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治”与“辨证治”一则

点赞:4176 浏览:123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75-01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

我国医学起源于岐伯和黄帝.岐伯问?黄帝答.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诊断及治疗和预防;养生等各方面的理论;历代医学皆遵循以法,或奉以为法.

中医讲的“辨证论治”.――中医有“辨证论治”,西医也有“辨病论治”.中西医都有各自的辩证体系,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对患者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相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症状,相同的症状有不同的疾病.所谓前者所言:“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己病.”两者是如何“辩证论治”呢?在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近代中医强调的是“辩病”面对“辩证”方面尤其是对“症”字理解还不完全一致,因而对“辩证论治”以及如何“辨证论治”认识也就不统一.‘症’字在某些方面做“症候”或“症状”来理解,比如两人关系发生矛盾则这个‘症’字我认为必须做证据来理解.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如何懂得“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用”《内经》.


后作者,渐侵淫,红紫色,郑卫音.

前日,我去某卫生院中医馆,碰见一患者年龄30岁左右男子,我在旁边坐了下来,看看这位副主任中医师大夫如何“辩证论治”.‘四诊’(望、闻、问、切)半分钟未到;问患者哪痛哪痒?那男子说腹泻、腰痛等.伸舌一看、糊里糊涂地十七、八味药的大复方一张,一取三剂;服后再来叮嘱患者.真是头疼医头,足痛医足,医者自知脉理精微,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为何如此草率呢?不知‘辩证’何来‘论治’;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这些主任医师是诊断医者,何谈“辨证论治”?此类医师举不胜举.

中医辨证如《金匮要略 》,《内经》,《伤寒论》,《难经》,《温病》等等这些资料,他们真的是‘走马观花’而到此‘殊途’吗?岂知《白衣天使》之神圣使命!那些资质(件)如何得手?有人说中医要发展,西医‘辨病’和中医‘辩证’结合起来,必然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西医忽视整体 ,优于对症.相对来说,我总认为西医显得比较贫乏,不够完善.中医如藏象学说:包括‘脏腑经络辩证’,‘六经’‘八纲’等,都是祖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在古代中医学处于一个起初和发展阶段;而现在的科学和知识足以完全证明.中医‘辩证’的优越性和深奥性.《内经》上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辩证”准确,则疗效更佳.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辨病治”与“辨证治”一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来对“辩证论治”的涵义加以明确肯定,对“辨证论治”具体内容、步骤方法,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把“辨证论治”的认识统一在中医理论体系基础上来.统一在‘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上来.只是少数人从认识上和理解上的差异;进而相应的直接影响到对中医文化的忽视;影响到当前医疗,科研,数学工作的开展.这里我诚恳希望读者和学者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对待,认真研究它的理论和经验,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和提高.挖掘宝藏,汲取精华,推动中医这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且记:‘道中人,须造福’.否则‘医医法,脑后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上工救其萌发,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这种见解是卓越的,也是中医学“辩证论治”的精髓所在.