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病拖累甲午战争

点赞:3101 浏览:102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落后的战地医疗

当时,即使是清军负责后勤救护的医局,也不过是在战线后几里乃至十几里的地方设立临时包扎所罢了,第一线根本看不到医护人员.

就连远在大后方的医护人员也短缺严重,远远不能满足战时的救护需要.例如,作为清军医护总后方的天津总医院,平时只有3名医生,到1895年战斗最激烈时,两个出差,只剩1个人为200余伤员提供诊断治疗,还有600余伤员要转入该院.海军也大致如此,北洋海军建军时拥有大小舰船25艘,满额配员3000多人,医护人员只有区区19名编制.就连这19个指标也未能完全到岗,实际只配备了16名医官,平均每艘舰船分不到1个.

伤病拖累甲午战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战地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更要命的是,这为数不多的医护人员素质非常低下,而且贪生怕死,往往临阵脱逃.他们大多是些读了几部医书便出来行医的庸医,在平时无所事事,偶尔有士兵头疼、拉肚子还可以勉强应付.然而,他们对外科一窍不通,一旦遇到战争,根本无法给前线受伤士兵以及时而恰当的治疗.例如在大东沟海战中,舰上的军医大多对外科创伤救护一无所知,只能眼睁睁看着伤员痛苦挣扎直至死亡.有的军医甚至根本不敢上甲板,躲在铁甲舰舱里尿裤子,还有的刚一开战就跳水逃命去了.

僵化的医疗体制

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本质上是由落后腐败的医疗体制决定的.在威海卫保卫战中,日军刚一登陆,许多医护人员便纷纷要求撤离战区,理由是他们是文官,不隶属于将军或者提督,使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将士雪上加霜.

此外,官兵受伤后,上级往往只是照章发银两,让其自己去国际的医院寻求治疗.但士兵往往因为所在部队溃败而领不到医药费,根本得不到治疗.因伤致残者和阵亡者所得的抚恤金也少得可怜,几乎不够支付回乡的路费.海军的情况好些,但也只是稍事包扎后赏几十两银子了事,之后如何治疗,完全成了自己的私事.

低迷的清军士气

由于以上种种,作战的清军因为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救治,不该死的死去了,不该残的残废了,极大地增加了官兵无谓牺牲的数量.

诚如北洋水师军官在黄海海战后所言:海中交战,炮弹纷飞,断臂、折股的伤员因得不到及时医治而“痛极哀号,惨不忍闻,触目惊心”,“士卒为之胆寒,无复斗志矣”.参加救护工作的外国传教士后来在回忆录中也写到:“中国军队在1894年至1895年的战争中,没有任何战地救护措施和机制.当一个人受伤倒下的时候,他只能躺在那里,直到慢慢地冻饿而死.”

也就是说,中国军人知道自己一旦害病、受伤就将被抛弃,因而不可能有多么大的战斗热情.

日本人的战地医疗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已经具有了近代化的战地医疗体系,而且,其医疗水平和效率也相当高.战争期间,日本赤十字社的医护人员和日军军医一直穿梭在战地间,抢救日本军人,对士气的保持意义重大.

日本海军每艘战舰上都有一个医疗队,从副医到大军医,无论是建制数量还是人员素质,都远远高于当时的清军.日本军医是在编的职业军人,战斗中一定是在甲板上医治伤员,而不是躲在装甲舱里.

在整个战争期间,对军人生命威胁最大的并非战伤,而是疾病.日军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脚气病、伤寒、痢疾等疾病,由于具有有效的战地医疗系统,这些日军病员大都得到康复并回到前线.而清军1894年开赴朝鲜前线的过程中,就有半数的士兵因饮食不卫生而染上“霍乱、转筋、脾寒、疟疾”等病.1895年的初夏,清军八盘岭防营连日瘟疫盛行,导致大批士卒染病甚至病死,造成巨大的非战斗减员.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但后勤保障这个软实力不容忽视.甲午战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军就是因为只重视武器装备等硬件的改良,而忽视战地医疗等软件的革新,最终影响了士气.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