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2016年第8期

点赞:19788 浏览:916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施轶萌,人大附中高三(9)班女生,在2011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得物理与天文学类一等奖,该奖项被誉为青少年界的“小诺贝尔奖”.

施轶萌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老琢磨蜜蜂为什么会飞.高一时,她参加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可以进入实验室操练一把,让她感到非常快乐.为了这份快乐,她高中三年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节检测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实验室的快乐,也让施轶萌付出了代价:高一、高二时,她还能在班里名列前五,有时甚至名列第一,但到了高三,成绩稀里哗啦往下掉,在年级排名250名左右.爸爸希望她上北大,已有了眉目的实验项目又舍不得放手,施轶萌感到压力很大,很纠结.

爱拼才会2016年第8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青少年科技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纠结中,施轶萌在国内某所一流高校的面试上失利,内心很是焦急.另一方面,她还面临着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国内遴选答辩.是放弃答辩,一心准备高考;还是不顾高考,一心答辩?她的心很乱很乱.校长知道了她的情况,就找到上海某知名高校,极力推荐她为保送生.

校长的支持,让施轶萌在高考上松了口气,于是全力准备遴选,最终以国内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赴美参赛资格.

今年3月,在向美国赛方递交材料的同时,施轶萌参加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最终被录取.在那样一个时间点,意味着她要在准备北大考试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准备去美国参赛.


瘦瘦小小的施轶萌,其实很能拼.赛方要求研究日志只要术语是英语就行了,但她硬是把40多页的研究日志全部翻译成了英语.想到在美国要用英语答辩,施轶萌就推开了外教办公室的门,恰巧有一名外教在,她就向他求助.从那天起,每周四、周五,这位外教都找时间围绕着施轶萌的比赛项目,对她进行英语训练.施轶萌还把学术上的专业用语集纳起来,每天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和读,把外教朗读的论文录下来,反反复复地听和说.

就这样,原本连日常用语都说不顺溜的施轶萌,却在英特尔大赛上用英语进行了论文陈述和答辩.

最终,施轶萌不仅实现了上北大的梦想,还获得了“小诺贝尔奖”,这都是她快乐拼搏的结果.

“下一步,我会在北大认真读书,同时,准备英语――我希望我最后一个学位是在国外拿的.”施轶萌享受着成功后的喜悦和轻松,但仍没有忘记给自己“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