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进社区如何面对人才困境

点赞:18213 浏览:816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北京中医药国际论坛近期在京召开.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到2011年年底前,该市社区卫生怎么写作机构中,中医占全部医生的比例城区要达到25%,郊区要达到15%.事实上,不只是北京,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加快中医进社区的步伐.如“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怎么写作达标建设项目”,立项资助建设40家“上海市中医药怎么写作社区医院”,如浙江温州,计划到2011年,该市所有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和>95%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站将提供中医药怎么写作.中医保健、按摩等项目,不但方便了患者,最重要是社区医疗机构发挥了功能性作用.据调查显示,一些怎么写作开展好的社区医疗机构,中医保健的收入占到医疗机构总收入的60%.各地开展的一系列中医进社区的积极举措,标志着中医在社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中医进社区如何面对人才困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药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现状

中医在社区优势凸显

其实早在2003年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示范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就积极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怎么写作,但直到最近几年间,中医在社区的发展才有了起色.

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中医科主任杨若濒说,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中医热乎起来是最近三四年的事.19年前,杨若濒刚来卢沟桥医院时,不仅医院规模很小,中医师也仅有他一个,患者少得可怜.面对这样的医疗环境,他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但因为身有残疾,“没有办法”,他不得不接受现实留了下来.后来,硬是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钻研,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逐渐得到附近老百姓认可.让杨若濒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的是,居民看他的眼神从以前的不屑变成了渴望,慢慢地,找他的患者越来越多.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杨若濒感慨道,中医存在和发展主要还是在社区实践,如何开药方、用什么药,都是在实践中积累,且因人而异.所以只有在社区,中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的确,中医与社区,已经融为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医需要社区,社区也需要中医.

□分析

中医就是天然的全科

《扁鹊传》记载: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意思是,扁鹊到了邯郸,听说赵国人尊重妇女,就做起了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周王朝的人敬爱老人,就做起了老年病医生,到了咸阳,听说秦国人爱护小儿,就做起了小儿科医生.总之是随着风俗的不同而变换行医的项目.

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主任季和平看来,自扁鹊开始,中医就是天然的全科,中医与全科理念相通,而中医师可根据当地百姓需求来行医,即“对各科都必须了解”,这又与全科医师的要求相同.此外,中医师与全科医师一样,怎么写作的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不仅要考虑疾病因素,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等,中医与社区怎么写作在理念上有着相通相融的地方.

如果说理念上的契合是中医和社区结合的基础,那么二者的相互促进则源于大众的需求.

老百姓信任中医更需要中医

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从只有杨若濒1名中医师、1间门诊,发展到现今15名中医师和占据整整一层的中医门诊室,完全因为老百姓的“需求”.该中心主任吴海涛回忆起该中心中医科发展的历程时说,在社区发展中医,最初凭借的是一种“本能”.“最开始,中医一直包含在全科医学里,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百姓信中医、需要中医.他们对中医的需求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人气.再加上中医有其特点,所开展的一些项目,如号脉、针灸、理疗、按摩等,更多的依靠每个医生的个人技术,不需要大型的仪器设备,这为社区开展中医诊疗提供了便利条件.而我们也找到了社区发展的重点方向.后来中心有意引进了很多中医人才,逐步发展起来,而中医也随着社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

北京广济医院王志华院长对此亦有同感,她认为西医的引进和发展并没有淹没中医的魅力,老百姓的需求一直是中医革新发展的最大动力,可以说早期中医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改变,中医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包括其丰富有效的治疗项目和简单便捷的治疗形式,如在大医院手术后的患者不用排队,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理疗,退休的老人下楼就可以拿中药,还有医生建档跟踪治疗,中医整体治疗的理念能更好地在社区体现.

如今的卢沟桥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以每个医生平均接诊患者来计算,中医的门诊量是最多的.

□问题

人才短缺制约中医在社区发展

随着中医疗效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其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看到,早晨7:30,已有附近居民陆续来到针灸室.据季和平介绍,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不影响别的患者就医,这些“老病人”都赶在门诊开始前的半小时抵达医院进行针灸治疗.而8:00之后,门诊量迅速增加,只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医门诊外便排满了病人.

“医生有限、人手不够,必须要引进人才”已经成为社区中医科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季和平感慨道,虽然中心一直在招人,但能留下来的太少.

有识之士指出,中医人才奇缺,后继乏力是影响制约中医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每年有数量众多的中医大学生毕业,但实际能植根中医事业者却只有10%左右.为此,各地政府给社区医疗机构纷纷定下优惠政策,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留在社区,如北京提供户口,签订十年合约,违约者需付违约金等.但也有相关人士表示,用优惠政策留下人才固然可行,但留下来的人才究竟是为这一户口还是为中医事业则不得而知.事实上,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日渐萎缩的背景下,社区应该是中医人才得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杨若濒认为,中医师从中医学中掌握的人文理念更适合在社区发挥.社区的性质决定了医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患者交流,而中医的理论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和患者打交道.杨若濒甚至认为中医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天生适合在社区工作.只要具备广博的中医基础知识、悟性和愿意与居民打成一片的心性就可以.“毕竟中医关注的是人,而不只是病.”


因此,杨若濒认为,现在的中医院校应该在医学教育中灌输“扎根基层”的理念,同时解决中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而对已经引进到社区的中医人才,则需为其提供发展和获取成就的机会.因为引进的大多是研究生,而研究生的强项就在于科研,所以吴海涛给他社区中心的中医科“压了”很多科研的担子,要求中医师必须做科研.与此同时,尽一切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社区医生的学习也需要‘有点有面’,‘面’需要每个医生对各科的疾病有广泛的了解,这方面目前已经足够了,而‘点’则需要每个医生最终都能有所专长.”吴海涛认为,这是中医在社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名中医进社区仍需时日

人才是关键,但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又是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从大的中医院聘请名中医进社区是最快捷的办法,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名中医来我们社区医疗机构坐诊,不是短期,而是希望能够几个月或半年、一年在社区坐诊.但我们请不起这些专家,而专家也不愿意长期在社区医疗机构坐诊.”这是记者在北京市各个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考察中听到最多的话.

王志华表示,请名中医坐诊是社区比较头疼的问题.要让老百姓更加认可中医,认可社区的中医能力,就需要有名中医的带动.王志华告诉记者,原本医院计划邀请名中医在社区长期坐诊,或由几名名中医在社区轮流坐诊,但社区能提供的资金较少,无法支付这些名中医与在大医院一样高额的挂号费,并且在社区中医挂号费只能收十多元钱,显然无法体现名中医的劳动价值.

此外,王志华进一步指出,受执业地点的影响,即使社区请来名中医,在社区进行诊疗,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要求,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因此,她认为社区需要资金,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希望根据辖区划分,能够有大型的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结成帮扶关系,可以请到名中医到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定期坐诊,同时允许中医多点执业,对社区中医工作进行指导.

当然,还可以探索其他的有效办法.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赵锡银就建议,可以适当引入志愿者走进社区,为老百姓怎么写作.赵锡银解释道,检测如一个社区本身住有退休的老中医或中医专家,可以发动并聘请他们作为志愿者到社区坐诊.“一方面他们可以发挥余热,以多年积累的诊断经验为老百姓怎么写作,另一方面,他们的邻里关系好,信任度高、可靠、方便.相较社区周边的那些私人门诊,怎么写作质量又高又好.”因此,赵锡银认为,中医志愿者进社区,值得尝试和推广,并极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医已经毋庸置疑成为社区稳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但如何使二者齐头并进则是卫生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幸而各地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各地已经开展一系列中医进社区的积极举措,专家表示,其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