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史上的两幕悲喜剧

点赞:22932 浏览:1058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据《论语雍也》记载,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得了病,孔子去探望他,没进屋子,只隔着窗户和冉耕握了握手,还语无伦次地大声哀叹说:“难得救活了,这是命呀,这样的好人怎么会得这么可怕的病呢”

据后人推断,冉耕所患疾病是当时最难治愈、最令人害怕的“麻风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传染上麻风病的人,时间长了,由于受侵害的皮肤或神经对触觉、痛觉、温度等感觉减退和消失,病人手指、脚趾烂掉了,自己都不觉得疼痛,所以称为“麻风”.这病如此厉害,难怪孔老夫子连门都不敢进了呢.

对于麻风病之症,宋朝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载有这样一则逸事:有个叫刘的人,晚年得了麻风病,头发、眉毛全都脱落了,鼻梁也将断裂.一天,他与苏轼等人小聚饮酒,互相引用古语戏弄.苏轼见刘那副样子,便改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戏言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此语一出,引起全座大笑,刘则怅恨不已,下不了台.苏东坡引用刘邦的《大风歌》嘲弄朋友,虽然说过分了些,但他将眉和鼻梁诙谐地嵌于诗句中,描述了麻风病后期“狮子面”的典型症状,写人写症确实是入木三分.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对于麻风病,中医典籍《》中便有了记载,称之为“疠风”.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描述了该病的症状:皮肤不仁,锥刺不痛,眉睫坠落,鼻柱崩倒.元代朱丹溪在其医书中,首载中药大风子治疗麻风病的药理作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家对麻风研究的历史.

麻风病是一种伤身殒命的传染病,更可怕的是,在病变过程中,它能使人丧失健全的肢体、端庄的容貌,与人们的审美和健康心态相悖.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文坛巨子染此痼疾,一个是讳疾忌医,迁延不治,一个是谨听医训,终得好转,留下了麻风病史上的两幕悲喜剧.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由于“遭乱流寓,自伤情多”(东晋诗人谢灵运对他的评价),他的诗赋情调大多悲凉,但能比较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可惜的是,王粲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差,一共只活了41岁,而且死前20年一直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中.

王粲和汉末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交往十分密切.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发现这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虽然才高八斗,壮志在胸,身体里却隐藏着可怕的麻风病病源.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否则到了40岁,眉毛就会全部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如果你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接着给他开了专治麻风病的五石汤药方.在巫医混杂的汉代,麻风病被认为是一种“天刑病”,是祖先不积德的报应.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认为张仲景是有意让他出丑,加上自己没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不愿服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是否服过药,王粲骗他说已经服过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了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粲无言以对,但始终也没有听从张仲景的劝告,果然在他四十几岁的时候眉毛慢慢脱落,此时再想医治为时已晚.半年后,他被麻风病夺去了生命.

卢照邻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誉为“初唐四杰”.

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卢照邻患了风痹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麻风病.这年卢照邻37岁,寄居京城长安.

麻风病史上的两幕悲喜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著名医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卢照邻被此病折磨得万念俱灰,痛不欲生.他遍请名医,精心调治,一直不见好转.后在他人的引荐下,他又向当时也住在长安的一代名医孙思邈求医.

当时的孙思邈已经是90多岁高龄的人了,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孙思邈深知卢照邻的为人,器小识短、刚愎自用、恃才傲物、浮躁狂妄.他一边细心为卢照邻诊脉,一边耐心开导.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卢照邻:“圣人活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形体方有可愈之疾,天地方有可消之灾.”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做人首先要修身立德,要善于容人,这样做了,疾病便难以染身,即使有了疾病,稍经调治,也容易痊愈.为了引起卢照邻的足够重视,孙思邈又苦口婆心地从反面告诫道:“德行不至,纵服玉液金丹,亦难延寿.”

孙思邈让卢照邻服用“祛风、化湿、散寒”的活血通络中草药剂,又从心理上予以疏导,让卢照邻不断排散久积于心中的郁闷之气,和亲友和睦相处,坦诚相见.在孙思邈的精心调理下,卢照邻的病情得到了遏制,并有所好转.

卢照邻情绪稳定下来,不再“狂躁不安”,终于又有精力投入创作.

今天,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麻风病早已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了.但两位文坛巨子上演的两幕悲喜剧仍能给我们以启示.疾病虽然可怕,但应正视它,承认它.这样才能在生命的里程中,活得更潇洒,使自己的生存质量、精神品位更高一些,才不会重演王粲自欺欺人的悲剧,也才会有更多的卢照邻谨遵医训的喜剧.

(责编 何 毅)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