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的“杏林”人生

点赞:27851 浏览:1309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王老爷子本名王积挺,农五师医院上上下下都叫他“老爷子”,这称呼里有尊敬、喜爱与说不出的亲近.个矮、人瘦,一头白发整齐地全部向后.他16岁从福建参军入疆,在农五师医院的前身十六师医院做护士,从那之后就再没离开农五师医院.

王积挺从医56年,干过护士,搞过麻醉,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主攻白内障手术,后来因业务需要攻外科.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他主刀的胆总管引流术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领先.熟悉他的人评价说,他的手术,能从头做到脚.

退休后,王积挺被返聘到了外二科.1996年,师医院成立了主攻心脑血管病的外三科.成立之时,王积挺又被聘请到了外三科.领导、同事还有他自己心里都清楚,他是前去把关的.好像他往那里一站,大家心里都有了底.

当时任外三科主任的杨煜清晰地记得,科里全体医生接触到的最专业、最全面的一本教材,是一本定价两角七分的名为《颅脑外伤》的小册子,是王积挺奉献出的藏书.杨煜评价这本书“字字要义、句句真经”,是全科室医生的启蒙书籍.一本好教材、一个老专家再加上科室全体医生的不断努力,外三科的业务越理越顺.也就在这个时候,杨煜逐渐感到,在商量手术方案、讨论病情时,王积挺更多的是选择倾听,几句恰到好处的建议也是中肯、妥贴的.他明白,老爷子退到了幕后,将更广阔的舞台留给了年轻人.

王积挺有个最大的特点,手术不分大小,一视同仁.

院长崔刚回忆说,许多年前的一天,还很年轻的他从王积挺家门前走过,看见王积挺正在看一本《解剖原理》.原来,第二天他要做一例阑尾炎手术.当时,王积挺是医院大外科的主任,这样的手术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可是多年来,王积挺都有这个习惯,只要第二天有手术,他都会在前一天再翻翻相关的专业书籍.

外三科的伊严曾经去四川华西医科大学进修过一年,回来后带回了很多外科领域比较新的手术处理方法.老爷子很感兴趣,时不时地向他打听.伊严原本以为,如今距老爷子当外科大夫时已经有几十年了,有些东西老爷子未必会接受、能理解.可是他一说一些技术上的细节,老爷子不仅心领神会,而且能立刻就细节的处理给出建议.

老爷子的“杏林”人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外科医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995年1月,王积挺退休了,他的一句真情表白在全院传为佳话:“就算医院不给我一分钱的工资,我也还是会为咱们医院工作.”休息一个月后,他重返工作岗位.在返聘的12年间,他无一次迟到早退,从没有请一天病事检测,直到他被检查出患了喉癌.

有人说王积挺吃亏了.因为有许多像他一样的老医生在退休后纷纷自己开门诊,或者被别的医院高薪聘走.有人帮王积挺算过一笔账,按他平均每月少收入2000元计算,12年间,他已经“损失”了20万余元.

王积挺在医院并无半点专家的架子,他周日还是会来医院查房,下午也要到办公室坐着,好随时有事随时处理.他亲自带着病人跑上跑下做检查,甚至还会亲自给烧伤病人换药,心甘情愿地给年轻人当助手.

给烧伤病人换药是件苦差事.穿上密不透风的隔离衣,连续几个小时在密不透风的病房里为病人清洗、换药不说,最难忍受的,是腐烂的组织发出的恶臭.

2006年8月,伊严主刀的一项大手术病情复杂,手术的难度与风险让他倍感压力.王积挺也进了手术室.

一般,外科医生在45岁过后就不愿再为新手术而冒风险.王积挺选择参与这项手术,在伊严看来,是对年轻人的由衷的爱护,是与年轻人共担风险,是他牢记自己外科医生的身份,还保留着一名外科医生对工作最初的渴望与状态.

5个多小时的手术,王积挺就站在伊严身边,一言不发,也不曾动手操作,只是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伊严感觉得到,老爷子如天使般在守护,即使不看他,也感受得到他目光中的沉静与炽热.

王积挺接诊时有3个特点:向病人问询病情时,说话的声音很低,和言细语;一边问,一边不停地搓手,之后再用手捂热将要放到病人身上的听筒;对病情的问询十分仔细.

王积挺是个注重细节的医生.正是细节,成就了他对病人的精心与用心.

比如说,病人手术后说疼.疼不是正常的反应吗?一般医生会安慰病人两句,再加以说明,疼痛是正常的.可王积挺不.他会细致地询问,并反复检查刀口.他说,这样做第一能排除意外;第二,他的一言一行相对需要关怀的病人来说,是极为有效的安慰.

王积挺是众多医务工作者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忠于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医院,而且做得执著,做得漂亮!

(作者单位:农五师医院)


本文 {$getarticle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