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

点赞:22649 浏览:984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 音乐疗法;抑郁障碍;临床研究


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1],它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痛苦,甚至增加致残率、病死率.为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抑郁状态,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我们通过音乐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现将我科60例接受音乐疗法患者的研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34±12.31)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5.21±11.96)岁.两组经统计学(P均>0.05)检测后,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组 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

1.2.2 对照组 除不用音乐疗法外,其他均同观察组.

1.3 测评方法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康复师进行检测和评估.

1.4 测评工具 统计2组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抑郁发生情况 见表1.

3.讨论

3.1 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PSD患者的影响 抑郁状态是在不能确定何种抑郁时最常用的临时诊断[2].本研究中根据患者所喜爱的音乐进行选择性播放.伴着熟悉的音乐,患者可进入自身舒适的心境,从而有效的增加松弛度,达到引起兴趣和安抚情绪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喜欢的音乐都能播放,比如摇滚乐.

研究表明:噪音可以引发和加剧焦虑[3],运用舒缓、流畅、每分钟60-80拍的音乐对于放松和缓解疼痛有明确效果[4].为了能更加精确评价音乐治疗的效果,我们选择的舒缓、平和的音乐,均为录制好的音乐,通过DVD、唱戏机、或电脑等工具,采用播放外音的模式,音量为60dB,每天一次,时间选择在下午,听音乐30分钟后休息,连续播放时间不超过1小时,从而使患者感到安详、舒适.

同时为确保音乐治疗的有效性,我们通过询问患者或者咨询家属,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喜欢的音乐或曲目,比如老年患者多喜欢的音乐多为戏曲,主要为豫剧,黄梅戏,曲剧等.

首先选择对经过培训,音乐治疗有丰富经验的专职护士负责安排与实施.选好音乐,并将音乐调制到一个满意的声强.

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音乐干预能明显地降低患者焦虑,音乐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比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音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也可以掩盖不愉快的环境刺激和作为表达负面情绪的途径,避免激越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人们对辅助疗法的兴趣与日俱增,音乐疗法也有了很大拓展空间,但是目前由于治疗的目的和应用量不同,音乐干预的计量或模式尚没有一致的肯定;早期患者尚处于不稳定期,过早实行音乐疗法,可能引起患者反感,或家属的不理解,因此播放音乐的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音乐的选用也影响治疗效果,由于在临床操作中很难做到为每例患者提供其喜欢的音乐,而患者对音乐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研究结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加乐曲的数目与种类.此外其他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尽管音乐疗法在本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临床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