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把脉的名医孔伯华

点赞:22667 浏览:1055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称“石膏孔”

孔伯华1884年6月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虽没有专门的老师,家传医术却让孔伯华逐渐远近闻名.1910年,孔伯华始入京城,应聘外城官医院医官之职.

据史料记载,1917年晋绥一带流行鼠疫,沿村相继传染,有一日千里之势.当时政府派遣“晋绥防疫队”,官医院医官杨浩如、陈企董、陈伯雅同往参加,孔伯华与张菊人留守,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次年夏秋之交,廊坊一带又起“虎疫”(旧称霍乱),孔伯华与张菊人等人再次参加防治,设临时防疫医疗队于廊坊一学校内,他们每日深入村庄,边做防治,边做宣传,其行为与当今流感疫情防治甚为相似.

疫情结束,孔伯华与张菊人等人分头编写《传染病人种证治析疑》10卷存世.新中国成立后,张菊人担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孔与张同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亦有当时之功.

“当时的中医,基本都在药店坐堂诊病,我祖父也不例外.”孔伯华之孙孔令谦介绍说.孔伯华辞去外城官医院医官后,于达仁堂等处悬壶应诊,投无不效,名震京师.在用药上,孔伯华喜用石膏且极善用石膏,为医林景仰诚服,人送名号“石膏孔”.

1919年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医逐渐传入中国,一些学者开始抨击中医,指责中医不科学,理论荒谬.1929年,当时最为反对中医的余云岫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提案,主张取缔中医.提案被当局通过,引发全国中医界反对,各地代表聚集上海,组织“联合赴京团”,孔伯华作为华北中医代表,被推选为临时主席,前往南京汪精卫政府.

面对汪精卫,孔伯华提出“打擂”――以治病效果论胜负――找12名病人,由西医先挑6名病人治疗,剩下的6名病人用中医治疗.

汪精卫同意了“打擂”提议,孔伯华分到了患有高烧、咳喘的病人.孔伯华用中医治疗的效果相当好,汪精卫看到中医的良好疗效,初步决定中医不能取缔.之后,汪精卫将自己的朋友介绍到孔伯华处治疗,效果亦令人满意,加之国内反对意见越来越多,政府当局收回提案,并同意成立国医馆.

而“四大名医”一说的由来是在打擂之后.1935年,放弃废止中医打算的国民党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中医实行考核立案.在北平进行第一次中医考核时,当局挑选了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施今墨4人作为主考官,负责试题的命题与阅卷,从此就有了“京城四大名医”的说法.“四大名医”各有专长,孔伯华以治疗温热病(相当于发高烧的病及部分传染性疾病)而出名.

给看病

1951年的一天,一辆苏联制造的高级黑色轿车停到了土儿胡同的一处四合院前,走下汽车的是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保健局局长的傅连 .由于偶感风寒,发烧已一周多,傅连 特地上门请孔伯华出诊.

傅连 带着孔伯华和他的儿子孔嗣伯,走进了双清别墅,径直来到的卧室.正斜躺在床上看书,见孔伯华进来,忙伸出手相握,说:“早闻孔老大名,您是孔子多少代孙呀”孔伯华回答:“第74代.”

“好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您创办的北平国医学院,为我国中医事业做了很大贡献!”第一次见,孔伯华没有想到竟对自己这么了解,不由心中暗暗叹服.

诊病之后,孔伯华口授了一个药方,药量是两到三服,吃过两服,再看效果.结果吃完两服后,效果甚佳,连忙委托傅连 给孔伯华打,希望孔伯华能再来双清别墅.

二进双清别墅时,孔伯华在凉亭内与就中医的现状与发展做了深谈.孔伯华表示,中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可是在西医的冲击下,越来越不受重视,他希望国家从中医教育入手,振兴国医.非常同意孔伯华对中医的见解,明确表示新中国绝对不会丢弃中医这样的国粹,并希望他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回到家中,孔伯华难以抑制心中兴奋,连夜提笔给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医之活人,何分中西,存心一也,但其理法不同.今逢洞察其旨,发扬数千年之文化,何幸如之.愿努力发挥,以期理法臻于完善,达于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从教育人才始.”

收到这封信后,很快批给周恩来,建议总理找机会与孔伯华谈一下.周恩来将孔伯华请进中南海,再次表明了的支持态度,并表示政府正在筹备教学大纲,成立新中国的中医学院.听到这个消息,孔伯华表示愿意把自己创办北平国医学院的有关办学资料献给国家,以资借鉴.周恩来说:“好啊,您老年纪大了,不能出任院长,还可以当顾问嘛!”

给把脉的名医孔伯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955年3月10日,年已古稀的孔伯华出诊途中突感不适,从此一病不起.同年11月23日,孔伯华立临终遗嘱:“儿孙弟子,凡从我学业者,以后要各尽全力,为人民很好怎么写作.”孔伯华去世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亲往寓所吊唁.

1956年,4所高等中医学院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创办,成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之始,孔伯华的遗愿得以实现.

题头照片:与孔伯华1954年在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