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

点赞:22447 浏览:974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8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15d后进行NBNA评分,并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PDI和MDI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NBNA评分、PDI和MDI评估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和长期疗效.

关 键 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BNA评分;发育指数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病症,轻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若为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死亡.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能够促进造血的细胞因子,其生成量与供血供氧状况有很大关系,若中枢神经系统缺血,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量就会成倍增加.我院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中度和重度患儿,且均为足月新生儿,排除存在严重先天畸形、大量颅内出血、贫血、严重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等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男患儿10例、女患儿14例;胎龄37~42w,平均胎龄(36.8±4.5)w;体重2.5~4.0kg,平均体重(3.4±0.8)kg;其中,产9例、剖宫产15例.对照组24例,男患儿11例、女患儿13例;胎龄37~42w,平均胎龄(36.5±4.3)w;体重2.6~4.0kg,平均体重(3.4±0.7)kg;其中,产10例、剖宫产1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生产批号20051024,南京华欣制药公司生产)治疗[1].采取皮射的方式,300U/kg,之后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隔日进行1次,连续治疗15d(静脉注射时保证在2min内完成)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3评估方法 治疗15d后进行神经元(NBNA)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的内容有:4项主动肌张力、3项原始反射、6项行为能力、4项被动肌张力、3项一般状况.每一项分为0分、1分、2分三个分度,总分40分,超过35分则判定为正常,低于35分则判定为异常.治疗3个月后进行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能发育指数(MDI)测试.PDI和MDI均大于90的评定为正常,低于90则评定为异常.以上评估均由专业人士负责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例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的比较使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病因,主要是由于围产期缺氧造成.一般中度和重度患儿的病死率较高,即使存活也可能留下后遗症,给患儿以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找寻到一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且其生成量与供血情况存在很大的相关性[2].

当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已经超出干细胞生物学作用的范畴.作为抗凋亡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介导多种信号系统,从而有效抑制细胞凋亡,对器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Jaquet等人认为其具有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同的血管生成能力,其作用机制是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起到动员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进而促使血管生成,对组织修复起到加速的作用[3].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NBNA评分、PDI以及MDI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可见,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均比较显著.随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作用机制将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