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理想教育,变“苦学”为“乐学”

点赞:23834 浏览:1073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今学生的学习负担压力大,如何引导学生在艰苦的学习中寻找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从理想教育着手,强调阅读和实践并行,是通往“乐学”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理想教育 苦学 乐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61-01

当今的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家长和老师亦强调刻苦刻苦再刻苦才能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于是学生学得苦,家长在旁边看着苦,老师急得苦.若转变思路,是否既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能够快乐地学习,不会觉得累,更不会觉得苦呢?本文将从理想教育着手,探讨通往“乐学”的有效途径.

一、理想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云:“人无志不立.”说明了“立志”不仅是一个人学习奋斗的前提,也是其学习奋斗的动力.目前,学生的厌学现象比较普遍,若非老师在后面追赶不能学,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上述的那种内动力.然而,一旦确立了人生的远大理想,其动力就可谓大矣!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与同学好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此都做出了不朽的业绩.

可见,理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与现行的素质教育并行不悖,属于“内因”的性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理想教育的措施

1.走出课堂,实践人生,从小立志

当前的学校教育,囿于课堂教学的狭小圈子,使得学生对活生生的生活实践少有接触,也就导致了诸多的学生“高分低能”.在这方面,需要向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学习,他的教育观就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造就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辉煌成就.古人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就特别重视向“无字之书”(即社会实践)的学习,因此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还将中国的具体实践同马列主义原理相结合,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此指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奉行理想教育,变“苦学”为“乐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理想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因此,教师应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野营、游览、参观、访问、调查、支援工农业生产等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既有可立之志,也使得自己的志向更明确化、具体化,并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瞻仰前人事迹,树立远大理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的民族.诸如千秋永固的都江堰、雄伟壮观的秦长城、浩浩荡荡的大运河,这些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赞美和景仰.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河南登封的观星台等科技成果,在当时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的文学、哲学、艺术在世界上也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中华民族更是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振臂一呼的陈胜、吴广;精忠报国的岳飞;临危不惧的文天祥;不畏的林则徐;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人,他们的事迹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世世代代都赢得了后人的崇敬.

通过有条件地对上述遗迹的景仰和对前辈事迹的学习,学生就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只有勤奋才能成才,成才也只有和爱国联系起来,才能有所作为.

3.博览群书,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小时候酷爱读书,为此常遭主人的责骂,可是小高尔基觉得他们这些人,跟他在书里读到的那些有力量的高尚的人相比,显得是多么渺小和可笑.他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情谁也阻止不了.这说明读书不仅能够开阔视野,更能从书中汲取人格的力量,另外还对净化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4.教师一专多能,学生深受感染

教师不仅应该精通学校所设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应有一项自己过硬的专长,如文学创作、装潢设计、音乐、舞蹈、电器维修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眼目睹老师如何将抽象知识具体地化为物质财富.这是一种榜样学习,而榜样的力量更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