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创造力的原因

点赞:8329 浏览:322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艺术设计是一项创造性艺术活动,艺术设计教育是更具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而当前阶段,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缺乏创造力,其原因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对象即学生,缺乏知识积累,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未能突破惯性思维,未形成独特的设计思维;二是不规范的设计市场,导致原创不被重视,版权意识淡薄,设计市场变成了外包和加工的场所;三是教育实施的场所即高校,课堂与教育环境缺乏创造力,培养体系缺乏艺术性和活力.

关 键 词 :设计教育;创造力;原因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虽然我们在GDP上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原创与核心技术落后,创新经济占GDP的比例极低.过去我们经济陷入了“引进-消化不良-再引进-落后”的误区,我们的计算机、汽车和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培育了巨大的国内市场,但是核心技术仍然落后于人,原创市场畸形发展,版权意识缺乏,人才普遍缺乏创造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内容之一的艺术设计,是一项创造性艺术活动,艺术设计教育是更具艺术性的创造活动.当前阶段,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创造力缺乏的原因集中表现为:个体缺乏创造力意识、市场缺乏对创造力培育的诱导、课堂教学与培养环境缺乏创造力.

创造力(creativity)的大意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当一个人想出、设计出或发明了一样新事物,就可以说他完成了一次创造性活动.创造力本身包含对已知信息重整组合新系统的能力,还包括把已知的关系运用到其他场合中而建立新型关系的能力.有一个很不错的故事:一个六岁的外国小女孩在绘画课上埋头认真画画,老师饶有兴趣地走过去问她:“你在画什么?”她说:“我在画上帝.”老师说:“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模样呀?”小女孩兴奋地说:“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样子了.”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愿意冒险,对于未知的事物,他们愿意去尝试,即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惧怕.当然,并不能将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永远不会创造出新的东西.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等他们长大了,多数孩子就会丧失创新的能力,那就会使他们也变得惧怕错误的尝试.这种情况也存在高等教育中:教学里我们常常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大学生,最不能容忍错误的发生,结果是我们继续禁锢着学生的思想,扼杀着学生的创造力.毕加索曾说过:“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了艺术灵感,丧失了创造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丧失了创造力.

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设计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个体缺乏创造力意识

1.缺乏知识积累,知识体系不完整

高考这根唯一的指挥棒,将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引向了报考音体美等艺术类专业了,尤其以美术类专业最为突出.这样造成了一个客观的情况: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缺乏知识的积累,甚至是常识的知晓,学生进入大学前没有架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知识是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加工的原材料,如果将艺术设计活动比作房屋,知识相当于房屋的一砖一瓦,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缺乏对前人经验的汲取,就无法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之屋会变的岌岌可危.

从具体的知识门类来讲,数学能使设计作品充满秩序美,语文能使设计作品满富诗意,历史能使设计作品饱含经验,哲学能使设计作品折射智慧,英语能使设计作品走向国际化等如今的艺术设计活动对设计师自身素质要求甚高,对设计师的文化知识要求更是宽泛.

2.惯性思维与设计思维

应试与灌输式的基础教育,完成的是“久会而成习,久合而成惯,久应而成习惯思维”过程,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失去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思维训练方式.大学之前的所有教育都在塑造惯性思维,而思维最大的敌人是恰恰就是惯性思维.

一切的艺术设计活动都需要创造性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逐渐形成为一门跨多领域的边缘性学科.设计思维被普遍认为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的性质,能够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能够催生洞察力及解决方法,并能够理性地分析和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借助于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设计师才能完成创造性的主观谋划与布局,才能更快更准的找到思维实施的具体点.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思考的创新,没有思维的创新,就没有设计中的创新.作为个体的学生应该力争打破长久形成的惯性思维,建立独特的设计思维.

二、市场缺乏对创造力培育的诱导

1.设计市场巨大,但原创设计不被市场重视

艺术设计活动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早晨刷牙的牙刷和牙膏盒需要设计,中午吃饭的饭桌和点菜的菜单需要设计,晚上下班乘坐的交通工具需要设计等艺术设计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但奇怪的是:人们尽管如此需要设计,但是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中,原创设计又的的确确得不到市场的重视.一个iphone产品出来后,很多其他手机生产商开始竞相模仿iphone的造型和一键式的设计,而不是花精力进行原创设计与研发,这是典型的短期市场利益驱使的结果.


2.外包与加工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国外企业家们纷纷将密集型劳动和熟练操作式劳动转移到中国来.他们将设计好的产品拿到中国来进行制作和加工,如动漫外包加工,服装外包加工等.我们忙碌于外包与来料加工,而忽视自主品牌产品的设计和自主品牌企业的塑造.

3.版权意识缺乏

“近看,是两根竹筷搛起一片腊肉,让人馋涎欲滴;远看,沙洲出浴,夕山披霞.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用足了‘中国功夫’,并参加了第65届戛纳影展.”一张经典的海报,作为一部热播纪录片最精炼的概括,得到过许多的赞誉.也是这张海报,2012年3月被爆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的山水作品《岭云带雨》.随即,海报设计者张发财在自己的新浪微博贴出“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海报侵权的回复”,承认侵权.这个事件反映了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版权意识的薄弱. 版权意识缺乏的另一个层面是指全社会对设计作品的肆意侵权,甚至是滥用.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喜洋洋和灰太狼”,这是近些年来唯一一个比较成功的卡通形象设计,但是我们在床榻上、餐桌上、地毯上、马桶上到处可以看到被侵权的滥用,严重损害了作者权益,这是对原创设计致命伤害.

三、课堂教学与培养环境缺乏创造力

设计教育过程中,创造力的开发是个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已引起众多教育家和设计师们重视的课题.尽管作为创造力开发的主要阵地的高校一直在努力改革培养模式,但是基本都属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小手术式改革,收效甚微.

1.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够突出

艺术设计活动是极富创造力的活动,它可以改变个人形象,塑造企业品牌,改变城市面貌,引领时尚潮流,甚至好的设计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艺术设计教育就是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实践创造力的设计师,从而改变和引导人们的审美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领域需求.创造力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扮演着首当其冲的重要作用,甚至比专业知识本身更重要,换言之: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艺术设计教学全部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教学的宗旨所在.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待开发的一种潜在能力,设计教学要让学生解放天性,形成独具的个性,以新的观念、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创造力开发在课堂中的地位.

2.缺乏设计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问题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寻找出问题所在,并确定问题发生原因的系统方法.在设计实践中,通常把实际状况与应有的设计目标之间的差异叫设计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结合艺术设计专业来讲,问题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是确定设计的问题所在.是不是问题,要看设计对象实际状况与设计预期目标有无偏差;第二步是进一步的分析设计缺陷,即把设计面临的问题分解为比较小的问题,区分出紧急、严重性或可能性等问题.然后制订研究这些解决设计问题的先后程序;第三步是找出可能导致偏差的各种因素,如技术问题、造型问题、色彩问题、形式感问题、方法与程序问题等.

3.设计教育的功利性因素

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往往只是一个起点,既然是起点就要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而现实往往是:设计教育落入零散的课程组接,常规的知识讲解,循规蹈矩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浅薄的作业分析与作品讲解等,落后的硬件设备,不合理的师资结构,盲目的闭门造车,尤其是流于形式的教学改革;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罪魁祸首就是教育的功利性因素.

努力把中国设计教育从“大国”建设成设计教育“强国”,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但是这条路必然是漫长的.我们必须认真剖析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我们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娃娃抓起,规范和引导市场行为,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学的实质性改革,建立和完善校内外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开拓性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