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点赞:6168 浏览:194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前社会中存在三大热点问题,即“就业”、“医患关系”、“教育改革”,医患关系紧张一直是近年来的社会焦点.9月,又到医学生入学的时候,本刊记者就医患关系和医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采访了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郑建中先生.

记者:您好郑院长,请您谈谈什么是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郑院长: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医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医生的教育,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医学生是以学习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为主的学生,但是仅仅具备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并不能保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国古代中医就称“医乃仁术”,要求医生做“仁爱之士”.南齐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宋代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所谓仁爱、廉洁和恒德,都是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的学习和掌握要靠人文素质教育.

记者:请您谈谈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模式

郑院长:长期以来,以专才教育理念为指导,重专业、轻人文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教育的一大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忽视医学的人文性,片面追求医学的技术性,见病不见人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应当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记者:您认为在目前不少中国医院里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是医疗质量的问题吗

郑院长:应该说,多数不是.当前的医疗怎么写作超过以往,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都有了长足发展,不少医院所能提供的技术怎么写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医疗怎么写作质量却存在着较大差距.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医生的人文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培养,导致一些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和削弱.医患沟通不够、不充分是重要因素.

一是医生对沟通不积极,二是患者对沟通不理解、患者对医疗怎么写作期望值过高,三是医患沟通缺乏制度保障,四是医患沟通形式单一,五是医患沟通效率低,六是沟通效果难以保证.一句话,医患沟通很重要,但是不能只挂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由此才能将沟通落到具体行动上,进而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效果,确保沟通的效果不打折扣.

郑建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医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文关怀是第一位的.温家宝总理曾说:要让人们活得有尊严.医疗的过程,也就是医患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交融、信任感召、相互激励的过程.如今,患者抱怨最多的是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素养,他们在接受医疗怎么写作时也需要人文关怀,因为他们是有心理需求的人、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只有富于人文修养的医务人员,才有能力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其实,人文关怀缺失,并不只有医生这个行业,还有不少行业也存在缺乏怎么写作意识的问题.可能我们这个行业更明显,因为老百姓对医疗怎么写作的要求更高.

记者:我国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在哪里

郑院长:主要是先天不足,可能与应试教育有关.人文教育应从小培养,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特别是小学阶段是习惯成型阶段,初中基本素质已经形成,被认为是灌输知识的阶段.现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人文素养先天不足.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孩子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家长认为那是社会的事,学校的事,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学校教育不到位,学校不关注,上大学要补课.多年来,大学以专业教育为主,教育计划按学科组织,大学生们走出校门,业务知识是过关的,人文素质是欠缺的.

记者:目前在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有人文教育课程吗

郑院长:在大学课程中,提高人文素质的教科书越来越多,大学阶段是提高人文修养、丰富思想境界的黄金时期,但是光靠书本是不够的,人文素质不是从书本上学的,而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养成.人文素质的修养不是一时一刻的兴趣,而是一生一世的积淀.大家一定要利用自己可支配时间补上这一课,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实践,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有实实在在的转型,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山大学就率先推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以专业教育为主,而是以素养为主.抓基本素质,基本素质过硬,无论搞什么专业都是一把好手,中山大学的教育模式对其他大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怎样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

郑院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发生变化,由以前简单的“治好病”向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宽慰等更高层次转变.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们自身需求提高的角度来说,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要将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始终保持一颗“爱心”和一颗“耐心”,深刻理解、体会病人的疾苦,特别是病人内心深处的疾苦.只有这样,今天的医学生,才能成为明天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记者:最近听说“五星级医生”一词,怎么理解

郑院长: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五星级医生”的观念,即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和怎么写作管理者,反映了医学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境界的新要求.其中决策、交流、领导和管理的要求,都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记者:大学生和研究生在离开学校前应做些什么准备

郑院长:首先是习惯的改变,一切取决于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在离开校门之前要养成五种习惯:

一要爱看书,爱看书绝不是功利的,是一种兴趣、习惯和爱好.过去我们经常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认为后一句不妥,为什么要把学习作为苦差事呢

现在,医学的飞速发展,老百姓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知识的更新每5年淘汰50%,只有养成爱学习的习惯,紧跟医学前沿,总结治疗手段,才能不落伍.给病人看病是大学学到的,要给病人怎么写作好、看好病是远远不够的,要靠知识的累积,要做有心人.


二要爱动脑,要学会思考问题,把看到的变成自己的.我经常向学生说:“只知道刻苦的孩子没有出息”.要把学到的知识消化了,有知识还要有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思考,知识是老师的,是书本的.要善于消化吸收非常关键,老师最喜欢会思考、有点子的学生.为什么研究生入学要通过面试,通过面试,能看出一个学生有无动脑子的习惯,有无创新意识,是否有前途.

三要喜欢动手.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不爱动手,医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动手能力差,大学生不会看病,临床能力差,所以要抓住见习期和实习期,临床能力才能提高,不动手是成为不了好大夫的.

四是要勤动笔.一个医学生,特别是刚到医院工作的医学生,要有动笔的习惯,要把体会记下来,写写工作日记.好多伟人名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动笔能力非常关键,善于总结,明天做这件事才能做得更好,医疗工作面对的是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去追求完美.

五要会说话,口乃心之门户,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口才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你的工作提供帮助.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因为缺乏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少.沟通不是说话,是一门艺术,沟通是一种能力,要学习与人沟通的艺术,善于倾听和理解,每个医学生都要提高这种能力.患者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寻求医疗帮助,来到一个陌生的医疗机构里面,需要了解许多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医患之间如果没有沟通,缺乏真正的互相信赖,与患者或者家属之间发生误解和纠纷就在所难免.

最后,我想对离开学校的毕业生说几句话:离开校门心态要好,一个人成功不决定于起点,重要的是过程,人和人之间没有差别,是过程造成的.有的医学生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并不是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发展就更好,好多例子证明,有影响的人,大都从基础做起.大学生不能靠课堂知识,要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