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的规范化技术

点赞:5227 浏览:160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痛风,壮医刺血疗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84-2

壮医刺血疗法是壮族民间广泛应用,历史久远,对痛风治疗具有较好疗效的一种壮医外治法.根据壮医理论,痛风是由于风湿热等邪毒入侵,壅滞龙路火路,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壮医刺血疗法能泻热排毒,祛风除湿,疏通龙路火路,达到消肿止痛目的.该技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规范化及应用研究,本文通过概述(疾病简要概况、疗法简要、应用推广前景)、疾病诊断标准、适应症、禁忌症、技术操作方法、不良反应/事件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的规范化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1概述

1.1疾病简要概况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及(或)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关节滑液的血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泌尿系结石及痛风性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患者可在绝经后发作,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与高嘌呤饮食有关,常有家族遗传史.

痛风属于中医的痹证、痛风、历节等范畴,是指因外邪阻滞经络,气血凝滞,肝肾两虚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的病症,慢性病人多伴有关节畸形僵硬、痛风石、肾脏病变等.痛风的壮医病名是“隆芡”,属于壮医“发旺”(风湿病)范畴.壮医认为痛风(隆芡)是因内伤饮食,邪毒(热毒、湿毒、痧毒等)入侵,阻滞龙路、火路,使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于筋骨肌肉关节而致.故清热除湿,解毒通络,运行气血是壮医治疗原则[1].

1.2疗法简要

壮医刺血疗法是壮医针法之一,在壮族民间广泛应用.是用针刺人体的一定穴位,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使针眼出血达到治病目的.主要应用于火毒、热毒盛之阳证、热症,如风湿病、痧病、外感发热、跌打损伤淤积、昏厥、中暑、疳积、急性咽炎、目赤肿痛、腰酸背痛等病.刺血工具:三棱针、缝衣针或陶瓷针.操作方法:右拇指、食二指持针,中指夹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厘米,左手捏住或夹持、舒张刺血部位皮肤,先在刺激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气聚集,常规消毒皮肤、针具后,右手持针迅速刺入0.3厘米左右,马上出针,左手挤按针孔,使出血3-5滴,或加拔火罐、角吸使之出血.术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2].操作简便、易学易懂,无明显创伤性、安全可靠,经济便宜、便于推广,即具有“简、便、验、廉、捷” 的特点和非药物疗法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1.3应用推广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多,近年来,我国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并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识别代谢综合征的早期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由于西药治疗痛风,毒副作用大,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壮医刺血疗法是用针刺局部及穴位后挤压或拔罐使针眼出血而疏通龙路、火路气机,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期消肿止痛疗效显著,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非药物疗法,在基层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2疾病诊断标准

2.1西医分类标准

参照198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3].

2.2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风湿郁热证:关节红肿热痛,发病较急,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关节肿大,重者强直畸形,指(趾)或皮下触及结节,或液化溃流浊脂,腰脊酸痛,舌淡胖或有瘀斑,苔腻,脉弦细或细涩.

久痹正虚证:久病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肿胀、重着,活动不利,或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自汗,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或细弱.

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的规范化技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痛风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3壮医诊断标准

“隆芡”属于壮医“发旺”疾病的范畴,缘于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或外感受风热等邪毒,壅滞龙路火路,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多为急性起病.

主症:以突发的单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或伴屈伸不利,拒按,遇热加剧,得冷减轻,关节附近有结节.

兼症:发热、口苦、口渴,喜冷饮,烦闷、舌质红,苔黄腻或苔白,面色红.

目诊征:“勒答”上龙脉脉络浅表,红活、血管呈怒张状,或呈雾斑.

壮医辨证

发作期

阳证:关节明显红、肿、灼热,疼痛剧烈,或屈伸不利,遇热加剧,得冷减轻,痛不可触,昼轻夜重,发热、口苦、口渴喜冷饮,烦闷,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

3适应症

主要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符合中医风湿郁热证、壮医阳证.年龄18-65岁.

4禁忌症

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不易止血者,痛风结石处、痛风结石破溃处.

5技术操作方法

5.1器械及材料

消毒的三棱针、缝衣针、一次性注射针头或其他针具,陶瓷针等均可.

5.2详细操作步骤

(下转第186页)

(上接第184页)

(1)体位:选择卧位,包括仰卧、侧卧、俯卧.

(2)选穴:壮医“梅花穴+关常穴”的方法:即首先取梅花穴,再视发作关节取相应的关常穴.

1)梅花穴:在红肿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取穴,以此穴为中心上下左右旁开1.5寸(中指同身寸)各取一穴,由内向外刺成梅花形.

2)关常穴:即患处关节周围的特定穴位.

肩关常穴:肩、肩贞、肩前

肘关常穴:曲池、肘、曲泽

腕关常穴:阳池、大陵、外关

掌指关常穴:合谷、中渚、腕骨

膝关常穴: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

踝关常穴:解溪、冲阳、丘墟

跖趾关常穴:太冲、内庭、足临泣

(3)消毒:

1)术者手消毒:术者的手在施术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干净,或用酒精棉球涂擦后或带一次性无菌指套,才能持针操作.

2)施针部位消毒:在病人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涂擦脱碘.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或直接用络合碘消毒3次,穴位皮肤消毒后,必须保持洁净,防止再污染.

3)操作步骤:术者戴无菌手套,右手拇、食二指持针,中指夹住针尖部,露出针尖l-2厘米,左手捏住或夹持舒张刺血部位皮肤,常规消毒皮肤、针具后,右手持针迅速刺入0.3厘米左右,马上出针,左手挤按针孔,使出血10滴左右,或加拔火罐、角吸使之出血.然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5.3治疗时间及疗程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

5.4关键技术环节

辨病与辨证(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中医风湿郁热证、壮医阳证.)、选穴方法(梅花穴+关常穴).

5.5注意事项

①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患者合作.②选择舒适体位,取坐位或卧位,避免晕针.③针后,针孔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④一次放血不宜太多,以数滴为宜.

5.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本疗法安全无毒副作用,几乎不出现意外情况,极少出现晕针及血肿现象,其处理方法如下:

5.6.1晕针立即停止刺血,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5.6.2血肿血肿形成2~3天后,瘀血可以向皮肤表层散开,可见局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出血斑片,后转为青紫色.一般的小血肿不会留下后遗症,出血量大的血肿可以适当用温水热敷,或按揉局部,促使血液吸收,防止血块机化影响关节功能.

6不良反应/事件

尚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

7评述

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可喜的进步,但仍需要进一步开展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建立客观、统一的临床研究方法及疗效评价标准.结合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从临床角度、生活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为痛风临床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