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血常规检验全程质量控制

点赞:16252 浏览:708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3 - 207 - 02

如何做好血常规检验全程质量控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参考文献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

由于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受许多因素影响,为了保证结果正确,需做好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在内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现就如何做好血常规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浅谈如下.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1 检验单的申请检验申请单中应包含患者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诊断、病案号)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参考,在出现异常值时进行分析或重测.

1.2 患者的准备采血前应尽量避免生理因素的影响,对于非急诊患者最好固定在某一时间采血检查.对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主要有肝素、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所以,临床医生应考虑到药物、使用剂量、时间所造成对结果的影响,并加以提示,使检验者能对异常结果作出正确判断.

1.3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血常规检验可用静脉采血和末梢血.大量实验研究比较,静脉血采取的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且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血小板计数偏低,因此血常规检验特别是用血细胞计数仪时宜采用静脉血[1].采血前要认真查对,避免张冠李戴.采用真空管静脉采血时要动作迅速,一针见血,采血针穿刺成功见回血后,再将穿刺针从采血管胶塞插入,穿刺针上的乳胶管可以防止滴血,采血时不能取下来,采血完毕后,先拔出采血针,等软管内血液完全流进采血管后再拔出穿刺针.对于溶血标本,应重新采集标本后测定.采血时要注意正在输液的患者,要尽量避开输液的影响来采集标本.采集多管标本时应按血凝、血常规、生化系列、免疫系列等顺序采血.采集末梢采血时,应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和适当的穿刺针,刺入足够的深度.标本采集后再进行认真核对,取血后应及时送至实验室.

2.分析中质量控制

检验仪器应安装于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干燥、清洁、平稳的地方,应用电子稳压器或UPS电源,并妥善接地.应建立血细胞分析仪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每日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对仪器的主要参数进行评价,以保证每日设备正常使用.同时要做好仪器的校准工作.根据ICSH 的要求,血细胞分析的检测结果必须直接或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可采用与仪器配套的校准品或新鲜血标本来校准,由于校准品相对较昂贵,且有效期短,成本高,不易普及.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采用新鲜血标本在已校准好的、性能良好的仪器上检测多次,以其平均值作为该标本的校准值,然后用该新鲜血标本来校准其他血细胞分析仪.如果同一实验室有多台仪器,也可用该方法进行仪器间的比对测试,以保证同一实验室发出的血常规单具有统一性.收到血标本后,应尽快测定.


3.分析后质量控制

查看当天室内质控是否在控.如所有项目均在控,则可以发出报告,若失控,应分析原因并重做室内质控和全部患者标本.由高年资医(技)师审核后方可发报告,审核中若发现漏项未查,结果之间互有矛盾、特别异常结果等应及时复查,把差错堵在实验室内.应建立患者结果登记卡,通过与以往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异常结果,对发现偶然误差有特别意义.检测结果极端异常时应主动及时通知医生,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有疑问的做到合理解释,如与临床结果不符合应及时进行复查.

总之,做好全程质量控制是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只有对分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