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6年6月份2016年3月份月病人抗菌药物调查

点赞:24670 浏览:1093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2011年6月-2012年3月已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历350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5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37.5%,其次为β内酰胺类,占18.8%,喹诺酮类占5.6%.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较低,少数抗菌药物的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选用药品档次较高.

【关 键 词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干预

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应用中范围最广、消耗量最大的一大类药.近年来,抗菌药物发展迅速,新品种不断出现,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较多,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为了解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随机抽查本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份的350例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16年6月份-2016年3月份月病人抗菌药物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药物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查全院7个病区2011年6月-2012年3月份,每个病区每月5份病历,出院且使用抗菌药物的共计350份病历.

1.2 方法与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作以下内容统计:①抗菌药物的费用情况;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构成比;③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④有无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情况;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⑥DDD值;⑦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⑧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比列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3 评价标准 抗菌药物使用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新编药物学》(第16版)以及药品说明书进行评价,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方案.2 结 果

2.1 抗菌药物费用情况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的比例为48.74%,最高占57.3%,与上半年比值,显著下降.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最多为1258.34元,最少为10.57元,平均为256.16元.每天平均费用17.53元,较上半年相比有明显下降.预防用药时间为24小时.与过去相比,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有显著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过去73%,降低为2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过去76%降至为6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由过去76%降至42%,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有过去100%,降至43%.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

2.2 抗菌药物用药品种情况 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总计35种,β-内酰胺类19个,占54%,氟喹诺酮类3个,占8%,大环内酯类2个,占5.7%,该比值与往年相比出现明显的相对集中性,与我院现有的抗菌药物品种物减少有一定正相关性.从本次数据上看,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这三大类仍然是我院住院抗菌药的主要品种.

2.3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350份病历中,一联使用的有312份,占89%,我院抗菌药物二联使用有37份,占10.5%,三联使用的有1份,占0.5%.符合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要求.从联合使用的角度看,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

2.4 抗菌药物有无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情况 从本次抽查的350份病历中,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或期间进行了病原菌检查及药敏实验和上半年基本持平,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40%,需进一步提高标本送检率.

2.5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抽查病历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药品品种选择不当,用法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给药时间不对,个别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没有控制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而是在术后静脉给药.部分医师有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现象.3 讨 论

通过对医院用药的使用情况的全面分析,就本季度用药存在的问题,对不合格处方发现的问题与临床医师沟通,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科主任的高度重视并加强抗菌药的使用管理.

3.1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查较少,经验用药多 根据本院细菌室资料表明:本院内科感染性疾病常见致病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检测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这些致病菌高度敏感,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制成复方制剂后,抗菌活性显著增强,而在临床使用也证实了其有效性.但是抽查儿科病例发现,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抽查10份,3份均使用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本类药物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但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过度使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可能诱导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从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有学者研究表明产ESBLs细菌分离率的增加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总量及年平均每份送检样本中此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呈正相关.其次在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美洛西林钠,在抽查病例中发现选用酰脲类青霉素美洛西林钠预防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美洛西林属于钠酰脲雷青霉素,对抗铜绿检测单胞菌为代表的检测单胞菌属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肠肝菌科细菌及铜绿检测单胞菌所致感染.而对阳性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弱,不推荐作为为外科围手术期尤其Ⅰ类切口感染预防用药的品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查较少,经验用药多.建议医生对患者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时,在没有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尽早为患者做病原学检查,再凭经验治疗,待药敏回示后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的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2 药物用法用量使用不当 病历号* * * * * *,临床诊断为颈椎病(混合型),于2011年11月1日9:10在CT直视下颈/4,颈5/6椎间盘胶原酶溶盘术,手术切口为Ⅰ类,病历中明确写道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素使用情况为美洛西林钠(3g/支)3g静滴bid(45滴/分),溶媒使用情况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00ml静滴bid(45滴/分)使用时间为:1/1111:01-4/11 10:59.用药分析:美洛西林钠为时间依赖性药物,说明书示:成人常用量为一日2-6g,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由此可见,药物日使用次数过少,建议3-4次/日给予.

3.3 特殊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 病历号为* * * * * *,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动出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静滴bid(14/11 8:50-11/17病人自动出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临床上常用的具抗铜绿检测单胞菌活性的抗生素,能在胆道内达到较高的浓度,抗菌活性均较强,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非一线用药.属于特殊抗菌药物,只能由副主任医师方能使用,在该份病历中,笔者未查到有相关记录,且我院要求使用该抗菌药物必须交由医务科备案.建议医生在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时交由医务科讨论备案.


3.4 建议 建议加强合理用药及医生在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先提取病原学检验标本,在行使用抗生素,待药敏结果回示再行调整抗生素.在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同时熟悉《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及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特别要了解与自身密切相关的2010年7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同时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