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之中医体悟

点赞:3836 浏览:101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16-01

【关 键 词 】 骨质疏松症 骨折 中医理论 近10年来我国对骨质疏松症(OP)的研究成绩卓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令世人瞩目.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及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四肢疼痛、龟背、乏力,甚至骨折.本病属于中医的“腰痛”、“骨痿”、“骨痹”、“骨折”、“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1].

近几年来,多以补肾壮骨、祛寒益精,养血活血为主,常用的药为:仙灵脾、补骨质、骨碎补、川断、桑寄生、附子、肉桂、枸杞子、蛇床子、巴戟天、丹参、龟版胶、地黄等.现在骨质疏松症在诊断标准、研究方法等方面日趋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结合中医古代文献对OP在基本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选方等方面的全面认识,现将笔者对OP的中医理论认识简单介绍如下:

(一)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后天之本相互资生,脏腑之间相互关联肾藏精,主骨生髓, 肾虚与骨质疏松关系最为密切.《医经精义》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精足则髓足,髓在肾内,髓足则骨强”,反映了肾、骨、髓之间存在一定的生理联系.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盈亏直接影响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肾藏精,主骨生髓.髓藏于骨中滋养骨骼,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坚固有力,反之则疏松易折.《景岳全书》:“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可见古人对“肾主骨”与五脏六腑之间的普遍联系已有认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依赖脾的运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清阳实四肢”谓四肢运动有赖于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则有水谷精气所化生,所以脾旺则四肢强健.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骨骼因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气虚不能充运,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的发生[2].

(二)(气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久病入络

骨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以腰背痛最为多见,疼痛持久,痛处固定不移.清•,唐容川提出“: 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障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王清任在《 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 痛不移处”或“ 诸痹证疼痛”定有瘀血,可以认为血瘀为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最主要的原因.老年人或妇女进入绝经期后肾阴、肾阳偏衰,肾阴不足,虚火炼液,致血稠而滞;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致血寒而凝;肾虚元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致气虚血瘀;肝肾阴虚,经脉失养,血流涩滞而瘀;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统摄无力,脏腑机能的衰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停滞为瘀[3].


(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本病有内外之因,肾肝脾为主要内在因素,精血虚衰,为主要病机.,其病理变化不同,临床出现之症候有所差异,症状表现也较复杂,且病情有轻重及深浅之别,故之临床上必须辨证分型.对于本病的治疗,《内经》云:“肾主骨,肝主筋”,“肾实则骨有生气.”《圣济总录》认为:“肾不荣,则髓不能满.”《脾胃论》强调痹痛治疗必须健脾化湿,调补脾胃.这些论点,提示了从肾肝脾治疗痹痛的依据.综上所述,应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全面分析、进一步深入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四)上工治未病,中医讲求“未病先防”

因骨质疏松症多是伴随增龄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疾病,其一旦发生而不可逆转,故以上防止早衰之法在预防本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类似于“上工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亦尤为现代医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