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历史的封面

点赞:3511 浏览:125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东方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封面中国》一书,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为线索,勾勒了1923年至1946年的中国历史,在阅读界轰动一时,赞誉鹊起.

1923年,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是吴佩孚,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大军阀,是传统意义上的“坏蛋”.军阀的种种劣迹,我们如数家珍,但是,本书则让我们了解了军阀更多的侧面.吴佩孚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五四运动,“他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天才,还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并且颇具开放意识,近五十岁了居然开始在清晨学习英语,实令人刮目相看.不仅如此,抗日战争中,吴佩孚表现得极有民族气节,最后暴毙于日医手下,被陪都的报纸誉为“中国军人的典范”;当时驻重庆的元老董必武,也公开表示吴佩孚颇有些为人称道之处.

类似的情况还有长期盘踞东北的张作霖,他的确反共、,“但盖棺论定,他无愧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他“把自己的大半财产用于兴办教育”,在“跟俄国人和日本人玩弄国际政治这副牌时”,“始终保持了东北领土的完整”.由于张作霖始终拒绝执行所谓“二十一条中有关南满、东蒙古农工业的中日新约”部分,成为日本控制东北的最大障碍,日本关东军1928年6月4日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炸死.


另一位军阀“山西王”阎锡山,登上了1930年5月19日的《时代》封面.这期《时代》上说阎锡山“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为富裕”,“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阎锡山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以农业为首务,他提出三事(种棉、造林、牧畜)和六政(禁烟、天足、剪发、水利、种树、蚕桑),三事六政相辅而行.他还修公路、铁路,建工厂,使山西形成了自己的近代工业体系.山西的教育,当时也在全国领先.山西很早就实行了国民义务教育,同时还发展了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阎锡山甚至“敦促南京的委员长,考虑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土地改革’,将每个村庄的土地,平均分配给有能力的村民”,获得土地的方式不是将地主杀掉,而是“从地主手中赎写土地”.

本书描述人物,不是根据其意识形态的认同简单地作善恶美丑的画像,而是去揭示人物本身在他们各自所在的历史过程中做了什么.既然是人,便必然会有闪光点或阴暗面,既然是人,也一定会有失误之处或英明之举.无论他本身所属派别为何,都会有勇敢、恐惧、犹豫、果断等等凡人应有的一切情感特征.人的研究,也许是一切历史研究中最复杂的,本书揭示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复杂性.

人物的命运是通过事件来展现的,本书以《时代》封面人物为线索,勾勒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原委,与一般的认知也是大相径庭.

1931年至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本书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关于张学良不抵抗的政策,书中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而此后发生的西安事变,事实和我们既定的认识差距更大.

掀开历史的封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习英语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由上可见,本书利用《时代》周刊,为人们还原历史场景、揭开历史的面纱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不过,它也存在些许不足,举个小例子:

本书引用了一段材料,称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私下指示他的嫡系部队不支持十九路军抗战,使十九路军的抗战陷于孤掌难鸣的困境”.这种说法显然不对.当时不仅通电全军:“我十九路军将士,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心,以此与破坏和平弃信义之暴日相周旋.”而且派嫡系张治中率第五军参战,并要求张治中服从蒋光鼐总指挥的命令,与十九路军团结一致,抵抗到底.这在史学界已有公认,相关资料有很多,《中国的七十年》中就明确说,“南京政府也派出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率部赴上海参战”.

不过,我们不能要求一本书是完美无缺的,正如我们不能苛求历史上的人和事毫无过失一样.“微瑕未累千金璧”,《封面中国》所透出的灵气和对思想的启迪价值,并不因为存在“微瑕”而有丝毫的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