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点赞:26837 浏览:1212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目的 分析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产妇, 根据其家属以及患者的自愿原则, 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法给药治疗, 治疗组于术前半小时接受二联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妇的治愈率、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最高体温.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 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妇的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最高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 预防性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 可减少患者感染病症发生,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 抗生素;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剖宫产手术,做好术后内源性感染的预防工作时十分有必要的, 这不仅影响到产妇的健康安全, 同时还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笔者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产妇, 根据其家属以及患者的自愿原则, 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法给药治疗, 治疗组于术前半小时接受二联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其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产妇, 根据其家属以及患者的自愿原则, 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法给药治疗, 治疗组于术前半小时接受二联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所选取的68例产妇中, 其中初产妇49例, 次产妇为19例, 平均孕周为(37.9±0.3)周, 平均年龄为(25±2.7)岁.所选取的产妇, 均在术前接受产前体检, 显示患者身体健康, 无任何药物过敏史、合并症、产科并发症、全身性疾病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给药方法实施治疗, 在术后对产妇静脉滴注二联抗生素, 连续滴注治疗7 d左右.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在术前半小时, 给予患者二联抗生素预防性静脉滴注, 在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药物实施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各方面情况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妇的治愈率、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最高体温.

1. 3 疗效判定

根据相关文献内容, 对剖宫产切口感染标准进行判定:明显切口感染脓肿以及其他感染证据;检测分泌物, 可见分泌物呈阳性;体温超过38℃, 患者切口处可见浓性分泌物或局部出现疼痛病症;对切口深部进行引流, 可见有脓液流出或进行穿刺时出现脓液;切口出现红肿、疼痛等病症, 或出现分泌物.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 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妇的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最高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一些产科并发症以及难产的一项较为重要手术, 可有效挽救围产儿和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 且剖宫产手术为2类切口手术[1].手术中, 子宫肌壁以及腹壁均存在创面.在实施剖宫产手术中, 都可能出现感染风险.在通常情况下, 产妇的宫腔以及等存在大量细菌, 尤其对于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在术中可能造成多地出血, 同时因产妇在尾数期间睡眠不足等情况, 产妇的防御机能会有所下降, 受到感染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2].相关临床资料显示, 如实施剖宫产治疗的产妇如未使用抗生素, 其术后出现感染的机率几乎高达5%~85%[3].因此, 在实施剖宫产围术期中抗生素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常规使用抗生素多在术后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其切口感染例数、住院天数、患者最高体温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单次使用抗生素, 不仅在药物疗程以及药物用量方面相较于多次用药, 药量明显减少, 更重要的是该药物的给药方法可有效减少因细菌的耐药性而引发的二次感染病症.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 可有效预防感染病症的出现.根据相关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在抗生素半衰期内, 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的感染细菌种类, 合理安排给药剂量、给药剂量, 迅速在手术相关组织以及血液中起到较好的抑菌效果, 可对细菌存活形成一种有效抑制屏障.短期预防性用药的方法, 一般在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1剂抗生素对患者实施治疗, 术后2 h再次滴注1剂抗生素.如预防用药效果不理想, 极易引发术后的热病率, 血常规中分类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增多.针对不同的感染病症, 实施有针对性抗生素药物治疗.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 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妇的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最高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 预防性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 可减少患者感染病症发生,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