果你没有远大的理想,却自认为是天才,那你一定有“不必再学习”的念头;如果你有了远大的理想,并且你自认为是天才,那只能增强你前进的信心.

王静才家住的社区,有个中小学生英语角,很热闹.王静才领着女儿,准备来这里“小试牛刀”.英语角里有个五年级的小姑娘,英语说得特别棒,是这里的“主角”,兼所有人的义务老师.王静才推着有些腼腆的王新走上前,和“主角”对话.“主角”哇哇地问了她一大堆问题,说得非常快,王新没有听懂几句,吭吭哧哧地什么也没说出来.“主角”很不屑地忠告王新:“你在这里还不够资格,回家先打好基础再来.”说完,转过身去和别人说话,再也不理王新了.王新尴尬地站了好大一会,走出人群,一路抹着眼泪往家走.王静才跟在女儿身后,大声说:“你可以超过她!你完全可以超过她!”女儿回头,问:“爸爸,真的?”王静才肯定地说:“爸爸说过谎么?”


一个远大的理想,必须由很多小的目标组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实现了,伟大的理想就自然成了现实.这就是避免因“伟大理想”而陷入“好高骛远”泥淖的唯一途径.王静才从女儿的挫折中找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在此后的两个月里,王新憋着一口气,以超过“主角”为目标,发愤学习,进步飞快.两个月后,王新再次走进英语角,用流利的英语与“主角”交谈.她独到的见解,渐渐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毫无悬念地成了新的“主角”.

初出茅庐第一功.那天从英语角回来,王新兴奋得睡不着觉.王静才和女儿坐在阳台上看皎洁的月亮.他一遍又一遍地对女儿说:“你是天才,你绝对是天才!”

永远争第一,要做就做最好

争胜,是进步最直接的动力.王静才十分注重激发女儿在竞争中取得的信心和.2002年,电视台举办“全国少儿英语口语大赛”.王静才鼓励女儿参赛.王新有些胆怯.她说:“我在英语角中水平挺高,到了电视台,全国高手云集,我能行么?”王静才笑着说:“此时,可能所有的参赛小选手,都在用同样的问题问他们的爸爸呢.”一句话,打消了王新心中的疑虑,她立刻显得信心百倍.预赛、复赛,她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场地前,王静才领女儿到后台,指着放在那里的冠军奖杯,说:“咱大老远来一趟北京,别的不要,就捧了那杯回家.”女儿乐了:“爸,要么,你先把它捧来吧.反正早晚也是咱的.”父女俩会意地大笑起来.有着这种必胜信念而产生的轻松情绪,王新在决赛中轻松自如,战胜了各路高手,赢得少年A组第一名,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小英语天才.

不久,“BBC杯英文大赛”大连市成人组快开赛了.王静才劝女儿去成人组里一展身手.王新直摇头,说什么也不去参赛,任王静才把话“说出花儿”来,她就是不敢参赛.怎么办?王静才领女儿来到辽宁师范大学,找到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张伟教授.张伟教授出版过多部英语教材,在王新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张伟教授与王新用英语攀谈了两个小时,话题涉及政治、历史、天文、地理以及社会经济,王新对答如流.张伟感慨地说:“很成熟.她的能力,在成人组里参赛也绰绰有余.”张伟教授的肯定,打消了王新的疑虑,她勇敢地报名参加了成人组的比赛,令人震惊地夺得了第一名.

王新:爸爸教出的英语奇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此后,王新连续参加了一系列英语大赛,均折桂而归.2005年4月,她通过了GESE专业英语最高级12级测试,成为通过此英测试的中国第一人,同时也成为通过此项测试的世界上年纪最小的人.

要做就做最好.不仅英语学得好,而且还要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王新最向往的是哈佛和剑桥这两所世界顶级名校.而且,这两所学校也被这位东方神童所折服,相继向她发来了入学通知.按着规定,她必须首先具备本科学历,才能免试进入这两所学校.于是,已经学完高中课程的王新,又进入了紧张的成人高才备考中.她准备尽快得到本科文凭,然后,一步迈进她心目中的科学圣殿――哈佛大学或剑桥大学.

王新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天才,但王静才精心地培育了一个天才.用他的话讲:“所有的孩子都不是天才,但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你发掘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潜质,因材施教,用独特的方法来针对他们各自独特的特性,他们就会真正成为天才.”

天才,就是这样炼成的.

(责任编辑: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