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等

点赞:20161 浏览:861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关 键 词 肥胖症 埋线疗法 高脂血症脂蛋白类 血液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笔者近年采用穴位埋线法,对肥胖病人进行减肥干预治疗时,发现随体重下降,血脂水平也得到改善.为观察穴位埋线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我们对63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和口服脂必妥药物治疗,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血清胆固醇(Tc)≥5.72mmol/L或血清甘油三酯(TG)≥1.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1.40mmol/L;同时符合1999年亚太地区肥胖标准,即体重指数(BMI)≥23,年龄30~60岁.凡继发性肥胖血脂异常患者,患有冠心病、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有慢性肝、肾、内分泌疾病者,近3个月接受任何减肥措施和口服降脂药物者,均不纳入本观察.

观察病例 63例,均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门诊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32例,口服脂必妥药对照组31例.其中埋线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32~59岁,平均42.97岁;平均病程6年;13例有家族史(父亲或母亲有肥胖型高脂血症).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34~60岁,平均43.21岁;平均病程7年;有家族史者11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法.主穴:中脘、水分、天枢、大肠腧、梁丘、公孙.脐上偏胖配梁门、下脘、大横;脐下偏胖配石门、关元、大巨、归来;气虚配足三里、气海;痰湿配丰隆;胃热配曲池;便秘配支沟.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0.4%利多卡因0.5~1.0ml穴位皮下局部麻醉.腹部穴位进针法:将0号铬制免煮型医用外科羊肠线剪成1cm长,放入9号腰穿针前端,右手持针,针尖从局麻针口向下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刺入穴位,大约进针至皮下1.5cm,缓缓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内.四肢穴位进针法,采用一次性8号注射针头作套管,用30号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取3~0号1cm长羊肠线置入针管前端,快速进针约皮下0.5~1.5cm后缓缓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内,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12小时之内禁沐浴.每周埋线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因考虑需治疗8周和对血脂异常未再细分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故选用口服脂必妥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批号:国药准字Z51022196),每次2片(0.7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全部患者均给予生活指导:每天体育活动20~30分钟,可散步、慢跑、爬山等;三餐以清淡为主,晚餐后至睡觉前不再吃零食.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血脂(包括TC、TG、HDL-C及LDL-C)、体重(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指标)变化,治疗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种类、频次及程度.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

疗效判定标准 血脂标准参照《调整血脂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拟定:①显效:Tc下降≥20%,或TG下降>140%,或HDL-C上升≥0.26mmol/L;②有效: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或HDL-C上升0.104~0.26mmol/L;③无效:Tc下降<10%,或TG下降<10%,或HDL-C上升<0.104mmol/l.体重标准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体重下降>5kg;②有效:体重下降3~5kg;③无效:体重下降<3kg.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穴位埋线组降脂作用与脂必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降脂疗效相当.穴位埋线在减肥方面疗效显著.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明显显著性(P<0.05或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各项指标变化比较见表3.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各项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0.01).

讨论

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方法,以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任脉经穴为主,调整脾胃功能,疏通瘀滞,通腑利湿,祛痰降脂.结果表明,治疗后体重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效改善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脂质代谢紊乱状况,调节血脂水平发生良性变化,减肥降脂效果显著.穴位埋线是融合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取穴少,对穴位的刺激持久,不良反应小,易为患者接受.肥胖型高脂血症治疗时间和疗效成正比,临床观察1个疗程有效,2~3个疗程显效,再巩固1~2个疗程即可.1周只需就诊1次,大大提高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适应了当今社会较快的生活节奏.穴位埋线在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中疗效满意,作为一种减肥降脂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暑热伤阴1例治验

张 博

252038聊城市东昌府水镇乔集卫生室临床资料

患者,男,7岁.2005年6月15日前来就诊.患儿发热7天,伴咳嗽少痰,体温38~39℃,在本市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曾使用头孢哌酮巴坦、阿奇霉素等消炎退热药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于1天后又出现发热,即来我处诊治.就诊时发热,以午后为甚,夜间烦躁不安,口渴引饮,咳嗽少痰,胃纳不振,小便短黄.体温38.5℃,心率15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可闻及少许湿性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舌边尖红,苔黄白相兼,脉细数.为暑邪久羁,耗伤津液.拟方:青蒿10g,知母10g,地骨皮12g,石斛9g,连翘10g,金银花10g,竹叶10g,蝉蜕6g,荷叶10g.2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6月17日二诊.用上药2剂后,身热咳嗽已除,无烦燥口渴,但食欲未增,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无力.此乃热邪已退,正气未复之征,给予四君子汤加味,以益气健脾,调理肠胃.处方:党参12g,白术6g,茯苓9g,焦三仙12g,白扁豆9g,炙甘草3g,红枣6枚为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药后食欲增进,精神好转,病告痊愈.

讨论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耗气伤津.本例患者暑邪为患,热邪久羁,阴液被劫,气阴两伤,故发热不退,口渴引饮,烦躁不安.投以清热解暑.养阴生津之剂,使暑热之邪渐退,阴液得到濡养.方中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石膏、竹叶、知母,清热泻火,解渴除烦,生津利尿,滋阴润燥;青蒿祛暑解热;地骨皮清泻肺火;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荷叶清暑解热;蝉蜕解热、镇惊止痉.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功效,继以四君子加味,以益气健脾,恢复肠胃功能而收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