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反射区***对运动后体能恢复的作用

点赞:5069 浏览:145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2

摘 要 足底反射区按摩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实践证明,按摩足底具有暖腰肾、聪耳目、健脑筋、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等功效.现代医药虽然给人类防治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但同时也引发不少问题:药源性病症、中毒反应、副作用和机体的抗药性成了医学界十分棘手的问题.而足底按摩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正日益受到青睐.足底按摩疗法对于运动保健与医疗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方法简便,人人能做,特别是运动后恢复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等都有好处,能达到舒筋活络之效.

关 键 词 足底反射区 按摩 运动 体能恢复

一、前言

足部按摩是人们在与病痛的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渐渐完善,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其双足相对应的解剖部位),产生神经反射作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发挥机体各组织器官潜在的原动力,从而起到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可以说它是一种自然疗法[1、2].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前人的科研成果,对其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亲身体验对足底反射区按摩的主要手法及其在运动后体能恢复作进行分析总结.

二、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简述

所谓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由于长时间或大强度运动后出现的一种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是一种运动训练过程中正常的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快消除疲劳,就会影响训练效果,且易造成伤害事故,也会给运动员的学习和生活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作为教练员,了解疲劳产生的机制,并适时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运动员尽快消除疲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

生理学研究认为,疲劳的产生与体内能量物质的过多消耗或补充恢复不足;血液酸度增加,机体缺氧等内环境基质的生理生化状态改变,以及和神经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身体各部器官,包括大脑皮层在内都具有一定能源物质的储备能力,任何工作和运动都要消耗这种储备,如果消耗和恢复两个过程能保持能源的动态平衡,就不会出现疲劳[3].当体内能源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消耗过多,尽管在消耗过程中恢复也在不断进行,但其补充远低于消耗量,达到一定限度时,体内的代谢过程就会发生障碍,疲劳也就产生了.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肌肉收缩和舒张不可缺少的物质;而CP是快速再全盛的能源,所以在运动中,ATP、CP的减少和耗竭可以说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足底反射区按摩对运动后体能恢复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理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足底反射区按摩的生理机制

足部按摩是人们在与病痛的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渐渐完善.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素问》中已有很多有关按摩治病的记载.如导法方宜论中记有:“者,其地平以湿等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唐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跻,谓捷举手足.”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记有:“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石,挢引,按杌,毒熨.”再如近年长沙马王堆3号古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共有导引动作图像44幅,不但形象地描绘了各种导引的具体姿态,而且在每幅图中还注明了所防治疾病的名称.可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按摩和导引已成为医疗上重要的手段.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其双足相对应的解剖部位),产生神经反射作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发挥机体各组织器官潜在的原动力,从而起到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可以说它是一种自然疗法[4、5].由于这种疗法简单易学,不受时间,地点,条件所限,适合各层次人员学习掌握,对某些系统的疾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取得病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四、足底反射区按摩在运动后恢复中的应用

(一)足底反射区按摩手法

1.双手按摩法

取坐位把小腿置于另一大腿上,双手相配合按摩一只脚.可用点、按、揉、搓、捏、锤等手法,一脚按摩后再按摩另一只脚,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2.掌擦法

用一手附着在一定的部位,一般均用于足心部,进行直线来回摩擦,频率每分钟60次左右.

3.锤叩法

在长期的按摩中手指易疲乏,效率较慢,可用木质或塑料的健身锤叩击.健身锤可作大面积叩击,也能达到同样的疗效要求健身锤表面必须光滑.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以上手法用力适度,轻重交替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手法越重效果不一定越好.

(二)足底反射区按摩在运动后体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

1.实施按摩时,足部的肌肉组织受到挤压而紧张收缩,触压觉感受器将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经中枢分析综合,启动调节机制,通过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到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使肌肉放松舒张.这有助于消除运动系统的紧张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足部按摩后所产生一种轻松感的原因.

2.按摩的压力使足部的血管,淋巴管受压缩,血流及淋巴回流不通畅,管壁的压力增高,管壁上的感受器向中枢传入冲动,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射,中枢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传出冲动,使心血管活动得到调整,如心脏功能加强,血管舒张,循环通畅,血流量增大等,从而改善整个循环系统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